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燕 《社科纵横》2005,20(3):159-160
“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农民的负担,但它却进一步暴露了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要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问题,只有探讨的视角从“农村税费改革”转变到重新构建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创新构架增强对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力度;重新定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十五”期间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十一五”规划时期,中国区域政策应采取“4+2”的战略,即按照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的地域框架统筹安排和部署全国的经济布局;在此基础上,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两种类型区,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由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对“十五”中央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和牧区。而我省西部牧区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经验 ,对推动本省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取得的成效1.三县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肃北县1984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1987年实现了“一无两有” ,达到了六配套标准。1988年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1992年实现了“实验教学普及县”。1994年通过了“高标准扫盲”。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肃…  相似文献   

4.
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娟 《社科纵横》2006,21(6):16-17
本文依据西部地区实际,着重提出从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化、稳步推进西部城镇化进程、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种植相结合、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生态农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七个方面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安迎春 《社科纵横》2006,21(8):34-35
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就其范围来说,是指对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成员所实施的教育。教育政策中通常是把“民族教育”作为一个体系确定的,民族农村教育政策具特殊性。新中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城市化滞后 ,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大开发中 ,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建设 ,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农村城镇的建设 ,需要制定更加开放、优惠的政策 ,实施具有市场经济特色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是由制度和政策的力量“构筑”起来的“体制性二元结构”。教育的城乡差别是整个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是财政出钱,农村是农民自己买单。政府承诺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公共支出排序中教育投入应放在第一位,义务教育投资应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三者之间首先保证义务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首先保证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要特别重视农村贫困地区女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的师资瓶颈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地区当前城镇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西部农村地区城镇化的现实条件和东部农村地区城镇化道路的经验,针对西部农村的城镇化道路的特殊性,提出了人口适度集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乡村工业适度集中等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这一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西部农村现存的主要社会问题,并阐述了社会工作在这一地区如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谭劲松 《浙江学刊》2001,(6):179-181
在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双思"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深化"双思"教育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同宣传贯彻"十五"计划结合起来,同实施中央"两个大局"战略与西部开发战略结合起来,同坚持和完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结合起来,同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刘昌安 《唐都学刊》2004,20(1):134-138
《诗经·周南·麟之趾》中的“麟” ,应是《山海经》中的怪兽“犭婴如” ,其生活时代久远 ,活动范围在陕南秦巴山林中 ,类似长颈鹿。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考察 ,“二南”诗的地域应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2.
"兴",是因事物的触发、感染所引起的表现事物的情意或言辞,此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始终.在此创作状态中,情感至深,一触即觉,主体忘我地融入对象中,能从眼前对象的感知中直接获得审美现照,不需推理、比较、联想等逻辑思维活动的参与,同时此观照是深刻而真切的,此谓"兴意".当然,"兴"不仅是一种豁然贯通的心理状态,而且还时常表现为佳言妙句顺畅自如的自动获得,即传达中语言文字与审美体验之间没有任何疏离,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瞬间涌现,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甚至整个佳作一气呵成,此谓"兴辞"."兴"是创造不落痕迹、自然灵妙之作品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中"法治"与"德治"思想的梳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和德治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根本手段,也是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与法伦理辩论的主线."德治"是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的德治论并非简单地主张"德主刑辅",而是倡导据德而治以反对当时法家威慑主义的刑治.引道德入律法最终也起到了扼制任意立法和专擅杀戮的社会效果.汉代的引经决狱、隋唐宋明清的法律道德化都是儒家德治论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符合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大原则.战国时期法家法治思想不乏变法、务实的伦理价值,但其"法""刑"演变成为酷吏严刑的时候严重相悖于法治的固定性要求.梳理"法治"与"德治"的伦理纠结启示我们,道治和法治博弈有度,合理发挥各自作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霍有明 《唐都学刊》2001,17(4):70-74
《水浒》中的“忠义”历来是研究者最众说纷纭的问题。从“义”词源的演化过程来考察,“义”作为伦理原则词义则出现了“二律背反”的分化一与“忠”含义相同,“忠义”合缀的偏义复词亦如是;一则成为个体及民间团体的种种江湖之“义”。《水浒》的魅力之所在,显非江湖之义,从而为后世人们所喜闻乐读。  相似文献   

15.
臧运祜 《日本学刊》2006,(2):129-138
1938年12月,日本侵华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之后,为实现建设“东亚新秩序”的目标,近卫内阁决定设立“兴亚院”,作为决定和实施对中国占领区政策的总机关。本文主要运用日方的档案资料,考察了“兴亚院”的设置与正式成立过程,分析了该院的组织结构与性质,并简述了“兴亚院”成立初期在处理“中国事变”上取得的“业绩”,特别是成功诱降汪精卫集团。因此,可以说“兴亚院”是地道的“灭亚院”,它的存在,验证了战时日本“东亚新秩序”的本质,并为我们今天认识日本侵华历史提供了又一个“物证”。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20.
武心波 《日本学刊》2004,(1):136-149
日本是个"特殊"而"古怪"的国家.笼罩在民主国家光环下的是传统的氏族政治原则.天皇制虽在政治领域失去了"硬权力",却在传统的文化领域拥有了至高无上的"软权力".近代国家神话的幻灭,使国家成为"恶",而被美国人改造后的国家因背离了日本民族熟悉的认知体系(国体)而显得陌生与苍白.国家的功能因被阉割而沦为"半主权国家",但"吉田路线"这一因祸得福的选择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使日本成为冷战时期的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