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华早期文明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是我院张碧波研究员的又一新作。全书共六章二十节。第一章考察了上吉伏羲女娲、颛顼、唐尧三个时期文化的产生以及文明特征等问题。伏羲女娲灵蛇崇拜显示了古老宇宙观的庞大结构,中华吉史从野蛮混沌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进程,以及神权与王权、天文与人文统一结合的中华文明早熟性特征。从对大汶口、红山文化的考古学与文献学考察,确定了颟顼王国的历史存在,确定了宗教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尚书·尧典》,天人同构的宇宙认知体系,王者、智者、巫者三位一体的政治结构,王权禅让…  相似文献   

2.
张碧波 《学习与探索》2007,2(1):214-218
巫觋与中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从“家为巫史”到“绝地天通”的宗教文化大变革中,带动了整个历史的变动,构成源于神权的王权的建立、文明的产生、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在神权独占所带来的历史转型中,部落酋长借机独占神权,神权成为政治中心,暴力、贪欲、权势欲使神权获得者扩大了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由神权而王权,国家随之产生,社会历史进入文明阶段。上古三代的巫觋为知天知地的智者、圣者,通天通地的专家,其中少数转化为王者、大宗教主,而大多数则为王师,成为王朝的开辟者、政权的建设者与设计者,与上古三代诸帝王共同创建了中华早期文明史。  相似文献   

3.
张岚 《唐都学刊》2005,21(3):139-142
希腊城邦时代,古希腊社会所以具有同东方专制王国不同的发展特色,关键在于荷马时代形成的体系神话传说具有的特征,即神界统治呈现的"贵族式民主精神",它深刻影响了古希腊人在走向文明时对政体形式的选择,也是希腊神话传说流传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文明古国马六甲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商业发达,东西方文明汇集,成为东南亚著名的国际商港,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交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周边国家中,马六甲王国与中国明朝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与外交关系。中国华侨华人对马六甲早期开发做出了贡献。16世纪初,马六甲王国因受到葡萄牙殖民主义入侵而沦为殖民地。在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建立的海洋贸易扩张体制与中国王朝建立的朝贡贸易体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制,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各自对东方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从外交史的角度看,马六甲王国的沦陷可视为东方近代外交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田文棠 《唐都学刊》2006,22(2):120-125
以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作为其文化基石的东亚文明,在经历了早期辉煌之后,面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及全球化的强力冲击和挑战,曾一度衰落,几遭苦难,方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发展前景。东亚文明的文化基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它对东亚农业、工业和现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巨大作用的根源在于,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适合中国乃至东亚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这条文化价值魅力链集结了相互联系的七大价值理念: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价值理念;正心修身,追慕圣贤的做人价值理念;慎终追远,家国同构的政治价值理念;以和为贵,谐和相处的社会价值理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天人价值理念;见利思义、义利并举的生存价值理念。而且这种价值魅力在未来将不断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上古至春秋时期的乐论中,音乐的地位之所以至高无上,根本原因在于它被赋予了贯通人神两界的异能。音乐神性品质的获得,与它固有的超验特性有关,但在中国上古至春秋时期,神并没有成为一个一体性概念,它既包括自然神,也包括祖宗神。与此一致,所谓"乐与神通",则主要体现出通于自然和通于祖灵的双重特征。这种特性,在上古时期主要表现为借助音乐享祭祖灵并招引自然神,如《尚书·益稷》中的"祖考来格"和"凤皇来仪";至春秋时期则蜕变为音乐的自然感通和生死预言问题。但是,在自然神与祖宗神或空间性神灵与时间性神灵之上,一种被音乐隐喻的超越性维度仍然存在,这就是弥散于宇宙之间的普遍神性。这种神性,在《尚书·尧典》和《尚书·益稷》中被以"百兽率舞"的狂欢方式呈现,在后世乐论中,则被作为"天地之和"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陈新华 《学术交流》2006,(5):152-154
宇宙意识是一种宇宙化了的生命意识,它贯注于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内容。唐代诗歌中的“宇宙意识”,体现了老子“天人同构”的思想,流露出无限的惆怅,洋溢着青春气息,同时却又表现出了很幽深的困惑和孤独的特点。宋人作品中的“宇宙意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自我意识的充分“扩张”,表现出了以我为“主”(主体)的新的“宇宙意识”。对人生的思考超越了感伤,在理性高度上给予观照。  相似文献   

8.
沈鸿 《学术交流》2007,(1):143-147
古代各民族早期的诗歌往往和历史传说错杂在一起,是以诗歌的形态展示历史。《诗经》中《周颂》和《大雅》在周诗中产生的年代最早,其作品保留了有关大禹的传说。但是,禹之前尧和舜的传说却没有任何记载,至于比尧、舜更早的历史人物,更见不到任何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周族与尧舜后裔接触机会少,二是源于政治上的冲突。相反,由于政治上的合作与婚姻上的嫁娶,使周族先民与夏族先民建立起密切联系,因而《周颂》和《大雅》中保留了大禹的传说,显示出周人对夏族历史传说的熟悉以及周文化对于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李珍 《学习与探索》2008,(2):208-211
这里说的正朔论,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又被称为正统论、正闰论.其本质的内容与特点,是通过运用天人感应、五德终始、伦理道德、政治道统、文化传承等理论,来论证统治者的地位之"正".这种观念是古代政治思想在史学上的一种反映.从史学发展过程来看,正朔论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更多地表现为以"天统"来证明"政统"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随着历史的发展,理论探讨也不断地具有了新的形式与内容,文化修养、政治功业等因素被更多地纳入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考虑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传统文化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和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探索把中医药文化融入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显著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药学院结合专业特点,依托课堂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在实践中探索中医药文化融入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广大药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理论背景除了“五四”时期的时代思潮外,还有西方哲学的影响,更有对东方古代文化的创造性理解,这种理论来源的复杂性反映了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独特姿态,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千年前,以源出于少典氏的黄炎两大血缘族团为核心的原始群体,在先于周边其他族团取得对黄河流域这片沃土的生存优势之后,一种异于诸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等古文化的,以大陆农业为基础的原始伦理型文化便诞生了。作为中国文化之源,这种伦理型文化在此后发展的进程中,对来自环境的严峻挑战所作出的反应,体现出内在革新性变异的文化优点。特别是到了尧舜禹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由于我们的先民能够自觉地弘扬“克明俊德,以亲九族”①的传统伦理道德力量;能够贯彻“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②的原始民主管理原则,能够遵…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世界其他各国,在文明社会之初,都经历了由村落到城邦,由城邦到王国的发展序列。而古代中国,一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就是一个版图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下,君权独尊、政教合一、分封制、宗法制乃是我国政权形式的主要特点。本文作者以古代希腊为参照系,认为形成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权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滚雪球”式的文明起源方式。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国古代社会不可能出现象其他文明圈那样的长老议事会和公民大会等民主因素。相反,部落联盟的首领和稍后的君主在滚雪球式的征服过程中,权力越来越大,遂形成了以君主专制为主要内容的大一统政权形式。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俄罗斯文化在如此大的空间里发展,一方面继承了东斯拉夫和其他部落的文化传统,同时在与各民族不断整合与斗争中融合了异族的文化成分,另一方面吸纳了以拜占庭文化为主的东西方文化成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俄罗斯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宗教文化,因为俄罗斯民族的主要特征是皈依宗教.俄罗斯东正教源自拜占庭,它是东方教会的希腊政教,而不是西方教会的天主教.俄罗斯文化滞后于西方文化数百年,没有经历文艺复兴时代.蒙古鞑靼征服和统治为俄罗斯铸就了专制制度的模块.金帐汗的绝对权威和无限权力向俄罗斯的王公们展示了专制权力的概念.专制制度不只是俄国的政治制度,而且也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特征.东正教与专制制度构成了俄罗斯文化的独特内涵,并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独有的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统治方式.  相似文献   

15.
晚明政治在传统史学观念中是声名狼藉的,但晚明时代又是中国早期人文主义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晚明的人文主义发展当然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联系,而晚明政治实际上为人文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事实上,晚明的时代,人们在经济生活发生改变的同时,政治生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开始可以在追求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少有顾忌地发表个人的政治主张.晚明时代的早期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一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言论的大胆.是政治宽松的表现.明朝虽然主体上仍处于君主专制政体下,但到明中叶以后社会控制与明初已迥然不同,与其后的清代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晚明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乃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张碧波 《学习与探索》2006,4(4):154-158
确立中华上古史的玉器时代,需要在文化多样性、区域性与不平衡性的思维统摄下,突破某些“约定俗成”的认识模式:首先,应突破历史阶段三段论的局限与束缚。其次,应突破文明三要素论的局限与束缚。这两论均不符合中华文化史与文明史的历史实际。第三,应突破对历史文献学怀疑论的局限——主要指对《史记·五帝本纪》的怀疑,正确认识司马氏的巫史家世、文史积累和对石室金匮——历代图书资料的搜集与占有,使其对五帝史的编纂,具有高度科学性、权威性。第四,认定五帝时代就是玉器时代,根据考古史料重新勾勒玉器时代的时空架构,指出在中华大地上玉器的普遍性与广泛性,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9000年左右)即已进入玉器时代,直到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时代,玉器时代纵贯五千年之久。最后,提出玉器为精神文明载体的命题,在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之间存在一个以玉器—精神文化生产为主体的时代,也是中华古文明的诞生时代。  相似文献   

17.
李伟 《社科纵横》2024,(1):124-130
董仲舒大一统宇宙论的建构和君道理论的完善,标志着儒家政治哲学的成熟;围绕权力的来源、运行、制约,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然而家国同构、伦理与政治高度重合的集权政体中,政治话语实际上成为公共话语的主要内容。“儒学”经过政治话语的表达沦为“儒术”,理论层面的“君权天授”最终导向现实中的“独尊儒术”。近代以来,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儒家思想重新参与公共话语建构,获得了新的平台与机会。儒家道德伦理在公域、私域之间的密切关联,对解决当代不同话语体系对立所造成的困境,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与优势。立足心性修养与仁善伦理,提供具有本土意义的人文语境和经验智慧,才能塑造真正关怀人的文明话语和生活话语。  相似文献   

18.
地区竞争力本质上是体系竞争力。古代欧洲与亚洲的地区竞争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罗马体系和中华体系此消彼长的关系。基督教和佛教分别在欧洲和亚洲并行兴起是影响古代欧亚大陆政治变化的重大事件,它对后来欧洲和亚洲政治结构的形成及地区竞争力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刊从本期起将以连载的方式发表这篇长论。论文以纪元初基督教和佛教在欧亚并行兴起为视角,比较研究东西方两大体系这段以千年为刻度的此消彼长的历史,并以地区竞争力作为比较参数。本文认为: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是古代东西方政治及其表现的鲜明特点;严重的政教二元冲突是造成中世纪欧洲地缘政治破碎化的关键因素;分封的世俗王权和集权式的教权二元内耗,使欧洲从近千年的罗马统一时代进入到中世纪"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千年乱局;由于中世纪中国比较好地解决了政教矛盾,其政治则从"五胡乱华"式的诸侯割据转为高度统一且有巨大包容力的结构,中华体系由此成为中世纪世界文明的重心,亚洲也由此进入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夏体系。  相似文献   

19.
肖芃 《社科纵横》2013,(9):94-96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城市的文化程度高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性状态,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关乎整个国家的文化进程,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推动城市文明及文化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8,(4):100-103
梁重置崖州标志着中原王朝恢复了对海南统治,主要基于如下背景:南北朝对峙使得岭南俚族重要性加强;大量粤西俚人部落渡海南下海南;岭南的动荡使得海南俚人寻求冯冼家族的保护,使得其得以顺利进入海南;冯冼家族为在统治秩序内管理海南而请设崖州。冯冼家族成为海南早期的主要管理者,他们在与朝廷协同加强对海南的统治、与土著黎人部落的抗衡、中原文化的南下与融合中,逐渐完成了海南早期政治治理向中央管辖的平稳过渡。琼南地区因地处海岛的最南端,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其融合进程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