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小冰 《生存》2020,(4):0106-0106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课堂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增强学生的求知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因此,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礼仪,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都具有时代的意义。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礼仪”与“思维”共舞,“激情”与“智慧”齐飞,这样才能成就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联合,“互联网+教育”是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现代化途径。食品质量管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复杂导致现有教学方式不能有效传授。该文就应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开展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方面,“雨课堂”有助于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关注课程,关注学生,培养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明主开放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展示自己,愉快学习的课堂;是灵活多样,学生养成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石坤 《生存》2020,(4):0181-018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科技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对于农村地区的小规模学校而言,逐步的引入了“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于“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有效的丰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资源,还能够有效的创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进而逐步的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本文就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指导下,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得到充实与升华,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感悟方法、形成数学策略、心灵放飞的乐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因学生而精彩,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曾芸辉 《生存》2020,(11):0213-0214
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运用两者之间的客观联系,行于“文”“言”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环境。立足“文”“言”两者的文言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因“言”释“文”,通过直译引导学生体味意境,把握整体,在翻译中体现出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因“文”悟“言”,通过新颖的立意引导学生主动品析文中的语言特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为以后更高级的学习打下基奠。  相似文献   

7.
李芳清 《探求》2001,(5):65-67
本文概论了“五四时期”在“科教兴国”方面的思想成果,并揭示了这些思想成果的历史启示。“五四时期”的“科教兴国”思想是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把“科教兴国”伟业向更高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8.
谢建明 《生存》2020,(4):0111-0111
我校七步教学法,即导学、自学、讨论、点拨、训练、梳理、拓展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有景润特质的“润泽三互”课堂。其特点是从“知识传授”走向“人的生命发展”。教师上“滋养学生生命”的课,改变常规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一个人“施力”,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润泽三互”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文本内容)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好课堂讨论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学习共同体的有效途径.首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一是激发学生的“讨论欲”,二是创设师生共同平等研讨的课堂情境.其次要灵活设计课堂讨论方式:如导向式讨论,自由式讨论,竞赛式讨论,随机式讨论等.总之,讨论方式因文因人因课因势而异,组织的关键在于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审时度势地选择最优讨论方式,真正将课改理念贯彻于讨论之中,做到众口难调调众口.  相似文献   

10.
王霞 《生存》2020,(11):0139-0139
语文是一种雅致的学科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文字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见真淳的精神享受。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遂的思想,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传承。语文教学不仅离不开“美”,还离不开“诗意”。应该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才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不懈的美学追求。诗意课堂,不是为语文课堂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是追求诗一般的浪漫和情调;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让学生浸润在氛围与意境中,呼唤起学生的萌发诗意,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情感体验过程。那么,如何进行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卢晓曼 《生存》2020,(4):0121-012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平台和机制,掌握师生互动的策略与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课堂生成,让课堂变得生动多彩,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殿臣 《社科纵横》2009,24(2):11-12
“一个中心”和“和谐社会”一脉相承:在“一个中心”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现象,“和谐社会”理论应运而生。“一个中心”和“和谐社会”相辅相成:经济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建设和谐社会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赖九连 《生存》2020,(13):0138-0139
初中历史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要的保证。初中历史课堂有效的提问不仅是教师传授基本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启迪学生思维、控制教学流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进行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方式。陶行知先生曾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 是思维的动力,历史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顾晓英 《社科纵横》2010,(2):138-140
成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离不开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邀请专家进课堂联袂访谈的“项链模式”教学实现校内外、课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利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促进“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换和话语转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实现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联动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刘玉英  秦海涛  倪广军 《生存》2020,(6):0006-0006
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本文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聚焦乡镇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乡村书写”培育的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6.
否定与批判“言志”诗学,曾是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标志。但从五四新文学开始,“言志”诗学不仅没有被剔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范畴,相反,却借助于西方话语得到合理的传承。“言”救亡图存的启蒙之“志”,与“抒”忧国忧民的个人之“情”,中国现代文学都未摆脱“志”者“大情”、“情”者“小志”的传统思维,具体表现在:主“思”派提倡文学创作的功利意识,进而以“志”代“情”回归“道”统;主“情”派则提倡文学创作的真情实感,进而以“情”传“志”,回归“道”统。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与实践,虽然涂抹着光怪陆离的“西化”色彩,但其重新“释道”与巧妙“言志”的本质特征,恰恰表明了它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而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后走向了“西方”。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上课有激情是课堂的有效性保证。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充分备课,充分读懂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充分读懂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充分读懂课堂,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活动,创造生成,点燃孩子们求知的热情,充分调动情感诱因,结合文字意境,把握情感,顺势绽放,做到师生情感共鸣,以确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有效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李元慧 《生存》2020,(11):0156-0156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启。巧妙的导语,首先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长远来说,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使之善于思考,增长智慧。据此,课堂导语对上好一节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确保思政元素系统阐释的有效途径。育人、教师、课堂三个层面的需求为“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性。“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需要通过系统考虑做好顶层设计、抓好教师这一实施主体、着力创新课堂教育形式、重视进行阶段效果评估等具体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为生命教育,它给各个教学方面,各个学科都带来了挑战以及机遇。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过去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改革后的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适应哪些新形势,提升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素质,以人性教学的方式逐步把握住当下的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