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国家认同产生了诸多的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我们从理论的层面加以科学阐释。考察国家认同的概念可以看到,国家认同实质上是包含制度、利益、文化、非国家共同体认同的“四位一体”,其基本特征包含生成机制的原生性和构建性、表现形式的意识性和行动性、内容体系的政治性和行动性、维持机制的情感性和利益性,以及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危机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国家治理的失效。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家认同的构建,着力点在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探索治理民主模式,构建国家认同的制度性前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国家认同的利益性保障;发展民族文化,加强价值整合,丰富国家认同的文化内涵;正视不同层次共同体的发展,促进国家认同的共同体整合。  相似文献   

2.
社群与国家认同的产生、构建及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社会的交流和流动中可以看到,社群认同的给定性和客体性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而纯粹的主观主义阐释也只能停留在现象的静态描述上;如果使用建构主义理论来阐明社群特性和认同则更符合当前的实际,因为它更关注认同形成的复杂而多元的动态过程。同时,当代社会中急速扩展的流动和交往、尤其是它所酝酿的各种新的社会和政治运动正在超越近代以来的社群和国家认同,造就着一种新的共同体及其认同。就目前而言,这种流动和交往主要使现代化所强化的、与族群认同相一致的国家层面的认同减弱了,使国家认同不再是以族群或族群同化为基础,而是在尊重族群文化平等共存的前提下强调更为基本的个人价值层面的文化认同,或者说是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的层面上来构建社群或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10):174-178
大学生国家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笔者利用甘肃Z高校998个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民族背景、政治面貌、干部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差异性,而生源地、所学专业对国家认同的差异不显著。为此应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夯实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大力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在"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外力推动及社会内在转型的双向互动。在这一双重时空坐标中,对国家认同的考察不能醉心于国家认同的变迁与再建构的宏观研究层面或停留在具体形态诸如公民认同、民族认同等微观研究层面,而要加强沟通宏观与微观的中观层次学术考察,深入探讨"国家认同何以可能"的问题。为此,消解个人层面的本体性焦虑,使其回归本体性安全及实现国家层面的国家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彰显国家认同的功能性力量。无论是基于理论逻辑阐述还是事实经验考察,国家认同都不能独立地发挥稳定且持久的作用,而是需要经济激励系统、政治价值系统与制度组织系统三方面的基础性结构支撑,这三个领域的功能匹配是国家认同得以可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图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性族裔冲突和民族矛盾更加凸显,这使得国家认同成为现实和学术关注的重点M题。在全球化时代,要较好地处理国家认同问题,需要在基础理论层面对国家认同发生的逻辑,即民族认同的性质、国家认同的性质、陶家认同对地方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危机发生的逻辑等进行彻底的分析。从社会认同需求的角度分析,全球化对现代世界权力结构的改变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尚未完成,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风险,呈现出结构性失衡,从而降低了国家整合治理能力,使得国家认问对民族成员的意义进一步被削弱,并引起了地方民族认同的兴起,进而导致了发展中因家的国家认同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认同是“同一性”及身份的归属。在现实性上,文化认同往往与民族认同联系在一起,政治认同则与国家认同如影随形。文化认同侧重的是民族成员不可退出的族属命运,政治认同则凸显了社会成员选择和判断的主观意旨。近代以降,悬浮在社会结构表层的政治因时代特征的变化而显现出不断加深的矛盾和困惑,政治认同的现实式微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鉴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高度的互补性和相互促进性,以文化认同为支点切入共同体政治的实际,带动制度创新、进行利益调适、强化身份归属,对共同体政治认同的强化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关于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理论热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国家认同问题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作为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进而才能正确地理解、引导和增进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科学地分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的发展、更替和消亡,以及无产阶级国家的崭新性质和过渡性质。我们的研究不宜停留于“国家认同的一般”层面,而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具体人们对具体国家的认同问题。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而言,其对国家的看法、态度、情感和信念是大不相同的。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对国家认同问题更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引导,而且应当优化国家认同的各个层次的主体结构,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增进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和培育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张吉军 《南亚研究》2015,(2):96-114
国家认同是指现代民族国家的个体成员所具备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对国家的忠诚,是民族国家政治体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国家认同建构则是表示现代民族国家大力推动国家公共权威建立,使国家的个体成员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公民的措施和过程的现代政治概念。经过近13年的"反恐战争",美国及其联军于2014年年底撤离阿富汗。阿富汗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但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仍制约着"后阿富汗战争时代"的阿富汗国家治理活动:中央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构建困难重重、安全力量保障国内社会稳定的前景堪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是遥遥无期。上述一系列因素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成为制约阿富汗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认同的建构对维护阿富汗各民族和谐的民族关系,缓解国内对抗与冲突,营造有序稳定的国内环境,并为阿富汗国家利益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家认同视角分析"后阿富汗战争时代"阿富汗的国家治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判转型期阿富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澳门特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仍然面临培养澳门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的任务,这不仅是基于殖民地历史对澳门人国家、民族认同感消极影响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是"一国两制"背景下"两制"共处带来的新问题,同时还与澳门国民教育在时代变迁、经济发展、文化多元、赌权开放背景下面临的困难有关.澳门特区进行国家、民族认同建设既是适应自身政治地位变化的需要,也是妥善处理澳门和内地经济一体化与两地政治制度差别之间矛盾的需要.当前加强澳门特区国家、民族认同建设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发展好经济,妥善处理与内地在经济融合中的矛盾;二是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调动澳门人时"一国两制"政治实践的积极参与;三是要大力发展公民教育,塑造和培养澳门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冲突与融合进一步发展.雄踞北方的辽朝和金朝.以及后来的元朝和清朝,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在建立国家政权和相关制度的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或"因俗而治",或易俗而"行汉法",在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历史上或当时主流意识的国家观及其制度,分别建立起颇具特色的国家政权.这一时期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则从历史之势、历史之变与常相统一的思想出发,对其进行总结和阐述,为中国古代国家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现代世界里,与地域、部落、家庭和宗教密切相联的"前现代的"认同被粉碎了.传统的身份资源(教堂、家庭、地方社群、民族国家等)处在日益的衰落之中.在该语境下,最大意义上的"政治社群"--民族国家的维系、巩固与重构成为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大众媒介对"想象社群"的形成所起的促进作用成为国家认同建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9,(8):127-131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行理论创新的又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有必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其旨归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把国家认同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自觉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而言,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密切互动,面临着挑战与重塑的双重压力。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密切结合的角度,就制度、经济、文化、政治、战略等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中国国家认同,有助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认同变迁的轨迹。通过凝聚国内共识、提升国际认可来强化中国国家认同,中国应进一步培育公民意识,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强化国家认同、地区认同与全球认同的关联,积极担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不同社会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秩序问题,而解决的方式和手段也比较相似.在建立和维护建基于特定产权结构体系之上的社会秩序问题,习俗、禁忌和个人与社会群体自我约束的作用遍及于各种社会.此外,国家或政府的作用在国家社会里极为突出.国家总是和特定的利益集团联系在一起,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秩序.自由放任和守夜人的说法,或者完全是一种理想,或者纯属虚构的神话.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秩序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这并不取决于任何必然性,而是取决于制度和组织背后的人.  相似文献   

15.
孙春伟 《学术交流》2001,2(6):42-44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立法起步较晚,其所确定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继承了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某些内容,而不是对过去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面否定,在科学管理国家公务员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国家公务员立法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立法形式低下,体系不完善.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国家公务员的立法.  相似文献   

16.
"Professionalization"应该是翻译成专业化还是职业化?从中文语境理解,专业化侧重于学术发展,而职业化则强调实务发展.在综合考察原始文本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该翻译为职业化,而从社会工作的实务特性来说,职业化的翻译也优于专业化.面对国内社会工作学术界众口一词的专业化翻译,本文借助职业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考察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史.本文发现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史前阶段,社会工作虽然具有自下而上的发展态势,但政府和宗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时的社会服务具有以知识服务于权力的特性;在社会工作职业建立阶段,结构性制度极大的推动了职业化进程,其中职业团体的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等使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产生了垄断性和自主性;在职业化的成熟及深入发展阶段,各国各地区外部干预尤其是国家干预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工作不同的发展形态.最后从实务为本、适应与改造、完善结构性制度等方面探讨西方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福利和福利国家概念在当代社会和政治思潮中居于重要地位.福利源于人的需要,对人的需要满足的要求决定了福利国家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福利国家是在基本需求方面为其成员的幸福承担法定责任的制度表征.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理论论争的本质内涵也是围绕需要满足.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是其制度不能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福利国家危机的实质问题体现在其对人们需要满足的危机和福利国家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上.福利国家的国家干预本来是反危机的一种原则,但在实践中却长期取代了自由资本主义固有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导致福利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系统内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国家能力建设:价值、基础、实践和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能力的有效程度,这使国家能力建设成为国家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核心议题.国家能力建设在本质上是提高国家强度的过程,是国家建设的根本所在.基于现代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与综合性考量,现代国家能力建设必须以公共理性为价值观照,以制度规范为基础保障,以民主治理为实践方式,以社会化为目标趋向.只有从多维度对国家能力建设进行理性思考,才可以避免国家能力建设的偏失,进而促进国家能力建设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可以用"国家"这个概念指称很多不同的对象,因此,有效的国家理论必须包含多重维度,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加以分别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例如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之间的区别.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指现代国家的所有形式和特点;而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则把资本积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20.
战国策派是抗战期间勃兴的一个政治文化派别,本文拟从民族国家想象和民族主义叙述的角度,力图发掘其对中国历史的清理和抗战建国的论述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独创处,尽量给其以合乎历史的评价.他们以欧西民族国家的历史返观中国的战国时代,既看到民族国家建国的必要,又注意到民族国家将导致战争不可避免的弊端,这是他们十分深刻的地方.同时他们又提出改造国民性的迫切,但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回到战国时代从中发掘出"力"的一面,这又与鲁迅等提出国民性的内涵明显不同.他们提出抗战建国,但又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而他们从民族国家的角度重构中国历史,也可视为回应现实的一种诉求,等等这些都使得战国策派既富有活力又充满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