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积茂著《黑格尔逻辑学和辩证法》一书包括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学、波佩尔的批判和辩证法以及补录三个部分.作者的主要意图有如下四点:一、阐明现代形式逻辑学乃至分析哲学同黑格尔辩证法的"交接点和分歧点";二、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论加以颠倒,进行"连分析哲学家也通晓的辩证法逻辑的翻译";三、着重进行"作为辩证法逻辑学核心概念的'矛盾'的逻辑说明";四、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在<理性和革命>一书中分析了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强调了黑格尔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一致性.他认为,共同体高于个体和社会,但是共同体中的批判和否定的要素则是由个体的批判本性所注定的;通过个体的批判、否定的实践,"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新型共同体才能得以实现;而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社会学则强调了对现状的肯定思维和个体对共同体的绝对服从,这就使得实证社会学成为法西斯主义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认为,凡是能称得哲学的,就应该有它自己的相应的体系,“哲学要没有体系就不成为哲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的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带有偶然性的。”(黑格尔《小逻辑》第56页,以下引此书只标明页码)所以,黑格尔非常注重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那末,黑格尔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哲学体系呢?在此谈谈个人的拙见。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结构 黑格尔哲学体系结构的显著特点是三三制。不论是整体,还是部分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并以正、反、合三个环节,即肯定(正)、否定(反)、否定的否定(合)的形式展开的,经过一系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儒家贺麟一生中与黑格尔结下不解之缘。他致力于黑格尔哲学著作的绍述与翻译,把自己的学术事业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注重中国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比较,以便找到一条使二者融会贯通的道路,把黑格尔哲学变成促进中国哲学发展的有用的思想材料。绍述与研究黑格尔哲学为贺麟创立新心学思想体系作了理论准备,而新心学反过来又成为他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中,国家理性是具有统摄性的概念,是"绝对的神物"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国家理性通过中介环节即等级要素统摄着君王、官僚和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国家理性的实质:黑格尔的政治国家是从概念推演而来的,是作为主观实体性的政治信念;黑格尔为国家理性所做的概念推演,主要目的在于为现实的普鲁士王国寻找哲学根据.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方法对黑格尔的国家观展开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迈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一步.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性的批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社会科学》季刊1985年第3期报道,国际辩证法哲学协会(即黑格尔哲学协会)于1984年9月4日至8日在赫尔辛基举行会议,来自26个国家的学者与会.会议主题为:"认识形成·哲学—科学—辩证法".一般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的形成发展问题,是当前各国哲学和科学方法论领域所研究的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一直强调:认识发展问题,从不知到知的转化问题,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极其重要的.长  相似文献   

7.
对本体论知识论的考量是哲学转向的最重要标志.苏格拉底哲学与其说转折性不如说奠基性导向性.笛卡儿"我思"哲学具有转向意义在于它凸显了"自我"、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但它并未完成转向.康德以"批判哲学"和"先验主义"完成了笛卡儿开创的哲学转向,主要表现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变革"和将本体论从认知转向实践.黑格尔以绝对精神(理性实体)的辩证运动"克服"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论",在逻辑上实现了传统本体论和知识论的终极目标,他的辩证法为哲学转向提供了武器,但被他的体系封死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是当代"实践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黑格尔以后的一个半世纪西方哲学处在重大转折期,但尚未完成."语言转向"和"生存实践转向"对于哲学转向都有积极意义,但并不成功.在哲学转向中要重视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词复制的"模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河 《求是学刊》2005,32(1):55-62
文章旨在从文本翻译角度考察"模仿"问题.对这种语词复制过程的描述表明,由于不同语词构成物之间的不可还原性,译本对原本的翻译总会成为"差异的播撒"过程.这一观察对理解"哲学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经典认识论一向认为哲学概念应当是纯粹的和普遍性的,但许多哲学概念的"不可翻译性"恰恰提示着一个重要的解释学结论哲学概念具有强烈的语词特性,它栖身于语词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7,(2):27-34
"颠倒"问题是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学界占主流的"哲学革命"的解读方式简单地割裂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破解"颠倒"之谜必须重新回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内容"进行反思。一方面坚持辩证法"哲学革命"的现实意义,同时要挖掘蕴含在黑格尔思辨体系中的"合理内容"——自由精神的自我实现。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改造,马克思拯救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并创建了他的"人的自我实现"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立一门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想性政治哲学的现实性政治哲学,是一些学者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从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入手,才能够解决现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性问题。南开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基本上还停滞于青年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之中,至多再加上一些海德格尔式的点缀,而这不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声音。正是这种黑格尔式的基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绝对唯心主义之前提的理论思路,将理想性与现实性轻易地连接在一起,造成思想的"短路",妨碍着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关切。20世纪中期以来,阿多尔诺、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活动其实都是试图走出这一理论思路的重大努力。中国哲学界现在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理论困境,而要走出这一理论困境,就须另觅出路,即思考一种对于马克思哲学作根本上不同于黑格尔式阐释的可能性。本刊约请南开大学哲学系的几位教师撰写一组文章,主旨就是想通过对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黑格尔主义传统从不同方面的批判,来探讨一种超越黑格尔主义阐释方式的可能性。其中,王南湜的文章《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主要分析卢卡奇哲学及黑格尔主义传统的起源、意义、理论上的缺陷等;谢永康的文章《从"自在之物"到"非同一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中的有限性要素》从阿多尔诺的"非概念物"概念入手,在"物自体"问题上对黑格尔主义传统展开批判;王时中的文章《"思维"与"现实"的理论界划及其实践取向——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主要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非常规解读入手,讨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主义的阐释马克思的可能性与意义;许恒兵的文章《论西美尔的历史规律观及其对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意义》则是基于对新康德主义者西美尔的历史观的考察,来探讨一种非黑格尔主义的对于马克思历史观的阐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