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精一 《学术交流》2005,(6):143-146
科举落第,是士人在仕进之旅遇到的一种重大打击。“落第诗”记录了士人们落第时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再现了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层面。唐代落第诗集中反映了士人的情感特质:诸如无人援引的悲哀和失意不平的愤慨,思乡时表现出来的回归意识,怀亲时流露出的不能光宗耀祖、尽孝父母的愧疚以及羁旅行役的沧桑感和精神上漂泊无根的苦楚。关注落第诗中反映的士人情感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士人和唐诗。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禅宗对王维的人生态度、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诗歌创作手法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主要表现为空寂幽静的境界、闲适自在的境界以及“无常”、“无我”的理念。由于诗人把禅学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从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里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倾向,使诗情画意与哲理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神韵天然”、空灵含蓄的艺术至境  相似文献   

3.
邵明珍 《求是学刊》2023,(1):151-160
《与魏居士书》确实反映了王维所信奉的“人生哲学”,但王维写作此信不是旨在为自己辩护,而是试图说服魏居士出仕以报效朝廷。魏征后人的贫困是王维十分关切的问题。晚年的王维孤苦伶仃,为朝廷尽忠是其余生唯一的追求。批评王维的诸多学者希望王维退出“浑浊的官场”,但当时包括高适、岑参、杜甫等大批诗人都在想方设法投身其中。“以隐为仕”是初盛唐文人普遍的风气,不能用“亦官亦隐”“独称”王维。王维受释道思想影响很深,但儒家“不废大伦”、积极入世才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历来对王维的《酬张少府》《竹里馆》等作品都存在着严重的“误读”。王维集中“辋川之什”以及系于“天宝下”的不少作品反映了王维对朝政之关切与忧虑。  相似文献   

4.
王维“亦官亦隐”说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4,20(1):37-40
自 2 0世纪 5 0年代始流行于唐诗研究界的王维“亦官亦隐”说 ,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原因在于 ,“亦官亦隐”之说 ,不仅有违于唐王朝“干部政策”的历史真实 ,而且亦与王维生活的历史实况相去甚远。正因为如此 ,故唐代无“亦官亦隐”之例 ,而为研究者“标贴”于王维身上的“亦官亦隐”或“半官半隐”说 ,自然也就属子虚乌有之辞。  相似文献   

5.
清新幽深空灵逸远─—王维诗禅境生成初探于雪棠,郭春燕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年),以其空灵澄淡,自然悠远的说禅理、写掸境、蕴禅趣的诗篇屹立文坛、独树一帜,世称“诗佛”.王维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曾拜南宗禅师道光为师,与南宗样师马祖道一也有...  相似文献   

6.
芝加哥舞女、中国洗衣工与北平囚犯:都市中的陌生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虹 《社会》2005,33(4):1-25
本文指出,受齐美尔“陌生人”命题启发的“边缘人”概念,体现了形式社会学与美国实用主义在芝加哥学派理论中的交融,并催生了以考察个体生命史为核心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二十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学者运用生命史的视角对三类都市陌生人(芝加哥舞女、中国洗衣工与北平囚犯)的研究,本文考察不同人群的新旧历程及其进入都市新生活的不同状态。研究发现,无论是身处异国的中国洗衣工,还是背井离乡进入城市生活并沦为罪犯的中国农民,都不能以“边缘人”抛弃乡土与家族的个体化方式进入都市生活。文章最后尝试以帕克对“文明”的讨论来解释现代个体进入都市生活时呈现的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7.
李白、李贺、李商隐,人称“诗家三李”,从创作方法说,“三李”诗可归入浪漫主义范畴,以技法论,“三李”各自皆有独创。然而,就诗画关系探求诗艺,似乎有待于深入研究。盛唐诗人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传为王维所写的《山水决》中,认为“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  相似文献   

8.
从晋至唐,中国诗人的自然观发生了某种转型,即从庄玄转向佛禅。陶潜和王维是这一转型过程的两个个案。陶潜以亲和的视角去看自然,感受着生命萌发的欣喜和生命消逝的痛苦,基本仍处于庄子和玄学的传统之中。王维则以空观的视角去看自然,所见无非静谧。王维看自然更为敏感细致,自然界固然充满着动静变化,不过那只是空的现象。空的直观在王维诗的意象构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使境界一意境萌生。  相似文献   

9.
凌鹏 《社会》2019,39(6):62-86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是中国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近年来,围绕“差序格局”学界有更加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这些研究并没有探讨“差序格局”的另一面,即如何能从亲属关系推展到天下范围。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对京剧《四进士》剧本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中发现“异乡人”和“好人”两个重要概念,通过探索其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来理解“差序格局”中“推”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亲属关系”与“异乡人关系”之间的复杂关联,并重新理解“伦理精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姜朝晖 《社科纵横》2005,20(6):135-136
王维擅长绘画,其山水田园诗很集中地表现了其诗画交融之浑融美。本文从诗画交融、绘画美的角度来探讨其浑融美,抉发其艺术隐微。王维以画家的眼光来取景构图、设色敷彩,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不拘一格,随物赋形,传神写照,而得其天机意趣,浸融着诗人浓郁的情感,从而以色彩美、构图美、动态美、声乐美、朴素美、想象美、感情美而凝聚成的绘画美、诗歌艺术的浑融美,使得诗画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日益成熟,冲澹而兴味悠长,清婉流丽。  相似文献   

11.
闻翔 《社会》2016,36(6):126-154
在米尔斯诞辰百年之际,本文试图重估其社会学遗产。本文指出,米尔斯作为“智识匠人”的志业,即是从内外两个面向揭示美国文明自19世纪末以来的转型及其危机。就内部面向而言,本文聚焦于米尔斯及其同时代的批评者关于美国社会的不同判断及其分歧的实质;就外部面向而言,本文则以米尔斯关于古巴革命的晚期著述为核心,考察米尔斯对古巴问题的讨论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对美国民主的外部批评。但是,对米尔斯的社会学遗产的重估,并不止步于此。米尔斯关于社会学写作的文体和“风格”的想象,即其关于“社会学的诗”的论述,构成了其学术遗产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本文指出,“社会学的诗”所倡导的审美与人格意蕴,实则是对社会学写作的人文传统的回归。最后,本文讨论了在中文学界的语境下,米尔斯的社会学研究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佐虓 《学术交流》2006,(6):142-144
陶渊明的诗文与高洁的人格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称赞,这与他儒道杂糅的思想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田园世界,他的人生与心路历程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后代作家更是从他那里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力量。可以说,陶渊明为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3.
吴柳财 《社会》2018,38(1):54-80
社会人类学对于礼与仪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日常社会生活和加深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因为研究所侧重的仪式过程激活了人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实践主体性。通过对《礼记·曲礼》的社会人类学解读,我们发现,人的日常生活具有社会结构与时间性这些基本要素,礼制结构内含复杂的人伦结构与天人关系,以及丰富的时间体验。礼所体现的情感与意义是社会生活之神圣感的源泉,礼仪就是将人和社会带入这种境界的手段与过程。这种尝试性的解读意在将传统礼仪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4.
王铭铭 《社会》2018,38(4):1-53
1913年至1930年间,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将文明重新界定为介于国族与世界之间的物质、制度、精神实体及它们的道德生境。本文系统考察了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的由来、学术和现实政治针对性以及对当下社会科学革新的意义。文章指出,这一构想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得到集中表达。在此期间,有宗教和科学双重基础的西方理性主义文明论与19世纪末出现的极端国族主义文化论,时而相互对立,时而相互结合,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心灵穿梭在共同体之间,莫斯对流动在疆界之间的文明现象给予了关注,对这些现象及其形式和区域分布之研究做了人文科学的总体展望。莫斯的相关设想在当下仍具有高度的现实针对性。鉴于社会科学(包括美式区域研究)长期受制于国族与世界对分格局,莫斯对社会存在之“中间领域”(“诸文明”)的论述将持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 《学术交流》2002,(6):95-99
知识分子是谁 ?他们该去扮演什么角色 ?这是知识分子研究当中的核心问题。知识分子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 ,同时深切关怀国家乃至全人类 ,永远保有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终极价值和跟宇宙世界接触的追求 ,承担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在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方面 ,现代知识分子应当不怕闯入思想禁区 ,亦不再在学术—人文理想、道德—历史尺度的二维空间内逡巡 ,而是勇于直面知识分子“智慧的痛苦” ,高于浪漫 ,超于现实 ,超越传统的认知模式 ,自觉地将社会理想与专业理想结合起来 ,这也才是知识分子的本分。  相似文献   

16.
张巍卓 《社会》2016,36(2):99-122
在早期的1880/1881年手稿《共同体与社会--文化哲学的原理》中,滕尼斯奠定了一门经验的文化科学及其未来理论体系的基础。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考察,本文揭示了滕尼斯的“文化科学”内含的三个辩证运动着的维度:(1)洞察经验事实;(2)在对事实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生活理想;(3)寻求在经验中实现理想。对滕尼斯来说,“文化科学”的奠基工作同他对德国现实命运的关切紧密联系,面对抽象个人主义与国家专制主义的双重困境,滕尼斯产生了重塑伦理生活的理想。通过“文化科学”对人性的重新解读,他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共同体”的生活模式。在1887年出版的第一版《共同体与社会》里,滕尼斯将历史的维度加入“文化科学”之中,继承并发展了1880/1881年手稿的基本问题。本文尝试指出,考察滕尼斯所奠基的文化科学传统,对于反思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窦春蕾 《唐都学刊》2000,16(3):70-73
李贺是中国诗歌上的卓异之才,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他生活在混战分裂的唐代中期,怀才不遇,抑郁早逝。他憎恶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和幸福。他的诗,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但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艺术上,其诗力求新奇诡异,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巧夺天工的构思、瑰丽多姿的语言、光怪陆离的技巧使人目眩神摇,应接不暇。本文试图从其23首《马诗》入手,简析其中的寄托寓意,以见作者的苦心孤诣。  相似文献   

18.
李静 《求是学刊》2005,32(3):106-108
张孝祥是南宋前期的重要词作家,其词的创作因其生活经历的不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临安五年的为官生活是张孝祥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里,风流倜傥的张孝祥与“三五少年”诗酒唱酬,刻红剪翠,写下了不少词作。这些作品同其前期交游生活密不可分,也深受词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是词人整体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我们全面认识张孝祥词的创作特征的必要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19.
周泽鹏  肖索未 《社会》2022,42(4):104-133
通过对A青年空间的案例研究,本文力图呈现制度性个体化背景下中产阶层北漂青年所经历的双重生活。在高度竞争性的制度环境中,北漂青年一方面形成了适应功利型人生模式的奋斗自我,另一方面却对制度化的生活感到怀疑和失落,在制度依赖与自主需求之间挣扎。在青年空间中建构社会交往成为他们探寻“本真性自我”的方式。然而,青年空间中的社会交往以“反日常”为前提,本真性自我的建构往往成为一种悬置性体验,并且悖论式地遵循着制度化生活的逻辑。本文反思了现有文献对中国社会个体化的讨论中功利型取向的“奋斗个体”范式,丰富了对个体化进程中当代青年生活处境与主观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任本命 《唐都学刊》2000,16(3):111-116
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进入大学生课堂,是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忽视人文教育、忽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实际提出来的,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措施。在各类高等院校中都应当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成为大学生的一门主课。它既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是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呼唤,也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需要和呼唤。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它更是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的需要和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