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白雪瑞 《学习与探索》2008,1(2):162-164
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释放农业功能,是解决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对农业的需要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劳务经济对农村发展的贡献呈现出阶段性、补充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劳务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价值在于: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务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通过塑造新型农民,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人力支撑.思想认识偏误、市场发育不全、产业结构欠佳、制度供给不足、人力资本短缺,是目前劳务经济发展面临的五大困境.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必须矫正思想认识偏见,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发展城乡二三产业,撑大农外就业空间;破除制度政策壁垒,开通城乡劳务市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是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甘肃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要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位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通过创新甘肃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来,夯实甘肃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而现代农业则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业生态文明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并处理好与工业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收入问题,实际上还是发展的问题.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根本是要拿出解决农业发展的长远方针,引导薄弱的农业走向产业化,农民才能真正脱贫,农村才能"新"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培养现代农民,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重要任务和最佳途径,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建设新农村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岳喜优 《学术交流》2023,(6):134-145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实而言,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滞后、基础条件不优,需要政府积极的财税政策予以支持。财税政策在引导、支撑和维护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立健全中起到重要作用。对此,应当持续优化财政支出、财政补贴、财政引导、税收优惠等作用机制,落实财税政策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驱动乡村产业集聚、推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实效,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效能。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经营,是中国现有的土地经营机制.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应以农民土地承包权入股(物权法已将其确认为物权),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来推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志刚  高强 《学术交流》2006,(12):103-1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路径。具体为:优化农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公共事业,健全基础设施,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落实基层民主,强化基层政权服务职能;搞好组织统筹,形成工农良性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最大的不同在于成员性质的差异及共同体性质的变化。传统村落社区是家元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农民是同质化的农业劳动者;旧城改造、拆迁以及农民工流动而形成的位于城市郊区的乡村转型社区是族阈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成员是异质化的各行各业劳动者;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社区是合作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居民是具有合作精神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及建设合作型社区文化等方面展开,其中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生动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国內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的需求,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成为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技术供给不足、技术推广与服务不利、技术市场和风险机制不健全以及自身科技素质不高等诸多科技困境.我们应在尊重农户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为农户运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培育农业技术市场,为农户利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搭建平台;完善农业技术风险机制,为农户运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保障;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科技培训,为农户运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赋予了农业特殊的重要性,党和政府历来很重视"三农"问题,新世纪以来,连续6年发布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并且各有侧重,共同组成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时代主旋律.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需要发展高效率高效益以解决社会对农产品数量质量的需求并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而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以促进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因此,沿着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径来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路径依赖并且恩泽子孙,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受不可抗御的自然风险之约,又受土地、经营规模、社会传统的限制,是一个弱势产业。在新社会,依靠农业的积累,为发展工业积累资金。基于农业的特殊地位和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在经营形式、龙头企业、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实力和牵动力不足以及产销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农产品行业协会自身的特点和职能,协会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大省,能够充分反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以黑龙江省为例,探析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该省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和职能特征,探索了农产品行业协会在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支持、产业化利益联结方式以及人才战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培育新型农民的路径探讨——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益友  张炜 《社科纵横》2008,23(11):39-40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同时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新型农民的培育更为紧迫.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首先对新型农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然后对四川省农民素质状况与新型农民对素质要求的差距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析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积慧 《学习与探索》2006,3(5):180-18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培育新型农民才能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实现乡风文明,才能在农村真正实现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6.
在民主选举、基层管理之外,新时期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还应关注农民的利益诉求和权利保障.当代中国农村权利体系的不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个亟须关注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领域.同时,法治话语下村民自治的权利冲突现象也需要一种理性、审慎的法律力量予以纤解.从新农村建设的长期目标来看,乡村治理的司法救济体系应在程序选择上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7.
何国长 《社科纵横》2010,25(6):23-25
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具备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的速度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所以,加大对农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建设甘肃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甘肃农业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发展甘肃农业人力资本存在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加大对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操作性,构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以2020年为例计算出我国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指数、新型农民指数和和谐农村指数,用以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揭示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这三种形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是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又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前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目标,既是物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联结的纽带;“管理民主”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既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巩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成果的充分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广大农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教育必须先行。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要把教育科技事业与思想道德建设统筹规划,共同实施,使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技文化素质同步提高,为农民自身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事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只有把先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其他社会事业建设融合起来,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华楠  何倩 《社科纵横》2007,22(1):33-35
针对我国日益突出的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本文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视角和宗旨,以阐明保障农民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和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