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治理:转型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治理是指一个政治制度框架或政治结构之中最基层的权力运作过程。基于不同的视角,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政策过程,或者一种民主发展形式,或者一系列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式与手段。但无论基于哪种视角,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基层民主,其方式是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各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家公共利益。因此,基层治理的目标、制度建构及其实践,对于当代中国的转型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治理一直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由四个现实条件决定的。其一,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超大型农业社会决定了其经济基础是农业,政治基础在基层;其二,从当代农村到城市的改革过程中,基层治理因其实验性特征能够有效地降低改革风险,为社会转型发展积累经验;其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为集中地反映在基层乡村和城市基层;其四,由于基层社会的重要性,党和政府主动地将基层治理作为改革的路径,并提供相应的制度财政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深刻转型,必然需要一种新的适应变革的治理模式,这就使得当前的基层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转型压力。实践表明,只有实现基层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才能使基层治理符合现代政治的标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此,国家应积极推进政策过程中的授权、决策、管理、监督等权力环节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挥基层民众、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主体作用;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权威地位,使全部治理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有效推动增量改革制度化,用法律和制度将改革创新的成果固定下来,用以规范治理行为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要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这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新时期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水平的重大任务.因此,如何解析党建的社会化趋势,正确认知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并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课题.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推进统筹城乡教育及卫生事业改革的一体化进程,政府、医学类高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生四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及优势,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通过对重庆市医学生基层就业教育实践方面的调研,了解目前医学生基层就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提升基层医药卫生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转型期的基层社会治理处于"街居制"与"社区制"共存的状态。因街居制与社区制是基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治理理念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机制,当前基层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因为社会治理环境、治理机制和治理理念没有相匹配而造成的。社区制取代街居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它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发生改变和完善。其途径是,以服务型执法确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简政放权、行政管理重心上移;以预算制度保证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效率;以法治建设保证转型后的社会治理机制不走样。  相似文献   

5.
陈立媛 《社科纵横》2010,25(12):12-14,17
党的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使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敦促基层民主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发展,体现了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基层在村(居)民自治实践中积累和创新的经验给以肯定并推广的思路,有利于调动基层社会成员主动、平等参与自治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结合。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高度关注民生,始终维护民众的权益;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扩大自治范围。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胡进祥 《学术交流》2004,(2):113-120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政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这意味着既不是城市统筹农村,也不是农村统筹城市,而是非城市、非农村的政府统筹。城乡关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体(对象),即包括城乡空间、城乡产业和社会进步三个层面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核心是统筹城乡社会进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是实现城乡机会平等,消除制度歧视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7.
社区治理创新的实现路径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在社区治理中,草根组织的有效参与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以及在社区层面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得以落地的关键.契合我国的制度情境和社会基础,本文构造了一种以"政治嵌入"和"邻里嵌入"为分析维度的嵌入性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重庆市N社区治理实践中草根组织参与治理的发展现状,刻画现阶段我国草根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逻辑.研究发现,草根组织是以根植于基层党建引领的政治嵌入和居民需求带动的邻里嵌入来构建其参与治理的行动策略,并相机选择主动合作、默认合作、避免合作和不合作的行动策略.为此,既要释放民间社会力量,又要创新基层党建.  相似文献   

8.
武三中 《探求》2015,(6):84-90
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这就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基层社会治理,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基层党组织要承担起政治引领者、组织参与者和服务供给者的三重角色,并在实践中着力解决好构建适应基层社会治理要求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创新适应基层社会治理要求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和强化适应基层社会治理要求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以“善治”为目标,本文结合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柔性”服务,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地位,实现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培育社区参与,重建居民的主体责任,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以专业的力量促进基层社会自助、互助与公助,努力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5):66-69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余庆等地方实践,发现社会矛盾纠纷大多产生于基层,必须化解在基层;应通过解决民生实事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和化解;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工作方法;与稳步推进基层协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农村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广明 《浙江学刊》2005,22(5):170-174
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深化改革,把制度创新放在首位.就农村的制度创新而言,鉴于农村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教育制度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方面的重要性,对这三项制度进行改革,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论述中,基层政治组织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主体.长期以来,学者们普遍采用"国家—社会"规范性视角来思考"政社关系"问题,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工作发展制度环境逐渐清晰.但另一方面,上述视角并不能较好地展现社会工作具体运作的日常实践逻辑.本文尝试运用"生活视角"分析了三个社会工作与基层政治组织"打交道"的具体案例,发现我国基层组织具有社会工作可借鉴的多重政治优势:信任、号召力和权威,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日常服务实践中加以吸纳和运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从"国家-社会视角"向"生活视角"范式转向,后者因应了社会工作沉浸于日常生活并发挥服务型治理作用的诉求,有利于社会工作不断总结日常实践智慧、探索社会工作与基层政治组织互动逻辑.实践证明,"生活视角"对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政社关系"的学理研究将会呈现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县域善治”: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其 《浙江学刊》2012,(1):166-171
以县域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县域的历史发展着眼,结合"治理—善治"理论的发展成果,提出应该在基层实施"县域善治",并将其作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模式进行探索,以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各种困惑。首先,本研究根据"善治"理论,结合县域实际,试图澄清"县域善治"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同时,本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实施"县域善治"的重要意义和实施"县域善治"的观念基础。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构建融政权框架体系、决策咨询体系、管理执行体系、监督约束体系以及协调支持体系等五大体系为一体,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县域善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社会》2005,40(5):91-111
本文的研究主旨与制度规则和社会资本建设的关系有关。与现有研究主要将社会资本视为自变量并论述其对社会发展之作用的视角不同,本文将社会资本视为因变量,追踪具有公共品性质的通用社会资本如何生发,尤其是在不利的群体冲突条件下获得生长的原因。研究发现,通用的社会资本不必然在社会关系中自然出现,它依托于特定的公共社会规则而生长和巩固。XW案例中出现的社会资本扩展——村民合作的广度由宗堂内转化为跨宗堂,明显是公共决策规则革新带来的结果。本文描述了这一通用社会资本的产生机制,以推进对合作行为的改进和社会资本的扩展,展开理论阐释。本文同时提示了有关政策改进的可能性:运用制度规则的突破进行自我改造,有助于打破群体冲突和控制权竞争的循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指基层政府组织城市居民的形式以及对之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 ,它既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 ,也反映了城市居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宏观上对北京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 ,认为北京市的基层管理体制在民国之前完成了从坊里制到保甲制的演变 ,民国之后 ,则逐步摆脱了“控制”的惯性 ,开始沿着“治理”思想的轨道前进。近年来由“街居—单位制”向“街道—社区制”的转型反映了北京市以人为本治理现代化大都市的新理念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社区作为社会基础以及城乡最基层的组成单位,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的维护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当社会重新审视中国社区治理的现状时,发现城市社区在面对重大的社会事件过程中,作为最基础的承压的一方,表现出了较高的韧性,发挥了基础作用.但是,现有的基层治理体系面对不断发展中的中国社会时仍然暴露了其不足的一面,社区发展良莠不齐,组织度差异程度大,居民自治意愿存在区别,政府政策的差异与配给资源的多寡不均等多方面影响着社区的健康发展.城市社区有必要在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推动各主体广泛参与,完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人才培育工作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最终建构出满足时代要求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石发勇 《社会》2005,5(2):50-77
一、导论在当今,如何在基层社会实现良性治理或“善治”1是各国都在探索的共同课题。对中国而言,尽快在城市基层建立良好的治理秩序更是国家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城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随着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原先赖以整合城市基层社会的“单位制”模式的控制功能逐步弱化。在此背景下,国家对城市基层实行管理的重心开始由单位移向街区———市民居住区。因为民主是实现“善治”的手段和保证,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要求实现社区民主化,使得普通市民有权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从而在基层社会实现市民与国家、市场的良性互动和…  相似文献   

18.
彭澎 《阅江学刊》2013,(6):87-93
农村市场化改革使原来的乡村社会体系、农村政治空间和基层治理体制发生了全方位的根本性变化。农村的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涵盖基层治理和农村政治在内的系统改革过程,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发展的滞后或者停顿都会给整个社会的转型带来不确定性结果,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为农村基层自治制度的发展带来契机,使得基层自治和乡村民主政治转型具有现实的必要和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6,(10):33-36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治理的现代化,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不仅事关整个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改革,更引发省、市、县乃至乡镇等各级党委政府全方位深入变革,是关乎我国基层政治生态和人民群众福祉的一件大事。本文在阐释治理、基层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实现途径,论述实现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加强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着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强化资源统筹,建平台、引能人、同协商、促成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推进构建高效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泰山区先后荣获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