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维永 《学术交流》2006,(3):182-185
网络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与大众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存在着重要差异。在网络媒体的范式之下,由于它的自主性和互动性的社会特性,在传播中,公众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力,公众的个性化特征得到大大提升,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这样一种文化属性之下的广告传播,必须以尊重公众的自主权利和个性自由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试论网络广告的传播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修瑞 《学术交流》2002,(3):145-147
网络广告借助数字化技术 ,对传统的广告媒体进行了重组和创新。作为全新的媒体 ,它否定并抛弃了传统广告所具有的强制性 ,突显了自由与开放的信息传播方式 ,其信息反馈的即时性是以往任何传统广告所不能比拟的。网络广告的传播优势集中体现在受众的国际广泛性、信息交互的反馈性、投放目标的针对性、信息的自愿选择性和时空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3.
白莹 《报林》2018,(1):60-61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报业广告遭受着严重的冲击。新媒体传播效率更高,更快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广告有主动追求高效率传播的天性。报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改变并完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4.
石束  权玺 《社科纵横》2005,20(6):200-201
近年来,关于广告传播之人文意义的研究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分别以一部电影的名字作为小标题,借用电影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传达文章理念。从“广告传播对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来探讨广告传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透过传播学之“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了广告传播通过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思潮、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的影响,揭示广告传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然 《学术交流》2002,(5):119-122
针对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广告信源、信息和受众等元素的特性 ,运用大众传播学和视知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进行客观而深层地分析 ,研究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化传播的基本模式 ,广告活动的科学实施以及使其获得传播效应最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群体的社会网络对于集体行动的生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群体成员内部的积极情感与针对反对派的消极情感借助网络得以产生、传播和强化,群体的凝聚力以及参与集体行动的内驱力也因此得以强化;通过群体的社会网络,群体成员对社会问题的诠释得以不断传播、交流和整合,从而上升为集体层面的意义建构,这种高度共意性的意义建构能对集体行动潜在参与者产生强大的动员潜能;此外,群体网络通过对信息的传递、对行动者的监控、激励与庇护、对组织者和积极分子的供给施加影响,从而改变潜在参与者集体行动的预期收益,进而改变着他们的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7.
广告人才学,是人才学科中一门富有活力的说服艺术科学。在国际上,有关《说服艺术论》的专著已经问世,在国内,对说服艺术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的说服艺术战略是广告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事关经济建设和工商企业走出地区,跨出国门,奔向世界市场的大局。若借用中国古代军事家孙膑的理论,应当紧密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展开讨论与分析。即把“积与疏、疾与徐、众与寡”的三对矛盾置于广告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1 广告人才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的说服艺术,是围绕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展开的。广告说服的主体是人,是所有生活在天地之间的现代社会中的人。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的内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介手段的革新,逐步得到充实,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广告不仅是传播经济信息的工具、开拓市  相似文献   

8.
曾锐 《创新》2012,6(6):37-40,126
以广告和传播理论以及先进效益观为指导,结合小企业实际,对企业广告与企业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企业传播更具优越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探索以先进效益观革新广告观,利用企业传播的优势并按企业传播策略整合广告内容,把企业广告和企业传播相结合提高企业广告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经济新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它涉及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及流通、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范围十分广泛。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社会传播信息,提供各种...  相似文献   

10.
人际的信息传播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人是社会的动物,共同的生产劳动造成了互相依赖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彼此必须交流思想、传播信息,从而产生了传播活动。人类最初的传播活动,只能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共同的劳动,出于人类求生存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传播的几个视角看编辑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中 《探求》2006,(6):72-74
在当今时代的信息大众传播链条上,编辑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辑工作的出发点是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编辑在信息传播工作中要树立竞争意识和精品意识。面对新时代、新技术,编辑需要不断学习,跟上高速前进的节奏。编辑必须注重信息传播的思想观点和社会舆论,同时具备法律知识和理念,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良好的社会信息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萍 《创新》2018,(4):101-109
西部少数民族曲艺除了具备表演艺术本身所特有的审美价值,还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播展示上发挥着独到的作用.综合当下时代背景以及民族学、传播学、经济学等理论研究分析,可以通过创新曲艺传播展示路径——举办标识性、常态化曲艺会展和建设主题化、多功性曲艺博物馆,借助传播展示的价值桥梁对西部少数民族曲艺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以推进曲艺文化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下看点     
《东西南北》2013,(19):4-5
巴基斯坦:禁止传播避孕套广告 一则南超模主演的避孕套广告激怒了巴基斯坦政府。近日,巴基斯坦电子媒体监管局宣布,禁止此类广告在媒体中传播。政府禁令中称.此类广告“下流、有伤风化”,是对本国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不敬。该广告同时也招致了许多巴基斯坦民众的批评。这一禁令引来部分闭际评论人士的批评,被指为“倒退”行为。报道称,该则广告来自一家非盈利组织,旨在帮助当地家庭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的网络传播发生了技术和内容层面的巨大变化,其中网络情绪展示了当代网络传播与网络危机的非理性面貌。特别是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网络情绪的发生和传播更为便捷、迅速,容易引发网络暴力,伤害网民和社会群体,破坏网络生态安全。大量爆发的负面网络情绪事件,对于新媒体行业的网络舆情管控和安全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当前高质量发展理念,探究网络情绪的主体心理发生机制,探寻网络情绪的传播要素,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情绪传播带来的舆情风险和社会危害,从而有效地加强网络情绪的监控和治理,促进我国网络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构建。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农村发展更需要充足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为其注入活力与动力.然而,当前的农村传播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村的信息需求,农村传播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才能更好地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优化农村传播环境?本文提出农村立体传播,希望探索有效的农村信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6.
荆磊  叶进 《社科纵横》2012,(5):127-130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来说,无疑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这种快捷自由的信息传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直接表现,极大地丰富与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无序性、超国界性,决定了信息传播者很容易利用它进行违法犯罪,例如不受控制的"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色情、侮辱诽谤等,更为严重的还可能泄露国家机密、造谣惑众,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等等。因此如何使信息高速公路畅通有序,即如何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治理,一直成为各国实务界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此问题的任何合理化建设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必将有利于网络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更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社会中的美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是公认的信息大国,具有强大的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包括信息资源优势、信息传播优势和信息控制优势。美国的信息优势决定了美国在世界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国在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经济学与信息产业、NI和NITERNET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消费文化与虚拟享乐——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广告形象王德胜1、作为“文化指南”的广告广告的出现,当然不是最近一个世纪里的产物。然而,广告演变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控制体系,却是现代社会特定的现象。毫不夸张地讲,广告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  相似文献   

19.
隐私权: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重要人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令银 《社会》2002,(5):10-12
应当看到,现代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借助计算机智能化、信息传播与交换的快速、便捷和时空压缩等优势,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政治等诸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把社会及其成员带入一个全新的技术与人文环境中,使人们面临技术上的"可能"与伦理上的"应该"的严峻挑战,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问题.而本文所关注的隐私权问题,便是其中极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现阶段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对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影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更具重要意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处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凸显等特征。借助信息扩散的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如何会在高低收入者之间扩大数字鸿沟,并据此模型得出政策含义,即资本价格对低收入者来说相对较高,应采取多手段降低资本价格,同时增加有利于低收入者的技术研发投入。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具体包括构建良好的投入机制,提高研发质量,拓展信息功能,鼓励竞争,致力综合化发展,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经营和使用成本,开展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