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2.
张继军 《求是学刊》2006,33(6):38-42
善恶是道德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中国传统的关于“善”、“恶”的观念在殷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当中还缺乏一个现实的理性基础,其形成应始于殷末周初。在西周初年,虽然善、恶作为一对范畴,甚至是作为描述价值取向的单个概念还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善”和“恶”的观念已经开始应用于政治生活、祭祀活动、农业生产和人格评价等方面了,构成了当时社会价值评判的内在标准。  相似文献   

3.
从"贤妻良母"到"新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澎 《日本学刊》2002,(6):133-147
“贤妻良母”与“新女性”是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的词汇 ,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生存方式的两种思考。它们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互为矛盾和对立的概念。贤妻良母思想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 ,是“新女性”为代表的妇女解放思想萌芽的土壤 ,它提高了日本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在家庭中的地位 ,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同时又有历史局限性 ,它将妇女的活动场所限定在了家庭 ,忽视了妇女作为社会人所担负的责任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和谐世界”理念主张在处理国与国关系问题上坚持公平合理、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协商对话、和睦相处、和谐共赢的原则,与体现西方价值观和霸权主义思想的“文明冲突”论存在着本质区别。“和谐世界”理念所以引起各国的共鸣,是因为目前世界还很不太平,而“和谐世界”理念为消除世界的不和谐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长期过程。就目前的国际局势而言,要推动世界和谐的进程,必须立足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各种文明和平共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历史发展的"事"、"势"、"理"的探索,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初显端倪,而司马迁汲取前代认识,提出"事势之流,相激使然"(《史记·平准书》),其撰史目的为"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史记·太史公自序》),即寻找对现实和未来具有指导意义的事理和法则.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用"势"来解释社会制度的变化、更替之故,认为社会的进步"非圣人之意也,势也",这是他超越前人的地方.宋朝以后的史学家、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史学家提出的"事"、"势"与"理"等范畴,并以对这些范畴的阐释来揭示历史变化的法则,凸现历史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和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上 ,科学地、精辟地概括了党在新时期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 ,进一步阐明了党的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必将使我们党更加朝气蓬勃 ,更加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从而带领全国人民夺取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针对我行干部队伍的实际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  相似文献   

7.
"禹步"考论     
李剑国  张玉莲 《求是学刊》2006,33(5):93-100
禹步系春秋战国巫觋依据大禹传说而创造,是模拟禹偏枯“步不相过”的一种巫步,包含着禹铸鼎象物禁御百物的巫术意义。后来纳入道教法术系统,成为道教重要法术。其步法由“禹步三”到“三步九迹”、“步罡踏斗”,经历了许多变化,呈现出规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禹步功能主要有消灾去病、驱除鬼魅、禁御毒蛇猛兽、致雨等。实际上,禹步不具备独立效力,只是巫术和法术操作程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我国下一年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教育科学、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御用学者散布种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谬论 ,其中“满洲国是王道乐土”一直被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及当今右翼势力所推崇和炫耀。从日本在东北长达 14年殖民统治的历史和东北人民的悲惨生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满洲国”是日本侵略者的“乐土” ,是东北人民的地狱 ;任何谎言、狡辩是掩盖不了历史事实真相的。  相似文献   

10.
论"数称"     
魏成春 《学术交流》2006,(1):147-150
数称是一种用“提取公因式”的办法将相同的字、词或词组提取出来并冠以相应的数量词或数字的修辞手法。数称可以分为明数称和暗数称,数量词数称、数字形容数称和数字数称,单式数称、复式数称和群式数称等种类。数称具有时代性、区域性、专业性等特征,并具有精炼、易用、点缀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全球宗教哲学”的角度出发 ,把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范畴即“存在” ,界定为“使在”(使世界存在 )、“内在”(内在于世界 )和“超在”(超越于世界 )的“真正的神秘” ,即无形无相又难以描述、看似“空、无、非”实为“实、有、是”的世界本源。作者从儒、释、道等中国宗教哲学以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圣经宗教哲学的本体论引证大量的理论表达 ,支持了上述界说 ,表明了这种宗教哲学的界说所具有的普遍根据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主义真理观"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之沧 《求是学刊》2004,31(3):25-30
实用主义真理观作为对实证论、自明论、逻辑论、约定论、符合论等真理论的超越,并不是主张"有用即真理,强权即公道".相反,它是非常辩证的,既讲真理的真实性和真理符合论,也突出真理的实践性、有效性;主张理论、实践和效果三位一体;本质上是实践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具有积极探索和创新求实的性质;反对绝对真理,重视理论结合实际;提倡哲学关心人类生活,精心呵护生命,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人格,实现完整人性;完善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建立创造性的方法论;立足时间论、生成论、协同论、身体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撞击语言牢笼,以挫败绝对理性和抽象无用的学院派哲学.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日两国近代文字的转型期。传统的文学观受到启蒙思想的挑战 ,于是 ,在启蒙思想的引导下 ,文体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探索和实践阶段。中日两国所进行的文体改革都是学习国外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有所不同的是 ,日本从师于欧美 ,而中国又向日本学习。  众所周知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大量吸收中国文化 ,其中包括中国的汉字、诗歌和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 ,先后创造了变体汉文、假名、和汉混合文语文体。明治维新以后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中国要改变自己的落后地位 ,不得不向成功的邻邦日本学习或通过…  相似文献   

14.
"经今古文学派"的对立,可以说是自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经今古文学派"的研究和认识,近代以采可谓是鼎盛时期,但却很少涉及今、古文学派学者针对"荀学"不同态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问题.鉴于"经今古文学派"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该从经今古文学派对于"荀学"的不同态度出发,深入探寻近代今、古文学派学术研究的学理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保巍 《浙江学刊》2007,2(3):70-77
建立在“普适价值”基础上的“文明”诉求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所展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核。正是在以“进步”理念为核心的“推测史”框架内,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历史叙事”为手段,通过把苏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野蛮的”,把“英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文明的”,从而得以在彻底颠覆“苏格兰性”的基础上确立起对“英格兰性和不列颠性”的认同。正是在“民族认同”实现新、旧转换这一特定历史时刻,苏格兰启蒙运动方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16.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关系到发展本身的正当性,加强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和方向,从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党和政府的工作正在经历、并且也需要经历一个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的发展。社会建设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广大公民不断觉醒和提升的权利意识和诉求,与政府和社会满足和保护公民正当权利之意识、机制、能力的欠缺之间的矛盾。今天,从宏观的制度和结构层面看,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着三个方面的约束,即政治改革滞后、社会参与不足和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权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诗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命运之曲折坎坷在所有新文学样式中大概可算最为突出.她从开始时的态度最决绝、变化最彻底但成绩并不理想的初期阶段,发展到后来,在不到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汇集和重演了西方诗歌几百年的演变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至90年代,诗歌似乎又失去了曾有的辉煌和风采,成为了"在文学的诸样式中",环境"最为困难"的一个,"诗的地位日见窄狭和窘迫"[11].  相似文献   

18.
陈瑛 《求是学刊》2003,30(4):29-33
萨义德的<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文章从对东方主义含义的分析开始,以承接和递进的关系探讨东方及东方文化的真实性、质疑西方文化的纯粹性和独立性、论述东方主义话语的权力内质及萨义德的双重身份和处境.最后,止笔于中国该如何定义自身文化,向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提出了问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涵括了四个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关键内容:"招商引资"、"招商引知"、"招商引智"、"招商引制",相比较而言,其中的"招商引资"最不重要,而"招商引制"则最为重要.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引进资本和技术等非制度发展要素,因过分强调国情特色而很少关注最为重要的制度引进--"招商引制".优质高效的好制度体系是人类文明提升的共同财富,中国可以不费分文地从发达国家那里加以模仿效法和引进复制.优质高效的制度资源是发展中国家最为稀缺的首要资源,国情特色并不能成为拒斥好制度引进的重要理由.  相似文献   

20.
一、从"女真"到"满洲" "女真"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汉文写作诸申、朱先、朱里真、主儿扯惕等,都是同音异写.元明清时期文献多写作"女直",源于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真"为"直".女真是其称满洲之前的族称,因族称而成为国称.满文文献中,女真(Jusen)作为族称,与尼堪(Nikan汉人)、蒙古(Monggo)相对应地使用.女真各部可自称女真国(Jusen gurun),又可互称为女真国,还可作为女真各部的统称.这表明女真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区别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某些共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