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参同契》是魏伯阳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可供发掘的文学艺术财富。《大丹赋》列于《周易参同契》之中,由骚体歌辞构成,文辞包涵易学和道家的思想,带有浓厚的仙道气息,融入汉代的文化,呈现出较为独特的丹易参同、情理合契的艺术价值,解读它需要明确其中的象征含义。《大丹赋》产生于东汉末年,是系列丹技类赋开风气之作,在赋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周易参同契》是中国古代人体科学的瑰宝,奠定了道教丹术理论的基础。而此理论建构的形上依据却是《周易参同契》的"道"、"气"思想。只有深识《周易参同契》以"道"为本体,以"气"为化生之源的宇宙生成论,才能解道教丹术理论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两汉学术中始终存在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这种学风直接促进了易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淮南子》以及严遵、扬雄、王充都追求《易》、《老》在义理上的契合,融汇贯通,成一家言。《周易参同契》则主要是运用《周易》和易学的思想来作为道教炼丹术的理论指导,形成独特的道家养生之术。总之,两汉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不仅对魏晋玄学和道教易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以儒道精神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我于1992年在开封召开的“周易与北宋文化研讨会”上曾演示过一个“直观天文仪”,并有一个“中国神秘文化根系表”。认为中国神秘文化的总根是古“天文”,并由此生出三大文化主干:八卦系统、历法系统、五行系统。其中《河图》《洛书》(下简称“河洛”)也在此根系之内。当时学者尚不注意。这里我将揭开它的秘密,以昭示天下。 “河洛”保留在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里。“参同契”的秘密全在“天文”,而“河洛”则是用数字图形表示天文的符号系统。道家用天体运动比喻炼“丹”内容,即丹精运行轨迹。 《河图》是表示“斗建”与“日缠”的数字图形,亦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天文状态符号(古人以为太阳绕地球公转)。《河图》分内层外层,内层用“生数”,外层用“成  相似文献   

5.
源于《周易参同契》的“知白守黑”与出自《周易本义》的太极图 S曲线 ,以儒、道文化的哲理演化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美学基础 ,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 ,从形式表象和内蕴意象两个层面显示出中国书画审美实践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平衡“熹”,“晦”之意如启蒙老师刘子翚祝词:“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这影响了朱子一生的审美趣味与精神旨趣。朱子主静的思想资源丰富,如道南指诀的观未发之中、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无欲主静、《易传》的寂然不动等。朱子晚年对道教丹道经典《周易参同契》颇用功,著有《周易参同契考异》,深受其中主静功夫的影响,如朱子视“三光陆沉,温养子珠”为其中之“要切之要切者”,效验是“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在晚年的《楚辞集注》中,朱子通过屈原的《远游》来寄托超脱的情怀,以“壹气”为要诀之要诀,涵盖“毋滑魂”“与泰初而为邻”。另外,主静还表现为专一的持守,如《调息箴》中所言守鼻端之白,由此而至“静极而嘘,如春沼鱼”。诸多主静思想资源汇聚于朱子,他既能入之深,又能转得出,以持敬平衡主静。  相似文献   

7.
《虚字说》是清初袁仁林撰写的一本讲解文言虚词的专著。袁仁林,字振千,清代陕西省三原县人,雍正间贡生,生卒年不详。著述除《虚字说》外,还有《古文周易参同契注》、《韩文笺注》、《瓠园丛语》等数种。 《虚字说》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初刊于乾隆十一年(1746),略晚于刘淇的《助字辨略》(初刊于康熙五十  相似文献   

8.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道教迅速形成并发展起来。《太平经》和《周易参同契》作为易道融合的典范,十分重视借鉴易学思想构建其道教理论,继承和发挥《周易》之道,提出了一系列易学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易学,同时对易学的转型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珞珈学人谱     
萧汉明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 940年生 ,湖北孝感人。 1 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1 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 ,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兼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自 1 982年以来 ,一直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个人专著有《船山易学研究》、《阴阳大化与人生》、《易学与医学》 ,合作专著有《医易会通精义》、《周易参同契研究》等 ,此外尚有与师友合编的文集多种 ,发表学术论文 70余篇。曾先后四次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活动 ,并筹划举…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龙虎魂魄图南阳汉画中有一幅龙虎图,图中龙虎张口相对,口中两气相接而贯通。此是龙虎魂魄图,本是道家炼内丹的内容。《古文周易参同契》: “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想贪便,遂相衔嚥,咀嚼相吞。”清人袁仁林注:“夫惟主客交会,木金和合,其为木龙金虎之呼吸,彼此贪吞,而不知离散可知。谓魂魄团聚,呼吸相继也。龙即东卯之木魂,虎即西酉之金魄。呼者,舒其气于外,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