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增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造条件让更多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稳步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让居民拥有更多财产.同时还要通过稳定物价、规范资本市场等途径保证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群众在劳动中积累的财富成为收入的来源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虽然浙江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高,但是它的增长速度超过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且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浙江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浙江居民财产性收入连续多年居31省区之首,财产所有权制度的改革、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强烈的投资理财意识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浙江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浙江省省情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资本市场等六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在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波动幅度大、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结构中占比很低、在不同收入群体中财产性收入增长不均衡,以及财产性收入增长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等.对此,应确立以下几点基本认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增长态势;财产性收入将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居民普遍获得财产性收入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等.确立这些基本认识对于促进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对家庭收入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财产性收入的水平和占比,这一指标体现了家庭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通过对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财富较高的家庭拥有的狭义和广义财产性收入都显著地高于财富较低的家庭,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财产性收入较高的家庭更大.这一结论表明财富较高的家庭更能够地从资本市场上获利,这可能是财富分布日益集中的原因之一.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措施鼓励低财富的家庭更好地利用市场获得财产性收入,改善家庭收入结构,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两个角度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发现,城乡间、不同收入群体间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而金融支持是大面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制约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金融因素既有资本市场发育、投资保护机制以及金融监管等宏观因素,又有金融机构及人员经营理念、素质及产品创新等微观因素.因此,政府及金融系统应在宏观和微观上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6.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法,而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中间机制是消费,因而,分析居民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财富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资本市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财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财产分布格局的变化,居民财产性收入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稳健的资本市场使金融资产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坚实平台。因此,务须通过完善资本市场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创业板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稳健地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使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高效率配置,从而带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当下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还不多,其主要构成是房产租赁与有价证券投资。在目前条件下,普通居民在解决自住的问题上都有困难,能够获得房产租赁收入的人的比例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目前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来自于投资有价证券,也就是主要来自于投资股票与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收入。由此可见,有一个什么样的资本市场对于"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为了进一步优化市场功能从而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服务,就应做到:一、把好发行上市关,为资本市场输送更多健康血液。二、更好发挥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等机构投资者专家理财的作用。三、券商营业部作为辐射面最广的交易终端应为各类投资者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培育资本市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现实诉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我国居民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最明显的效应是使其储蓄形式终于可以告别长期高度单一的银行储蓄阶段,为多样化资产选择提供了可能。因此,稳健地发展的我国资本市场、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使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高效率配置,从而带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中,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有所回升,城乡、地区和行业间收入绝对差距以及财富差距仍在扩大的态势值得重视.初次分配制度不健全,政府再分配职能发挥仍不充分,第三次分配作用不显著等制度性因素是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我国还面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经济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国内外诸多挑战.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完善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维护合法劳动报酬权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1.
论基尼系数与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界通常以基尼系数的大小,作为衡量居民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依据,是对基尼系数与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误解。一个国家基尼系数的大小,与这个国家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没有关系。马克思经济学的等价交换原则是衡量居民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市场中介机构进行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不仅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高效率运营的需要,也是激励企业人力资本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这一产权制度安排的内容主要包括:明晰企业初始产权,界定企业增量资产产权,确定合理的企业产权结构,以及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企业产权.为此,在我国市场中介机构的产权制度安排中,可以实行结构性年薪制、实施期权与期股制度,推行职工持股计划,以及试行可转化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3.
股票IPO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票IPO的短期收益与长期回报之间的巨大反差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市场环境和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理论是IPO的原因。建立在不对称信息基础上的理论揭示了抑价现象,非理性行为和政策的差别及变化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挑战。股票的配置理论因其对很多问题有重要影响而备受关注。股票上市后长期表现不佳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后争议颇多的问题,股市微观结构的改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保障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改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贫困的状况,扩宽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途径和方式,调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和消费模式。当前我国低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不均衡性日益凸显,财产性收入比重依然较低,收入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收入群体的理财知识缺乏,投资风险意识薄弱。鉴于此,要加大风险教育,提高低收入群体才投资的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存量;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创造条件保护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积极拓展低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渠道,创造条件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5.
在对会计信息在股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2005年前在沪市上市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实证分析了会计信息对沪市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除每股收益外,其他财务指标对沪市股票价格的形成缺乏解释力,这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传递低效和投资者行为不规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产权分析为前提,研究了我国股票价格、股票市场发展及制度演变过程.指出,股票是权利的集合体,股票理论价格是股票权力集的价值总和,是权力博弈均衡的结果,而股票交易价格只体现股东权力集价值.其中权力分割、交易和再分配特性决定了股权动态均衡特征、股市起源和制度演进.  相似文献   

17.
逐步形成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是通过托宾 q值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和非对称信息效应发挥作用。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居民股票收入低、股票市场投资主体结构和居民资产结构不合理 ,极大地限制了流动性效应的发挥 ,使其非常微弱。从弱化制约因素、增强流动性效应方面提出有关对策 ,为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形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q阶矩结构分割函数法对深圳证券市场进行了多重分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多重分形特征;同时通过多重分形谱的统计物理计算,得出中国股市多重分形特征较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深圳“九五”时期居民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九五”时期深圳居民生活消费统计数据为依据,从深圳居民的收入、支出水平入手,对深圳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九五”时期深圳居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