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居住环境日趋多元化的同时人们从起初对住宅室内环境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室外环境的关注上来。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特以设计方法为切入点来探析居住环境的营造。设计时应注重人的行为需求、人性化的量度和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民居与环境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这种思想观念积淀下来,形成独特的东方文化意象,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相应的思想和行为,丰富了东方世界关于理想的环境观的层次和内容,使环境观念从当初简单的“物境”的追求扩展到对“意境”的追求,使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增添了理性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居住环境,讲求一种典雅、幽静、朴素、自然的山水环境,讲求朝向、空气、阳光,使居住环境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沟通,形成“天人合一”的典型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已成为人们理想的追求。在环境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人性化的意义、特点、原则及设计要素进行了探索,旨在为社会创造出舒适、安全、健康、宜人的人性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4.
空间在居住区环境中,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要创设能使人感到舒适的环境,就必须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理性分析,按功能需要把道路、绿化、各种配套功能进行合理的布置。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空间元素,追求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充分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M:你是怎么理解"居住改变生活"这句话?Z: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住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居住直接影响着物质生活的质量;另一个是精神生活,通过居住,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我们的思维模式,最后沉淀为文化。所以居住改变生活,通过住房的改变,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传统生活的一个理想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6.
道教与基督教都含有一定的环境思想,认为人与万物都有相同的本原,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自然。道教倡导寡欲和无为,重视生态平衡。基督教认为人与自然的存在价值相等,人类应该为上帝管理好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道教和基督教共同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和生态建筑是在不同尺度上营造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的方式,二者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居住环境。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态城市及生态建筑的系统分析研究,寻求营造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的指导方法,探讨建筑师在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然环境、农业环境与城市环境是环境美学研究的三种主要的人类生存环境。自然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农业生产是对自然的摹仿,因此,农业环境是准人工的自然环境;城市则是完全的人工环境。在城市,自然被排挤出去或只是作有限的点缀。后工业社会诞生的园林城市则是人工与自然相统一的环境。尽管园林城市也属于城市类型,但它实现了环境的自然性与人工性的和谐以及人性内在结构中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因而是适宜人类居住的理想生存环境。园林化是人工环境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达,人的寿命也就随之越来越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也就越来越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已成为发达社会的必然趋势。老年居住建筑的问题是老龄化社会诸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其设计与发展成为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老年居住体系发展相对成熟,取得了很多成就,该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老年居住建筑近年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以使其对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环境的设计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居住环境的变化看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环境的改变必然引发一系列的文化变迁。北京牛街拆迁改造所引发的回族社区文化的变化,有喜有忧,令人深思,由此折射出的民族凝聚力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前题下,单纯改变居住环境不会导致民族凝聚力的骤减,自然也不会主观地加速民族的消亡。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新命题。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的考察,初步分析现在的问题,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切实改善提供依据。并介绍了日本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点,以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4老年人;;老年人设施;;居住环境;;人──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最具艺术张力的视觉元素,我们的视觉每天都在接触色彩,色彩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居住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色彩的汇合与搭配。符号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借助符号学的研究成果,从色彩符号的视觉相关和心理角度两个方面对居住环境进行分析,将居住环境纳入色彩符号学的范畴,提升未来空间环境色彩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文章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行为和居住环境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适宜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设计对策,以期得到更多人的共同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作为自然、社会的存在物,其人性的形成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铁凝的《大浴女》以尹小跳等人物的不同生活经历为表现平台,形象地展示了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类追求美好、摒弃丑陋、在困惑中实现人性的突围,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真诚的人性与和平的生活环境对于丰子恺追求率真自然的童心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深刻的童年经验构成了他摒弃功利、标举情感的审美观.对万事无常的朦胧体悟又使他与佛教有种自然的亲近.质朴无华的童心是丰子恺追求的自然境界,仁爱超脱的佛理则是他景仰的天地境界.丰子恺的审美理想就表现为童心与佛理的契合之间.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1)
和所有那些告别福利制度的行业一样,如今住宅产业甚至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行业,它比其他行业更彻底地皈依了市场原则。比起五六十年代那个住宅紧缺时代,我们对自己居住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对根植于内心的对居住环境和品质最隐秘的欲望有了更多的释放渠道。然而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房子的设计和生产之中,也还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对“天人合一”、温情脉脉的既往居住方式无限的追忆里去。人们开始反思这场60年来快乐与痛苦交织的居住变迁史:是居住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居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当前大专院校学生居住环境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提出大专院校学生居住环境园林设计构想,以及创造合理居住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景颇族居住环境及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居住环境的有地理和人文两大因素。该文在分析景颇族居住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对组成景颇族居住环境的地貌、植物、建筑、小品、装饰、民族风情广场等要素的特色进一步地分析 ,探讨了景颇族文化的内涵。尝试为多元化的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富有民族特色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县城作为中国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单元越来越受到重视,县城农民工的居住环境与城镇化的推进紧密相关.对辽宁省五个县城调研发现,以县城农民工居住环境为调研数据,采用县城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两个指标衡量县城差异,采用居住质量、人均居住面积和邻居类型三个指标测度居住环境,运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和Mlogit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县城经济实力越强,农民工居住质最越好、人均居住面积越大、同市民混居的概率越大;县城人口密度越大,农民工居住质量越差、人均居住面积越小、同乡聚居的概率越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城应注意人口密度扩张的强度,保障和改善农民工在县城务工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健康居住生活环境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安全健康空间环境是一种体现在空间内部和空间外部公共环境两方面,它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还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平面空间布局、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色彩、材料选择、人际关系、私密保护、安全的物业管理保障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健康的居住环境的主要途径:一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健康的生产生活质量,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村镇规划管理,建设新型农村健康绿色社区;二是大力弘扬健康精神文化,促进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环境安全建设,改变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设新型农村婚育文化,促进农民现代婚育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