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国家公立高校作为“公法人”,一般纳入行政法范畴内的行政主体。我国相关法律将我国国办高校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是有缺陷的。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属于行政主体中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应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从法律的视角来看,在高校与学生间实际上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一类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另一类则属于...  相似文献   

2.
授权理论和公务法人说不足以合理界定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第三部门作为现代公民社会的主要结构性因素,能够弥补传统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教育产品配置的最优化.从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以及教育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角度看,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应当作为第三部门存在.  相似文献   

3.
公立高校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适用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基础上,对公立高等学校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适用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公立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内部的职能部门,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与学生读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具体体现,并表现出双重法律属性,即不同语境下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法律将公立高校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这种定位无法揭示其在行政法上的法律地位。借鉴国外关于公立高校法律定位的理论以及特别权力、管理关系、基础关系、重要性理论的合理内核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公立高校除了应具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也应具备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依据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要科学构建我国公立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必须树立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科学界定公立高校的职权范围,科学考量公立高校的教育管理行为,加强监督的力度,拓宽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聘任纠纷不能有效解决,影响了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因此,对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聘任关系进行法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聘任纠纷不能有效解决,影响了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因此,对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聘任关系进行法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公立高校与学生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成为争论的焦点.我国现行法律将公立高校定位为民事主体,这一界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而授权主体理论也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权宜之计.笔者在分析公务法人制度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现阶段,赋予我国公立高校法律地位应借鉴第三部门理论,并进一步指出公立高校私法人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我国公立高校法律地位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8.
公立高等学校由于法律、法规的授权取得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成为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主体,使其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对公立高等学校行政主体资格的研究,有利于保护高等学校和相对方(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高等学校的依法行政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开除案"涉及我国公立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若干重要的法律问题。公立高等学校具有民事和行政的主体二元性,由此导致行为类型的二元化,但开除学生属于行政行为。该案凸显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同时欠缺实体性正当程序和程序性正当程序。北京市教委的申诉处理决定书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复议决定书,对此法律性质的认识错误导致了执行难问题。该案启发我们对高校学生权利救济进行体系化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法律性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我们在法律上对高等学校进行准确定位的艰难性,我们不仅要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进行科学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应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对高等学校的地位问题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行政法教学一直袭用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与法学专业培养“法律工作者”的目标不同,公共管理专业的着眼点是培养“公共管理者”,因此,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行政法教学应当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突出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学校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管理特色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的这种特色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着力提升高校党委的法治能力,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努力培育现代大学法治文化,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法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界定学校的法律地位,成为解决学校与学生诉讼纠纷的关键点。我国现行法律对学校法律地位的界定模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主要观点,应明确我国公立学校的行政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双界性”法人:我国高校法人滥权的制度特征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法人滥权具有"双界性"法人滥权的制度特征,这与我国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缺陷有关。法律对"双界性"法人滥权现象必须设置防范机制。虽然存在着公法和私法区分上的困难,但为了从长远确保我国主流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应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及其体系,明确高校法人的公共本性,以公法为约束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主法,同时本着私法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准用于公法人的法律精神,有条件地保留高校民事主体地位及行为能力,以发挥其以收补支、以盈补缺、以市场补公益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依照国家相关法律和学校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实施管理。这种管理在性质上如何定位,以及如何来理解依法治校和学校自主管理权之间的冲突和衡平问题,是本文深入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学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法治"、"入世"、全球化、统一司法考试、世界经济-法律一体化等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迫使与之极不适应的我国法学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本文在论述以上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法学教育规范和质量标准,对法学教育实行法制化管理;改革法学教育体制,保留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增加且主要采用6年本硕联读制;撤消一切法学成人教育和部门法学学历教育,将法学教育统归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将单科政法院校和部门院校统统并入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保证统一的人才培养质量,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下处于中国转型时期的高校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遭遇了挑战,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高校的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之中,那么如何面对挑战,走出困境,使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文章在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遭遇的挑战及其必然性的基础上,从伟大教育家陶行知丰富的德育思想中借鉴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广大德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高校后勤系统运营模式,是在旧的体制下形成的,存在较大的缺陷.现在推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课程模式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调适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移植西方高等学校课程而逐步形成的.文章论述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洋务学堂、维新学堂和学校教育制度化以后的高等学校课程模式的变革过程.近代高等学校课程变革的经验对当前我国高校学校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