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化教养,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和生态行为教养。培育生态文化教养必须以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为根基,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以服务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具有社会整体性、动态发展性、多元复杂性以及相对脆弱性,它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衡阳文化生态包含多种文化要素,具有强烈区域性以及特有的结构和机理,凝聚了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精神积淀,体现了自己的现实风貌。衡阳高校是衡阳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多重功能。培育衡阳市文化生态主要途径有:发挥高校文化生态示范与辐射功能、加强衡阳市文化生态各要素建设、促进衡阳高校与地方高层次互动等。  相似文献   

3.
以培育生态文明理念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国家在新时期赋予大学思想品德与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是大学生德育的新内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重,五位一体,科学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大学首先应当建设好校园的生态子系统,继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先行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积极构建青海生态文化体系,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保护建设生态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的培育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和公民.国家是生态文化培育的主导性主体,主要为生态文化培育提供方向性框架、规范和制度保障以及经费支撑.社会作为集聚性整体,是生态文化培育主体中的主体,企事业单位、社区、民间环保组织等社会单位在培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彼此互为补充,协同培育,最终实现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的统一.公民是生态文化培育最基本的主体,公民实践是生态文化的源头活水,一方面公民实践是生态文化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国家主导和社会培育最终要落实到公民实践;另一方面公民实践不断提炼和丰富生态文化的内容.公民培育生态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对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选择,公共讨论和环境维权等,其最终结果是从个人的生态到一切人的生态.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新型工业化城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具有培育新型工业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统一的作用。东营市位居黄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黄河口湿地生态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东营市由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的重要选择。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城市生态文化理论政策研究、科学制定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开发历史文化中的题材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以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所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文化。在沿海开发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新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而要培育和打响富有沿海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须在强化生态意识、深入规划研究、创建生态城市、发掘历史遗产、发展生态旅游、建立长效机制诸方面有新举措、新作为,以此推动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8.
徐建 《东方论坛》2007,(6):22-26
文化多样性是关于文化形态的概念。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对文化多样性的考察十分必要。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可以对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刻的透析。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多样性文化的分类及其生态关联就是在这种透析过程中的理论拓展。这种分析对于我国目前和谐文化生态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它作为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化建构的步伐,摒弃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文化观,建立生态文化法律保障制度,健全生态文化道德保障措施,吸收借鉴中外优秀生态文化成果,构建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人是文化的缔造者,而文化促进了人的生成。生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对以人而展开的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在思维意识,促进人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形成;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外在行为活动,促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变;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构建绿色植保,促进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绿色植保对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结合福建省植保工作性质及现状,并提出了构建绿色植保工程的设想:(1)政府重视、强化领导,切实搞好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工作;(2)强化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3)加强绿色植保的基础研究;(4)重视生物安全工作,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5)加强农药管理及科学使用;(6)完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和最高表现形式。在生态文化指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生态文化素质,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生态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区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在生态社区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化的建设是重点,它为生态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进行生态社区中生态文化的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教育,倡导健康消费文化观,营造社会化的生态文化氛围,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公园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化公园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文化环境。通过对镇江市文化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分析总结,对生态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为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古典道家有中国古代最深刻的哲学思想,其中包含宝贵的生态文化思想,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自然价值、生态社会、生态消费、生态人生、生态美学等思想。这是我国重要的思想资源。一方面,这种思想的发掘和研究很不够;另一方面,其中许多思想长期以来又被误解了。因而对它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正确地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对于今天生态文化建设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生态博物馆思想与我国中东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密切关系,以皖南古村落宏村基于环境—居民游客满意度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空间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的承载基质,生态主体是古村落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延续和创新的关键,而生态文化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空间核心特质的呈现方式。在立足池州市自然和文化特殊背景前提下,以上述结论为参考,提出了池州市古村落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的相关路径,即正确处理生态空间、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三者关系,科学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布局生态空间,保障利益、分清权责、矫正确立生态主体,唤醒民知、推进民为、创新发展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应当成为正确处理当代网络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重大指导原则。整体平衡与循环互动构成网络文化建构的基本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价值;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层逻辑是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生态文化可以引领全社会认识自然规律,了解生态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内在推动力;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规范和引导政府部门的决策行为,使政府的决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应处理好三大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