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内在规律包括新闻的形成规律与新闻的传播规律。新闻的形成规律包含如下内容:新闻与事实之间体现为一定的可以把握的关系,所报道的事实应当确有新闻价值,对事实的报道应当不失真,新闻要确实有“新”可“闻”。新闻的有效传播是传者、媒介、受传者三者协调互动的产物。新闻的传播规律可以归结为:传者受到媒介和受众的双重制约,传者与受传者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双向交流,传者和媒介对受众负有满足其需要和提高其水平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2.
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考察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关系,则“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的理论体现的都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播关系,而理想的传播关系应是传者和受众的互为主体和良性互动。然而,现实中的传播关系根源于主客体在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因此,现实的传播关系不可避免地以主客对立的传播关系为主导,主体间性只能在主客对立的过程中实现,即在主一客一主的框架中追求完美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学者怀特的“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为基础 ,但却不以传播者的把关为关注中心 ,而是根据新闻传播过程的现实 ,同时考量四个维度 :信息强度、传播者视野度、受众关注度与现实真性度 ,从而将新闻传播置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在矛盾运动中来为新闻传播提供一个合乎实际的解释。新闻传播的四维结构在修正怀特模式的基础上 ,意在作为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时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生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的物质特性、传播特性决定了网络媒体产生后的中国新闻传播业必然发生深刻的生态变迁 ,传统新闻传播学话语被改写甚至被置换。这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者主体席位增加与“受众”的消解 ,“线性模式”崩溃与“控制研究”式微 ,新闻传播媒体自身形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当前一个普遍的观点“网络新闻传播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平等 ,受众是主动的信息使用者 ,网络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的观点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认为网络媒体传播并没有消释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网络媒体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仍是被动的 ;他们尽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网络媒体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看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考察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关系,则"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的理论体现的都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播关系,而理想的传播关系应是传者和受众的互为主体和良性互动.然而,现实中的传播关系根源于主客体在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因此,现实的传播关系不可避免地以主客对立的传播关系为主导,主体间性只能在主客对立的过程中实现,即在主-客-主的框架中追求完美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新兴媒介环境中,新闻传播学界在新闻主体论视野中,多是在"受众传者化"的意义上讨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变革,但更为细致的分析会发现:"受众传者化"首先表现为"民众新闻"现象中"信源主体的传者化"。因而,本文以民众新闻为对象,从两大方面考察分析了信源主体与传播主体的结构变化及其基本特征:一是从民众新闻与职业新闻关系的角度考察了"源—传"关系在历史变化中呈现出来的新特征;二是从传统新闻业时代没有的、新的民众新闻现象内部考察了"源—传"关系的结构特征。这样的考察分析对于认清新兴媒介环境中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真实面目非常必要而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闻是典型的符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符号的流动包括两个方面 :传者对新闻讯息的编码过程和受众的译码过程。由于传者主体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而带来的编码的不确定性 ,以及受众主体因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带来的译码的主观解释性 ,造成了新闻传受的不对等性。尽量消除这种不对等性 ,要求传者和受者通过相互作用 ,最终达到双方对新闻符号代码的一种“动态中的平衡” ,同时 ,它也需要建立合理的传受心理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以传者和以受众为中心的两个体系。全面、正确地认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价值必须承认两个价值体系的存在,它们各有其深刻的内涵。在当前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中,传者中心论正逐渐被受众主体性所代替,这实际上反映了新闻价值取向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正确有效的新闻舆论引导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但在现实中 ,业内人士对新闻舆论引导方法重视不够 ,尚缺乏深入研究。为提高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须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角度 ,对传播—引导方法进行精心研究。吸取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的深厚底蕴 ,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中进行借鉴 ,借助于心理学研究成果准确把握受众心理 ,达到传者与受众心理相契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扩大农村融资途径,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闲置浪费,应当在创新试点的基础上,有条件推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解禁后,有必要建立流转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有序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4.
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有关的上诉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判决承担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起上诉,但对于其能否在上诉阶段第一次介入诉讼,在上诉程序中处于何种诉讼地位均未规定。这种情况,就使得实践中对于涉及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的程序问题的处理缺乏基本的法律依据。分析两大法系国家不同的处理思路和方法,我国应选择英美法系国家的模式,不允许一审没有参诉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二审参加诉讼。二审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的必要性。文章认为 ,税制改革后所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现在已明显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阻碍了我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 ,减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 ,弱化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必须完成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在革命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对革命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对于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有着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以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成败为例,并联系现实,阐述以上观点和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取得现代化的进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局面将长期存在下去。对流动人口进行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就要注重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的研究,要从他们求生存的实践出发来把握这种实践与宏观体制的矛盾,并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系进而对现代化的路径进行探讨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局部抗战,推动了民众救亡运动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全民族抗战的发动准备了群众基础;同时他们在国民党内的率先联共抗日,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给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政治前提;芦沟桥事变后,地方实力派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敦促蒋介石下定抗战决心,对全面抗战的开始发挥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