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评估指数量化环境创新的绩效水平,利用1995—2010年的西部地区数据,通过ARIMA模型对2011与2012年西部环境创新绩效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环境创新绩效具有稳定上升的趋势。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环境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外部溢出效应,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创新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实证结论基本符合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探讨西部特色经济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龙头、以特色技术为依托的西部特色经济体系的内容,以及构建这一体系的基本思路,对于全面提高西部地区的国民收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政策是使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迫使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动态博弈理论,研究单独的排污税政策和排污税与减排补贴的组合政策对企业污染控制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污染治理效果和社会福利水平两方面对两种政策的减排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排污税率和减排补贴率均与企业治污量正相关,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关系均与税率和补贴率的大小有关;政府实施组合政策时企业的治污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均大于只实行排污税政策时的治污量和社会福利水平,组合政策能激励企业加大治污力度,同时也能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经济手段来加强环境管理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基于我国国情,可通过税收和政府经费支持等手段,建立环境管理决策机制,建立污染物补偿政策和排污交易市场,按要求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保护,以实现有效、持续、科学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供需机理,资源环境随人口和经济增长演化的特征与规律,首次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环境产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环境产业理论明显滞后于实践。本文是基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主要从学科建设角度,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研究现代中国环境产业经济学。以生态规律及生产力发展规律[1]为起点,以可持续发展增长方式[2]为主线,联系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状况,用现代经济理论方法论体系研究环境产业的资源配置运行规律,将环境生态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判断作为新型理念,提出二十一世纪环境产业化发展轨迹,打破原有理论只拘泥于定性分析格局,探讨环境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可以看出环境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重要的影响。为建立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应该做到:(1)正确把握环境政策全息性的理论支撑;(2)采用战略、政策、法规三位一体化的双向调控模式;(3)遵循设计环境政策体系过程中的三大原则;(4)借助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作出理性、非理性以及综合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环境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应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从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环境产权理论和环境外部性理论分析,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把环境责任转移给了社会,造成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因此,通过政府对环境资源利用管理,建立环境税制度、环境补贴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使企业排污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实现企业环境责任的新兴经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9.
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而法治环境建设又必须坚持基本原则。为此就要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机构的立法工作 ,借鉴国外落后地区开发立法的经验 ,对西部地区实行可持续发展法。尤其要为西部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适宜的法治环境 ,要按照WTO的要求为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适宜的法治环境 ,要为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适宜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0.
薄弱的生态环境基础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只能走生态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可持续发展对策中,环境教育从长远来看处于关键地位,而西部地区环境基础脆弱与民众环境意识淡薄之间的巨大反差,要求在西部大开发中切实加强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环境身份作为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外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考察了环境身份的起源与内涵,阐述了其从心理学到社会学的演变路径,并就环境身份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社会学学者更为关注环境身份的类型化及结构性,并构建了多样化的环境身份测量方法,凸显了社会学意义的环境身份研究。而且也强调指出,环境身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预测环境行为,并对环境运动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身份研究推进了环境社会学的实证研究领域,但也存在着测量方法主观化,综合研究方法运用不足及缺乏社会结构因素等问题,这也是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环保投资一方面通过“需求效应”派生出对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的需求,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则通过“技术效应”改进环境技术, 进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利用2003-2010年环保类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 通过中介效应模型, 检验了环保投资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目前环保投资主要通过需求效应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技术效应暂时仍未显现。因此, 一方面应该看到环保投资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应该积极调整环保投资结构, 促进环保投资“技术效应”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开展环境教育 ?对职业技术学校而言 ,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部分专业人才 ,还承担着传播环境观念的任务。以环保专业为主导 ,借环保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环境教育 ,既深化了环境专业本身的教育 ,也是环境专业的重要时间课程 ,还可将环境教育的影响扩展到更宽更广的范围。再辅以多种途径 ,如 :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主题班会、校会、环境宣传走廊、技能竞赛、参观、访问、讲座等多种方式 ,形成环境教育的氛围 ,使环境教育深入人心 ,并进而由学生将这种影响扩展到家庭乃至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状况的社会调查,从环境知识水平、环境状况认知、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保护态度、环境行为等五个主要方面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提高市民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环境即是整体生成性的自然。用“环境”概念表述人存在其中的整体性自然时,人为地赋予了它以静止、孤立、无生命特征,由此才形成“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社会理念及行动方式。要改变这种人类中心论的环境观,就是发现环境能力,即作为整体性自然之环境本身具有自生和生它力量,前者即环境自生境能力,后者乃环境生产力。环境作为一种整体生产力,向地球生命世界释放其生产功能,就形成生物多样性繁荣;向人类社会释放其生产功能,就推动人种、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且,环境化育地球生命的力量是直接的,环境创化人类社会的力量是柔性的、间接的;仅此而论,环境能力就是环境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面对大量复杂的环境法律法规,公司管理层开始重视对环境审计的使用,环境审计也是公司适应环境管理规则变化和提高环境绩效的需要而产生的。与此同时,作为对广大股东、投资者和社会各个方面对公司环境事项日益关注的反映,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对外发布其有关环境、社会及可持续性方面的报告,一些国家的公司监管机构或其他相关组织也要求或鼓励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开征环境税已被提上日程,环境税的开征势在必行。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开征环境税的意义,提出环境税开征的具体解决方案,并针对环境税开征的难点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难以调和,致使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陷入"内卷化"困境。在实行环保垂直管理体制的背景下,环保约谈能够督促地方政府增强环保责任意识,给予污染企业一定的震慑压力,但却存在行政干预的衍生风险、刚性不足而难以落实、运动式治理的短期行为等困境。环保督查能够规避属地管理带来的执法困境,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行政干预,但也存在职能的有限性、层级的局限性等问题,难以保证督查到位等实践困境。因此,应促使环保约谈和环保督查有效衔接,在环保约谈中发挥环保督查的刚性约束力实效,在环保督查中加大环保约谈的软约束力的作用,使地方政府回归环境治理的主导者角色。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立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的现实,具有明显的缺陷,对此,应该在立法模式、犯罪构成要件、刑法控制范围及刑罚处罚等方面加以完善,以营造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刑事法制环境,有效抗制环境犯罪,保护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方环境立法在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正确认识和完善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体系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地方环境立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立法时,应该考虑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衡量理论和采取听证等措施来完善地方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