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义先生的《李杜诗学》以“悟后解诗”法分析杜甫时政诗之一《赠花卿》,认为它在政治层面“并无所指”,并对传统的解杜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杜诗所谓的意在言外其实是“过分牵系儒家经义”。然而从《赠花卿》创作的时代背景如时间、地点等方面入手,同时对诗歌本身进行感情层面的推敲,杨义先生的观点并不能令人信服。此外,杜甫的入世心态、唐代“以诗鉴治”的政治需求决定了杜甫以时政入诗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唐诗以“含蓄”为美的传统又决定了此类诗歌传达主旨时的隐蔽性,因而杜诗是否“意在言外”,有待与杨义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2.
唐代雅乐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雅乐泛指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礼仪中所用的音乐,起源于周代礼乐制度,政治严肃性、儒家思想正统性是其制作之着眼点。然至唐代,历朝君王重燕轻雅,雅乐制作较之他代尤简;朝廷喜尚享乐,祭祀大乐援引芜杂,民间小调、西域民族音乐、佛道曲调掺杂其中,使雅乐的娱乐性得以凸显,政治功用弱化,形成了大唐雅乐独具之特点。  相似文献   

3.
西周到春秋末期,诸侯国之间的大事处理实施聘问制度,表达主张为赋诗言志,就是用诗句委婉地表白,对方作答也是如此。早期用的是一首或一组诗,后来只取一首中的几句来说,就是断章取义。这些诗都是当时朝廷编订的礼乐用诗,因此每个时代的诗有些不同,但始终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赋诗必类,即一定要符合诗的本义。早期的赋诗都是天子礼乐,春秋末期除了鲁国外都自己编诗,如《郑诗》、《卫诗》等。到了孔子把这些作品整理删定,就是现在的《诗经》。  相似文献   

4.
《乐记》的引诗存在着用《诗》和用诗两种情形,前者是对《诗经》诗句的直接引用,后者与诗的音乐功能密切相关。两种情形各有其特点。人类的类比思维方式,诗、乐、舞的三位一体,周人的礼乐文化观念以及社会对诗的广泛需求,是形成《乐记》用《诗》与用诗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
雅乐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制度的建设周期决定了雅乐发展的节奏,雅乐体系的成熟标志着礼乐制度的成熟。“三礼”雅乐体系所对应的是礼乐制度的成熟形态,大概范围当是西周穆王以后至春秋时期。由于礼与诗、乐特殊的渊源关系,《诗》文本的形成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又和礼乐制度的建设周期同步,《诗》文本形成的历史正好与雅乐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相一致。《诗》、“雅乐”和“礼乐制度”三者之间构成一种同源同构关系。“三礼”雅乐体系不是对雅乐发展动态过程的记录,而是对这种同源同构关系发展到稳定、成熟阶段的历史描述。  相似文献   

6.
喀喇沁王府乐队的乐器和元朝宫廷宴乐乐队完全相同,并且都可以从《元史·礼乐志》中找到详细的记载。因此,喀喇沁王府乐队是清朝之前就已存在的蒙古族宫廷乐队。清代宫廷音乐中的《蒙古乐曲》主要由《笳吹乐章》与《番部合奏》》两部分组成。1741年(乾隆6年),乾隆皇帝遵循祖制,下诏编修《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将乾隆以前各朝所用新旧乐章,包括蒙古林丹汗的宫廷音乐在内,详加考订,注明工尺谱,一并载入了《御制律吕正义后编》,《蒙古乐曲》也在其中,成为国乐,是宫廷宴乐的主要组成部分。王爷府乐队与清代《蒙古乐曲》的乐队相比起来,乐队的规模虽小一些,但它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在乐曲的曲目上,除了宫廷音乐,同时也有本地区最受欢迎的民间歌曲。其次,在乐器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 杨云翼诗作今存总数 金代文学家杨云翼的文集已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杨云翼》条目说他“诗存22首,收入《中州集》21首,《全金诗》补遗1首”。但除此以外,其诗作还有散见于其他书中的。刘祁《归潜志》卷9收有他赠赵秉文的一首诗:“正大初,朝廷以夏国为北兵所废,将立新主,以赵公年德俱高,且中朝名士,遂命入使册之。既行,馆阁诸公以为赵公此行必厚获,盖赵素清贫  相似文献   

8.
在《通志.乐略》中,郑樵基于当时文人对古代诗乐所取的重文学而轻音乐的态度,第一次大胆地提出了"声贵说"这一犀利观点。他从音乐与义理、文学、古题名这三方面的联系来论述,提倡诗乐应以音乐为重,以期恢复自《诗三百》以来"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孟子所谓“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即西周之礼乐制度崩而《诗》亡。孟子以王道一统天下为政治理想,所以他强调孔子作《春秋》是秉承了《诗》之礼乐血脉,《春秋》所叙即为“天子之事”,这也就是他说“《诗》亡然后《春秋》作”的深层用意。  相似文献   

10.
李敦庆 《南都学坛》2020,40(1):54-59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乐教"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文心雕龙》中有明显的体现,这集中反映在《乐府》一文之中。在《乐府》中,刘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音乐观,表现出对雅乐的推崇与对俗乐的排斥。我们对刘勰音乐观的理解必须置于"礼乐文化"的背景之下,如此方能理解其乐府理论的内涵。通过对此篇的分析,我们发现刘勰所推崇的音乐观,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相须以为用"的礼仪用乐土壤,强调音乐所具有的政教功能,是对先秦音乐政教功能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一生有志于仕途 ,希望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他的学说在春秋时代并未真正获得各诸侯国执政者的赏识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 ,尽管孔子是以“仁”作为其学说的核心 ,但他好周礼 ,把“礼”视为“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欲以“礼”规范“仁” ,并以“复礼”作为其政治纲领 ,不合时宜 ;其二 ,孔子迂阔、直傲、不苟且的性情虽然难能可贵 ,但却使自己显得更象个狷者、狂者 ,而不适合从政 ,他既不愿降志辱身以求进取 ,被排除在官场之外 ,实乃必然之事。  相似文献   

12.
唐代宫廷中的仪式性乐舞和娱乐性乐舞都有诗歌传唱行为的参与。在仪式性乐舞活动中,所唱诗歌通常是诏命朝廷重臣创作,所用曲调大多由乐工制定,辞乐相配的方式有先辞后乐、先乐后辞、依调改辞,演唱由太乐署和鼓吹署中的乐工承担,采用齐唱形式。在娱乐性乐舞中,所唱诗歌多采自文人之作,辞乐相配的方式主要是“选诗入乐”,演唱由教坊乐人承担,演唱方式多为独唱。唐代宫廷中的乐舞活动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刺激了文人的创作热情,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与发展;对全国的歌诗风气、歌诗创作起着导向作用;加强了上、下层两个诗歌创作空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语境入手,在分析<素冠>一诗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它与民间的哭丧仪式歌及古代祭文的形式结构颇相符合,从而断定它是一首周代的哭丧仪式歌,并对其中一些字句进行考释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14.
明初朱元璋的乐制改革以重定乐章为重点,在强调乐章文辞政教功用的同时,忽视了乐律的重要性,无意雅俗之辨,此趋势在永乐、嘉靖两个时期有进一步发展。这一倾向使得词曲类俗文学文体登堂入室,与宴乐制度结合,逐步渗入朝廷的乐章创作之中,严重影响了礼乐的严肃性。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文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前期散曲地位的尊化与格调的雅化,并对明代的演剧风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馆阁背景下的功能化文学模式的推广也成为明词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贞观文坛活跃着一位创作力旺盛的宫廷女性——徐惠徐贤妃。徐惠不但以其文学才华备受唐太宗优宠,在宫廷游宴及应制赋诗之际创作了大量渗透着才女气质的诗作,并在唐太宗宫廷特有的文化和政治氛围的熏陶下,创作出了历来备受史家称誉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通过对徐惠诗文创作的系统研究,从而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贞观文坛提供一点素材。  相似文献   

16.
李觏认为社会生活的内容、观念、规范和设施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夫妇、父子、长幼、君臣、上下、师友、宾客、死丧、祭祀等社会生活的内容是"礼之本",其中,饮食、衣服、宫室、器皿构成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器皿中所隐含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礼"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核心,统领乐、政、刑"礼之三支"和仁、义、智、信"礼之四名"。"礼之四名"相当于思想上层建筑,"礼之三支"相当于政治上层建筑。"礼之三支"是在"礼之四名"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现、维护着"礼之四名";"礼之四名"凭借"礼之三支"得以传播与贯彻。  相似文献   

17.
汉代养生思潮提倡"固精保气",反对情感的抒发;儒家经学诗教主张诗歌的中和美,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种卫生观念和官方诗学批评模式造成了汉代文学抒情式微而叙事发达的态势。汉乐府中情感的流露非常隐蔽,但也凭借"歌"的身份取得了抒情特权;新声俗乐的重"情"特质又促使官方罢乐府,这反过来为歌诗的抒情创造了条件;可惜诗尊歌贱,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  相似文献   

18.
“召南”不是国家,而是根据召公系诗,召公指历代召公的统称,不是一个人。召公有燕国和采地召封地,又曾和周公分陕而治,“召南”由燕风和贤臣身份的作品构成。西周以来,根据礼制,大夫也可以拥有礼乐。只是孔子删诗时没有保留,所以《诗经》中没有大夫这一种类诗。“周南”和此相类。十五国风不是曾猜测的根据区域决定,而是按照礼乐性质划分的,风雅颂也是如此。召公是周代著名的诗人,留下作品在十首左右。召公是燕赵文化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唐代宫廷中的内教坊产生较早,除去在战乱中受到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内教坊在组织上可能分为雅乐部分和俗乐部分,最高的乐官由宦官担任,低级的乐官则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普通的乐工则称为“弟子”。除了俗乐以外,在内教坊中还有雅乐。俗乐用于宫廷日常娱乐,雅乐则在由皇后参与的礼仪中使用。翰林内教坊是内教坊之外的另一机构,与内教坊无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