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荣 《社区》2012,(13):29
这两天,作为区里专门聘任的社会工作督导,老杨和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小刘、小张聊了聊,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年轻人有热情、有想法、有干劲;忧的是不少年轻人对社区的了解不够,认为社区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没有挑战性。经验和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聊天时,小刘表示:社区工作主要是靠经验,干得久了自然就熟悉了;社工小张也认为:社区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内容琐碎和繁杂,不需要  相似文献   

2.
郁建民 《社区》2011,(22):15
前不久,我到杭州旅游,发现在西湖区西溪街道某社区有家"老年聊吧"。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让社区内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所聊之事小到婆媳关系,大到国家政策,十分广泛。老人们反映,聊完后,心里顺畅精神爽。同时,也成为社区干部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改进工作的一扇窗口。聊吧中有老年人说:"打麻将其实并不轻松,胜负心太重,  相似文献   

3.
张君明 《社区》2008,(22):4-4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昱东街道荷花池社区出现了不少“邻里聊吧”,居民们在聊吧里经常聚在一起、读书读报、谈天说地、唱戏哼曲、交流理财经验等,每个聊吧都有精神关爱员,针对不同对象的兴趣爱好,开展精神慰藉和集中活动。社区出现“邻里聊吧”,这是可喜的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4.
郁建民 《社区》2011,(33):15-15
前不久,我到杭州旅游,发现在西湖区西溪街道某社区有家“老年聊吧”。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让社区内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所聊之事小到婆媳关系,大到国家政策,十分广泛。老人们反映,聊完后,心里顺畅精神爽。同时,也成为社区干部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改进工作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5.
奉永成 《社区》2013,(4):35-36
每到新年,《社区》的编者总会与社区工作者多聊聊,送祝福、聊家常,更主要的是了解他们的“心”动向。说到过去的一年,以社区工作者为主的社工群体对《社区》大倒苦水,倾诉诸如待遇低、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等等,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困惑……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坚守,他们在企盼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一位社区工作者对我说:“社区里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续,要处理好上上下下各种关系,真是不容易。”今天,我们请几位读者聊一聊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们中有普通的社区居民,有社区工作者,也有民政干部,看看他们的观点能否对您有启发?也请您把自己的建议寄给我们。  相似文献   

7.
奉永成 《社区》2013,(3):35-36
每到新年,《社区》的编者总会与社区工作者多聊聊,送祝福、聊家常,更主要的是了解他们的"心"动向。说到过去的一年,以社区工作者为主的社工群体对《社区》大倒苦水,倾诉诸如待遇低、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等等,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困惑……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坚守,他们在企盼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孙磊 《社区》2002,(17):38-38
平均年龄31.5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85人,研究生2人,这是目前二七区8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249名主任、副主任的年龄、学历构成。这群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用他们的业绩证明,社区同样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天地和舞台。念好“真”经的马秋芬走进如今绿草如茵、花香宜人的福华街  相似文献   

9.
黄彬彬 《社区》2014,(18):23-23
浙江省乐清市西城社区是老社区,社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家庭困难老人占了社区老年人不小的比例。看到身边一些高龄、空巢、失能、低保老人非常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石进才、施仁芬、谷源、施泰顺、董进安等5位离退休老人于2006年3月创建了乐清市首支“爱心话聊队。  相似文献   

10.
一次,有一位年近50岁的社区干部在和几位外地农民工交谈时,语言表达相当吃力,对方听不懂,在一旁的年轻人只好当翻译,场面显得十分尴尬。事后,这位一口萧山土话的社区干部坦言:社区工作环境变了,是该好好学学普通话了。  相似文献   

11.
张紫钰 《社区》2013,(8):29
"心悦聊吧"正式成立,对江苏省无锡市黄巷街道龙塘家园第一社区的老年人来说,是件大事。自"老帮老"公益项目开展以来,一对一的上门聊天形式已满足不了那些独居老人了,他们有个共同的心愿——需要一个沟通的平台,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更多的信息,让心灵不再空虚,生活不再寂寞。老帮老志愿者们经过商榷,一致同意成立"心悦聊吧",由社区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8,(22):16-17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龙西街道在社区工作中发现,新时期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轻人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使社区管理和服务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3.
在从事宗教部门工作的年轻人口中,早就听说北京基督教会有一位热於帮助年轻人、发现年轻人、挖掘年轻人的德高望重的牧师,他的名字叫于新粒。 一直很想拜访于牧师,苦於没有机会。真正采访于新粒,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等他开心地与那批到北京基督教两会参观的韩国留学生──一道别後,我跟他一起走上通往会客室的楼梯。按照事先电话裹谈好的,我向于牧师要他的个人资料,他却风趣地说:“我没有什麽好写的,你如果有兴趣,我们聊会儿天就可以了,你也知道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这样我也好象回到了我的青年时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4.
佟强 《社区》2003,(10):24-24
我是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第一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入社区两个月来,感慨颇多。我原来在地方人大工作,因两地分居调动到北京后正好赶上机会,就加入到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队伍中来了。社区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岗位,我对居民而言也是陌生的新面孔。 首先是年龄上的差异。以前居委会成员大多数是老大妈,北京人称“小脚征缉队”,而我只有31岁,说实话,在平日老年人居多的社区里,我还真显得特年轻,我刚去时就有居民当面问我,“我们是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可你们年轻人喜欢和老年人打交道吗?人老了,腿脚不灵便,反应也慢点,各方面和年轻人都有些差距”。当我坦诚地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居民马上开心地说:“那我们就放心了”。是呀,古人尚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何况我们这些现代社会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再说人由年轻到年老,这也是自然规律。今天的大妈,不就是20年、30年后的我吗?  相似文献   

15.
全永光  魏美芝 《社区》2011,(27):25-25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又有自己的事业,哪忙得过来?有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需要什么服务,打个电话他们就会给我们安排,这样既省钱,又舒适。”退休职工李大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6.
朱元海 《社区》2015,(15):40-40
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海尚社区有一位乐于奉献,投身社区公益的快乐主妇孙千惠,作为社区青年志愿者的优秀代表,她自2014年成立了社区“Hui生活”组织以来,积极主动组织社区年轻人的各类活动,先后组织过多次“尚书会”读书活动、金鸡湖徒步活动、阳澄湖野外郊游活动、电影分享会活动、女性朋友心理咨询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阳婷婷 《社区》2012,(23):42
我是一名80后的大学生,2011年进入社区当上了计生专干。我们社区有28个居民小区,3600多户居民,近1300位育龄妇女。平时,向居民宣传健康生育知识,关爱生育健康,针对80后夫妻重视孕期保健的特点,帮助年轻人"优育"等,这都是我们社区计生工作者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陈凤尤 《社区》2012,(4):34-35
岁末年初的一段时间里,本刊与一些长期给本刊投稿联系的社区工作者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沟通,一来是拜个年,送上我们的祝福;另一方面,也想听听社区工作者朋友们的“体己话”。经过沟通,我们“收获颇丰”,社区工作者们与编者聊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和想法。这其中,有道感,有烦恼,但更多的是希望。新年带来更多的希望,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相似文献   

19.
马青  孙默吟 《社区》2014,(10):34-35
城南街道美好社区地处山东省泰州市区中心繁华地段,由于是新小区,居住人群来自四面八方,年轻人占该小区的80%。美好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添益上岗大半年来,切身感受到了新老小区的区别:老小区老人多,赋闲在家,社区更容易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新小区年轻人多,白天上班,晚上应酬,见一面都难,更别谈让他们来参与小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20.
张宝珠 《社区》2005,(9):6-10
近几年,在许多大城市里,拔地而起了一些青年“白领社区”,对于来自全国各地,正处在创业初期的年轻人来说,“白领社区”无疑是他们的最佳选择。然而,“白领社区”似乎也不是永远年轻,很多年轻人的父母在享受着与子女相聚的喜悦之后,开始尝到了在这里生活的苦恼:社区中没有老年活动场所,没有健身器材,没有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氛围。在这里,老人们似乎变得有些多余,可儿女们却希望他们不要离开。对于“白领社区”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设施、活动场所的配置,法律没有明确规范,开发商的设计理念中并不包含老年人,这究竟错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