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地级市、人口普查、工业企业及企业专利数据,从“城市—企业”视角研究城市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揭示了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多种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市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呈正向关系,基于Heckman和2SLS结合的实证结果显示城市人力资本提升1%,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约0.77%;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区域分布的城市,其人力资本会对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水平产生异质性影响;城市人力资本行业内溢出效应、行业间溢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都具有正向作用,其中行业内溢出效应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活动实质上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信息、知识和理念的载体,具有与一般投资活动不同的溢出效应。这是一种经济增长效应,是报酬递增的源泉,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扩散;三是组织成长与制度变迁;四是人力资本积累。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必须由就业增长型经济转变为知识创新主导型经济,建立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模型,充分获取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知识溢出过程中时间滞后性的研究,是解决知识溢出测度这一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领域难点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从知识溢出的角度研究R&D过程中的时滞性,对R&D时滞性的影响因素、不同主体表现、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梳理。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测度R&D的知识溢出,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2002—2010年间的数据考察了北京地区R&D活动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高校R&D知识溢出效应存在1年的滞后期;北京高校R&D知识溢出对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带来正的溢出效应,全国企业R&D对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其研发的新产品导致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外资部门对内资部门技术溢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体现技术吸收能力的人力资本变量来构建计量模型,以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和滚动回归,比较两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西南地区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的增加,而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源于资本的增加。两地区均存在技术溢出,但人力资本极大地影响FDI的技术溢出效果,人力资本促进了华东地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却不利于西南地区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华东地区由于外资相对于内资规模偏大导致FDI技术溢出效应从正变负。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人力资本对高新区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52个国家级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以科技创新效益、社会效益、经营效益和运营效益4项指标将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量化,采用引力模型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通过3种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高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高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而人力资本却存在很大差异性;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密度的增长均会促进高新区的发展,但人力资本流动率可能存在一个门槛效应。因此,本文提出将人力资本的流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发生人力资本错配或抑制人力资本的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提升高新区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探寻创新驱动下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微观基础。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运用协整检验、VAR模型估计、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方法研究创新驱动下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规模经济和知识资本积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作为知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次之;(2)短期内市场规模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阶梯式上升的趋势;(3)长期内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则由于拥挤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存在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以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巴罗的公共产品模型和拥挤模型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 ,解决了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固有的缺陷。依据内生增长理论 ,只有坚持技术进步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政府活动 ,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趋向融合和协调,开展省际、区域之间的空间影响对我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不可或缺.文章突破区域经济相互独立假说,选取我国197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初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抑制作用,这需要引起关注;中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但无法明确是否有利;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有利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鉴于此,我国需充分鼓励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带头发挥创新能力,扩大溢出价值;要注重提升健康人力资本;要积极改革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避免负向效应,推动省际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技术差距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人力资本水平所致的绝对吸收能力和国内外技术差距所致的相对吸收能力对其单独影响和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我国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同时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并且以上逆向溢出效应受国内人力资本和国内外技术差距的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技术差距变小时逆向溢出效应增大;其他因素不变,人力资本(在门限值以上)提高时逆向溢出效应增大;两者的综合作用是人力资本只在技术差距小时才影响逆向溢出,技术差距大时,其作用几乎不显著。结论表明,只有同时改善人力资本和技术差距,即同时提高绝对吸收能力和相对吸收能力,才能促进OFDI产生更大的逆向溢出效应,特别是对技术效率的逆向溢出。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年—2015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建立空间Durbin模型,研究了我国西北五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价值链视角下,知识创新效率与产品创新效率相互正向影响显著;空间视角下,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呈现负空间自相关,即知识创新效率与产品创新效率对自身有逆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价值链与空间的综合视角下,知识创新效率与产品创新效率对对方呈现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但以本地影响为主。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升西北五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健康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动摇了长期以来以物质资本为中心的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了全新的解释。现今,人力资本理论更加趋于成熟,人们对于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具有价值增值的特性认识得更为透彻,对其也更为关注,于是逐渐加强投资力度以积累人力资本存量。其存量主要表现为:健康资本存量和知识资本存量两种形式。本文主要就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展开论述,进而探讨加强健康资本投入、促进价值增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和社会最重要的一种资本。它改变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引发了从“以资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笔者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尽快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分配机制、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化和法制化等人力资本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对我国企业文化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经济,它要求企业关注和重视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是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它强化了企业文化的"人本位”;知识经济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经济,它把企业开发文化力的任务提高到重要地位;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向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设生态文化的任务;知识经济是合作、协同的经济,它要求企业确立"以文明制胜”的经营哲学;知识经济是全球性经济,它预示着各民族文化在冲突、嫁接中逐渐融合的趋势.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应当是形成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特点;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进入权的企业权力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权力理论强调物质资本所有权的至高无上,而今在知识信息经济条件下,关键稀缺资源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创新思想、机遇等非物质资本及企业环境的高度动态变化,掌握企业的关键稀缺资源的进入权则意味着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对关键稀缺资源的进入权配置的最优化则意味着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人才约束是制约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在民营高科技企业中实施人力资本股权化不仅能够很好地吸引和留住员工,激发其创造性,而且将有益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国高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人类的智力或能力 ,人类社会可分为蒙昧社会、文明社会、知识社会。知识始终是社会进展的要素 ,随着知识的积累 ,人类社会逐渐由文明社会过渡到知识社会 ,目前正值这一转型期。知识决定一切、知本成为资本 ,知识使政治统治弱化 ,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 ,知识作为整个社会的最大变数使社会的不可控因素增加 ,这些是知识社会的主要特点。面对着知识社会可能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影响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 ,来一个思维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知识服务业产业效能研究: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服务业具有内部和外部两大产业效能:借助这两大效能,知识服务业通过专业人员和专业手段为其他产业提供各类知识服务产品,将知识资源最有效率地配置到企业、个人或公共部门中去,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全国特别是北京、上海和浙江地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是有别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工业经济有量和质的不同。本文从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欧美等国出现的新现象入手 ,对各种新现象进行层层分析 ,揭示知识经济的两个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特征——知识经济下的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的部门和企业会实现“收益递增”并且具有“持续性”。当一国的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部门和企业在该国的比重达到一定比例后 ,该国的经济就会实现稳定、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探讨知识经济视野中的人力资本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新课题。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是经济学对人自身特别是人的经济能力的第一次最直接、最专门的理论通视。迄今为止,或许没有哪一门经济学理论中能在直接关切人自身、肯定和激发人的经济能力方面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媲美。从经济史的追溯与研究中,我们惊异地发现:人力资本理论与知识经济思想几乎同出一源。这种契合关系的揭示,一方面可为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包括新经济提供一个朴素的视角,即知识经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扩张、增加的必然;另一方面,也可为促进人力资本发展提供一个开阔的视角,即知识经济为人力资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增值空间。  相似文献   

20.
人口规模(或有效劳动规模)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有助于解释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内生转型:在"马氏陷阱"阶段,农业生产技术缓慢提高,伴随着人口逐渐增长,市场也逐步扩大,使得工业企业能承担更大的固定(创新)成本,生产创新就此启动,人类摆脱了"马氏陷阱";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面临人口转型,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此时不能再依靠单纯的人口数量增长,而是需要人力资本积累以增加有效劳动规模,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创新,从而为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奠定基础。有效劳动规模的扩大不再仅通过正向外溢性促进技术进步,而是通过降低工业企业的创新成本直接加快技术进步。通过建立包含农业生产(服务业)部门、工业生产部门、家庭部门和政府的四部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适当延长劳动年限、降低老年期养老保障账户缴费贡献率及降低遗赠程度都有利于激励居民增加劳动供给,积累人力资本,进而促进技术进步,最终摆脱增长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