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Jeffrey 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模型,采用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1996-2009年17个高技术产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整体较低,且年度波动大;中国高技术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差异大,市场需求大的行业资本配置效率较高,外贸依存度高的行业资本配置效率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存在很大区域差异,由于市场化水平、金融深化程度的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2014年的区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的传导效应具有明显区域性差异。从直接作用看,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东部地区作用并不显著。从间接的传导效应看,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在东北地区间接传导的促进作用强于直接作用。在中部地区直接的促进作用强于间接的传导效应。不均衡的市场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将空间外部效应考虑到财政支出竞争与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中来,基于Wurgler方法测算和比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而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出竞争对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资本配置效率存在空间负相关性,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分组估计显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省份的财政支出竞争有利于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竞争则扭曲了资本流动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经济是现代区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三大城市群2000—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不同。研究发现:引进外资有助于提升城市群的资本配置效率;外商直接投资除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优化资源配置外,还可以通过减少政府干预程度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与资本配置效率在三大城市群中均呈现负相关,中西部城市群国际贸易的加深有利于该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能够通过改善企业运营效率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鉴于此,中西部城市群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度,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参与全球价值链,以此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19年158家A股文化创意上市企业数据,从支持性政策角度,分析了政府支持对文化创意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中央支持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对技术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地方支持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主要来源于对资本和技术配置效率的负向影响。区分不同要素市场化水平的中介作用显示,资本市场化水平在中央支持政策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而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市场化水平对地方支持政策均不存在中介作用。此外,文化创意企业履行社会职责会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在中央支持政策与资源配置效率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全国物流业效率,基于Tobit模型研究科技创新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我国整体物流效率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时呈现出从东部、中部到西部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效率低下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R&D经费投入显著抑制物流综合技术效率,显著抑制东部地区物流效率,而对中部地区物流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专利数对物流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显著正向促进东部、中部地区物流效率;R&D人员全时当量对物流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物流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各地区政府应注重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应加大资本与人才投入。最后,从科技创新角度,对提高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及其效率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1997-2012年金融业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估计发现,区域金融业资本存量具有总体合理的规模和积极的产出增长效应,而金融机构贷款产出效率较低。自2000年金融业扭转要素生产率负增长态势以来,各地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来源,而技术效率呈整体下降趋势。其次,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东部最高、西部追赶东部、中部技术效率下滑的区域分异特征。再者,政府的经济干预是增加区域金融业技术无效率的最大影响因素。金融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统筹区域金融发展上的政策意涵是,东部地区创新化"提质量"、中部地区市场化"调结构"和西部地区普惠化"增效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陕西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因素的各种理论评述 ,然后建立理论模型得出结论 :制度因素是造成陕西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深层次的原因 ,并对制度结构的差异作了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提供的正式制度 ,主要是要素配置市场化制度、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能否满足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制度要求 ,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区域非正式制度向着市场化需求方向变迁的程度与效率 ,是造成陕西经济发展差异深层次的原因 ,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体现出鲜明的区域和阶层特色。而区域收入差异程度同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因此,本文运用东部和西部1984-2012年省际间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东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加大了省市之间市场化差距,进而使得不同地区经济效率差异越来越显著,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更多取决于政府的外部制度安排,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效率影响显著,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程度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政府行为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具有影响作用,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地方政府行为却不是引起金融发展水平变化的必然因素;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政府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度大.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瓶颈,依靠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这一问题,利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基于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激励的视角,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1)单独来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2)在考虑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背景的条件下,由于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官员“自利性”的行为方式,会导致环境治理政策的“缺位”,进而不利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3)在考虑“唯GDP论英雄”的晋升激励机制下,会出现环境规制的非完全执行,进而抑制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4)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激励的调节作用也呈现相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产业升级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分工、加强政策支持等影响市场化进程。以此为基础,利用1998—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影响我国市场化进程,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代表的产业升级质的变化,对我国市场化进程有显著的影响;以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为代表的产业升级量的变化,也能够影响各区域市场化进程,且第三产业影响市场化进程的作用要高于第二产业,城镇化水平、贸易开放程度、自主创新能力等控制变量对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则表现出区域差异。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产业升级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根据本文研究的相关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地区政策的制定要考虑产业升级对市场化进程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试论马克思的产业组织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克思以进化论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的产业组织,认为产业中各企业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累积的和进化的。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在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外部强制力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促使产业组织自发地向更高级的形式进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这造成了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所能调动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本文探讨了产业网络这一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方式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社会资本促进产业网络运行的激励机理,得出了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网络升级过程中必须重视和积累社会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激励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融资支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如何缩小东、西、中部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差距、让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难题,这与美国当年区域产业机构调整十分相似。美国在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过程中,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而资本市场也发挥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美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投融资的支持将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构建财政分权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数理模型,从理论视角阐述由于中央政府相对于地方政府在对本地居民偏好的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效率损失,实行地方财政分权比中央统筹统分的财政集权更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验证模型结论,指出实行财政分权可以有效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且财政分权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施效果存在显著地区差异。通过进一步考察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人均经济增长率、金融市场环境、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均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而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应用随机前沿技术分析方法和全国各省1998-2002年间相关统计资料,研究了由于区位和政策因素所导致的差异性。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扩大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应正好相反。分析结果表明,为实现财政均衡式发展,应对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在选择优势产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合理界定公共资本内涵及统计范围,运用资产价值公式推导资产折旧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永续盘存法、“年龄—效率”函数谨慎测算1985-2014年中国省际公共资本存量和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结果表明,与公共资本存量相比,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通过综合考虑资产退役及效率损失,更能反映实际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公共资本规模。总体上,中国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自1993年以来增速明显加快,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本存量的迅速积累;区域上,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由东向西呈阶梯式分布,沿海地区公共资本存量处于领先水平,而大西北地区的公共投资呈严重不足状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金融政策调整凸现区域性特征,金融创新向区域内的拓展对深化金融改革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金融创新在区域的表现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度区域金融创新在效率层面的水平,研究影响各观测单元投入的环境因素,从省际和区际层面衡量我国区域金融创新的效率差异后发现:地区经济基础、政府贷款干预、区域金融市场建立等环境变量会影响区域金融创新的效率水平,省际和区际之间的效率差距仍存在。因此,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区域金融创新效率以及缩小与前沿省份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