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孟子和苏格拉底关于德性与人性的思想有其差异更有其共同之处:孟子主张人性皆善,他的“性善论”与苏格拉底的人性论相会通。深入研究这些差异与会通,可以加深对中西哲学互补互助、融合贯通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西传统的人性论为例,揭示中西文化传统基本价值观的相似性和可比性。第一部分以类型分类和概念分析方法,按“人性是善还是恶”、“什么是善恶的中道”、“如何认识和克服恶”三个问题,梳理儒家各派的人性论。第二部分从西方思想史料中寻觅相同的问题和相应观点。最后比较中西人性论的特点和阐述两者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人性与管理关系密切。中国传统主导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 ,主张在管理中应塑造人性 ,其人性管理为“塑造论”,注重德治 ;西方主导人性论偏重于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 ,主张在管理中要适应人性 ,其人性管理为“适应论”,注重法治 ,两者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整的科学的人性管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论基础之上的 ,是德治与法治、“适应论”与“塑造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一、学术界人性说的争鸣及对孔子人性说的认识在《论语》中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是孔子明确说到“人性”问题唯一的一句话。大概正因为是这样,使后来,尽管是儒学独尊以后,人们在这个问题免受了束缚,思想驰骋,百家争鸣,出现林林总总的人性说。然而,自春秋战国,直到汉之前,许多人性论者都是独自发挥了自己的见解,去论述人性的善恶,并未把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自己人性论的主论依据。就是汉初为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的董仲舒也没有对这“八字”人性说,作出直接的解释。直到东汉以后,人性论者才对之作出诸多解释,王充算是比较早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陆象山的人性论源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观论证其具体人性的善恶和差异。  相似文献   

6.
学人论孔子人性思想,多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作为代表。其实,根据孔子实质的人性论,他的人性思想远比这丰富、深刻而系统。孔子将人纳入理性考察范围,结合文明史情况,将观察他人、反思自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现人性的主要内涵是以“仁”、“礼”等为中心的德性,性近习远的现实人性被要求围绕这一中心而变化,从而确立其在人性内涵中的真正地位;他认定、推重的人性是人性中善的内涵,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克己等修养,化不良的现实人性为善的人性。所以,孔子的人性论是倾向于人性善说的;这成为后儒所谓“孔孟之道”的人性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论,还存在着可以和马克思人性论相沟通的内容,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为人类普世价值建设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程颢、程颐的人性论是其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即理”的命题将人性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将性善论与人性二重说结合,提出了与理、气二元划分相对应的人性论,对“性即理”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做了区分;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人性学说,为其伦理道德提供了新的哲学依据。科学的评价二程的人性论,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性论影响着教育目的,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决定了教育要注重培养“道德人”,近代人性论热衷培养“个性独立之公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教育目的都只是“那个时代的假设人”,被赋予强烈的政治色彩,不是人性的全部应有之义,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人性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基于人性本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性,“使人发展成为人”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密切联系文化背景,着重从研究人性的起点、人本精神与宗教神学、灵魂同肉体的统一与对峙等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了中酉哲学史上人性论的差异。并指出不同的人性论一经形成,它们又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文章认为,各种人性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滋生和发展起来的,各自内涵着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意蕴,深入开展中西人性论比较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人的本质,了解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哲学家初步探讨了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理性),天才地猜测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古希腊人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主要就是围绕人性论展开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古希腊“自然人性论”、“理性人性论”、“社会人性论”的批判继承,从而拨开了自古希腊以降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种种迷雾,建立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中心主义将生态共同体的利益奉为最高价值,把自然归入人类的道德关怀范围,虽然对人与自然的共生作出了生动诠释,却脱离了人类实践,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人的生存发展诉求,将希望寄托于个人的道德行为以期到达荒野的乌托邦。与此不同,“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将马克思实践自然观运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揭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确认人的主体责任,明晰“美的规律”。“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实践的向度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中国方案:是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方法论;是以德法共治落实主体责任的生态治理论;是从美丽中国到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论。  相似文献   

13.
生态中心主义将生态共同体的利益奉为最高价值,把自然归入人类的道德关怀范围,虽然对人与自然的共生作出了生动诠释,却脱离了人类实践,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人的生存发展诉求,将希望寄托于个人的道德行为以期到达荒野的乌托邦。与此不同,“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将马克思实践自然观运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揭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确认人的主体责任,明晰“美的规律”。“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实践的向度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中国方案:是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方法论;是以德法共治落实主体责任的生态治理论;是从美丽中国到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语言自身的一种特性.文章分析了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隐喻化,同时提出了把隐喻引入到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汉语语言要素教学和文化教学两方面阐述了隐喻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文学本体论往往把文学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来看待 ,试图寻找文学某种稳定的本质特征 ,回答“文学是什么” ,把文学的某一属性当作文学的本体 ,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所走的都是这一路子。本文认为 ,传统文学本体论提问的方式是错误的 ,不应该追问“文学是什么” ,而应该追问“文学如何存在”。从这一角度看 ,文学就是人类的一种对话方式 ,是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的心灵交流。这一对话是双向逆反的过程 ,并且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了显要位置,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依托的。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只有尊重自然规律进行人化自然的合理改造才能够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从唯物史观的视野对生态城市建设问题提出理论设想,分析现代城市发展问题,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思想,提出“三个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即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相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生态美学何以成为一种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的兴起是生态危机引发的“绿色革命”在美学领域的回应。国际上时人类家园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催生了生态美学的发展。但是生态美学何以成为一种美学,还需有其学理依据。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实残观和他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旨在提出和论述生态美学的出发点问题、理论基础问题和学科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性善恶假设的不同会对社会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人受传统性善论的影响,一直是追求自我的超越,以致能成圣成贤,进而教化他人。倘若中国人性善的假设不成立,那么则很可能会贻害千年,这时候可以运用儒家"中和"的智慧去兼顾所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吸收建立外在的制度。中和的气场本身就是内外合一的一种力量,内气靠修养,外气凭礼制,文章在最后通过论证礼与气之间的关系,进而肯定了积极气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从道德理想方面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努力方向,闪烁着道德实践精神的光辉.本文试图从道德理想、道德评价、道德作用三个侧面阐述"三个代表"思想的伦理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六朝三大画家之一的顾恺之在绘画领域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以形写神”论的实质内容及其形成的深厚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