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就是指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过程.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在于制度的约束.本文分析的农业现代化制度约束主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农业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六个方面,并提出了响应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
在洞庭湖区全面推进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对于解决洞庭湖区在后三峡时代的三农问题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具体的战略路径包括:深化湖区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水资源节约型和湖环境友好型的大农业产业;打造高质的天然态农业和低碳化制成品农业。  相似文献   

3.
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正处在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阶段,如何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便成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对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却面临着农业资本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自然资源贫乏和农业人力资本素质低下等困境.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立足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对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就需要:1、把继承我国优良传统同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和技术相结合;2、多渠道筹集农业资本;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4、转换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精细密集农业;5、加大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论德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力获得突破性发展。其作法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素质,建立起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德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及成功经验,对中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农业人口占80%、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邓小平十分关注。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一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二是要坚持工业支持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依靠科技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北洋时期承继清末农业科技改良之进程,在发展农业科技方面颇有成绩,引进西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进行适应性的本土化改造,为农业改良提供了条件.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改良的重视力度,建立起农业管理体制,颁布了相应的规则和条例,发展农业教育,建立起高、中、初级农业教育体系,同时推进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初步形成了管理、教育、研究、推广相结合的改良体系,为农业科技持续改良和进步奠定了基础.其成果的取得既要归功于业内人士特别是农学界的努力,也不应忽视政府的推动作用.历史呈现出多面性,进步和落后有时共存一体,评价时应该有所区分.历史具有连续性和交互性特征,北洋时期不是独立历史之外的特殊时期.深入考察北洋时期农业改良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技改良与农业发展的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途径 ,其发展可分四个阶段 ,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应把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实现农村生态化 ;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武装农业 ;根据区域优势利用理论 ,重视农业结构调整等。土壤科学对农业现代化有重要作用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壤科学应立足于为“三农”服务 ,强调土壤保护 ,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土壤安全体系服务 ,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存在着严重的农业问题。由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没能对传统农业实现有效渗透,农业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方式、碎片化的经营模式、扩大的自然经济的限制,无法完成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又进一步制约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推进,使工业资本积累困难,工业市场狭隘,甚至使工业利润向传统农业领域复归。面对严重的农业问题,民国政府没能采取合适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问题日趋严重。回顾和分析这段历史对于解决当代农业问题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现国家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从现实境况来看,我国农业农村突出弱点是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和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一直在"三农".因此,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转型尤为重要.在新时代,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顺势而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谱写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的总结和问题的阐释,提出新时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现阶段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当在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核心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发展,并辅以专业的分工协作和信息化建设.此外,这一路径的推进还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人口、大量的资金投入、完善的土地确权制度、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发展知识经济绝不是只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排斥和放弃传统工业和农业,而是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转变为知识经济体系,并运用知识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加其知识含量和高技术含量,使知识经济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因此,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增加其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即大力发展知识农业也应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建立国家知识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土发明的杂交水稻(hybridrice)技术正是在传统农业领域发展知识经济的典范。杂交水稻的开发成功有力地证明,农业领域发展知识经济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农业的政治功能是指农业具有为社会实现有序运转提供基础条件的功能。农业发展为政治稳定提供了前提、保证,并直接成为政治稳定的内容。如果农业的政治功能受损,则会通过粮食供给和农民收入出现危机而影响到社会稳定有序的运转。文章在分析中国农业政治功能所存隐患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护农业政治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在WTO协议框架内支农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要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支农效率,关键是要选择好支持重点,包括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建立农业风险保障制度等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促成了广东珠三角地区与港澳成为一体的大珠三角城市带的形成,把广东省分成了事实上的工业、城市产业地带和农业、农村产业地带两个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的地理、空间实体。从政策和发展战略上认可和顺应这个发展事实,会发现现存的体制、政策及经济现状对其发展存在多方面的碍障,并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它与国家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息息相关。通过阐述生态安全、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的内涵,在总结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指出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最后论述我国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食品问题爆发的今天,农业实行绿色转型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呼声。文章从绿色农业的内涵入手,探究了农业绿色转型的意义前景、发展道路,并分析了农业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认为在农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代价不应该让普通居民来承担,建议国家应该在农业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导作用,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农业绿色转型后的健康安全食品。  相似文献   

16.
日本占领海南及其对资源的开发和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侵占海南岛后对资源的调查,目的是为了掠夺海南的热带农作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其掠夺的特点是:军部和财团相勾结,有组织有计划地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掠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两个层面把握小农经济的涵义,即从生产关系层面与生产力层面。他们论证了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特征,即生产过程的孤立性、生产方式的简单性、社会关系的封闭性、生活水平的低下性和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性。综合小农的生活状况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小农经济必然走向灭亡,这是马克思给现代小农经济和小农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 ,必将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中国地域广阔 ,各地区差异很大 ,因此 ,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概要阐述东北地区农业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及未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将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应深刻认识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与现状,找出面临的压力与困难,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提出相应对策,抓住机遇,挑战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20.
河西地区是历代王朝经略西北的关键地区。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材料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出有益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