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本文以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的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机制构建问题为中心,总结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利益机制的演变历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始终未建立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的要因。同时,提出了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的具体方略,并对其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农户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其核心问题是利益机制,即经济利益的创造与分配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该文认为,建立有效确保农户经济权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能促进当前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主要出现了买断型、保护型、服务型、返利型、合作型等五种利益分配模式,多数地方的分配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让农民合理得利、壮大龙头企业等利益分配原则,健全利益分配所需要的保证体系,即组织保证、制度保证、非市场安排、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和营运约束机制保证等要素。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营中市场是实现产业化的纽带和"龙头",只有通过市场,才能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把竞争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关系由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四方面内容构成。发展农业产业化应遵循利益带动性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利益共同体原则,产业链管理原则,多种方式并存、渐进式发展原则,逐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以延边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动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延边地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应由以契约制和市场自由买卖为主的结构转化为以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企业带动作用,强化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在综合农业产业化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现有研究对农业产业化界定方面的异同 ,给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指出了其内涵、本质和表现形式。重点阐述了农业产业化合理的利益机制和高效能的运行机制 ,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生、发展的整个运行过程有着内在的规律,靠一定的机制来维系.其中,运转约束机制是前提,规模经济机制是基础,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宏观调控机制是保证.正确认识支配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的机制,将有助于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施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例,对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寻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难点,分析其原因,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合同式利益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的主要形式。文章以丰润县奶业产业化的实践为例 ,重点探讨了合同式利益机制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以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的建设存在忽视市场规律、利益机制不健全、企业制度不完善等行为失范问题。这种状况导致农业产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内在带动机制与和谐的运作氛围。只有遵循市场原则,克服制度缺陷,加强政府引导,形成合理的农业经济增长格局,才能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育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农村教育问题产生的经济学本质出发,首先分析影响农村教育的需求因素,收益与成本比较;其次,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村教育的供给因素和政府资金的效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经济途径:改革农村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提高农村教育需求和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迁,农村社会问题呈现频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中的社区利益纠纷协调机制的结构性、社会管理的主体参与、社区硬性管理与软性管理的衔接、各民族发展差距扩大化等问题不断出现。而传统社会管理方式难以为继,亟需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农村社区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多民族社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多元化主体参与机制;实行社区管理中软硬性管理的整合;优化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特有的现象,在我国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现从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入手,提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均衡状态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目标、手段、能力等特征后,运用利益集团理论建立模型,分析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因、机制并讨论其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4.
协商治理是一种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治理效果的治理方式。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多元化的利益偏好冲突很难整合,农村利益冲突更加复杂,农村治理陷入困境。搭建利益整合平台是农村治理转型的关键。充分利用协商机制对农村社会进行治理是影响农村发展的关键。新时代的协商治理呈现治理单元微小化、治理内容细碎化、治理手段灵活化等特点。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协商治理有自身的限度,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优化,以促进协商治理在农村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数量明显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行为方式日趋激烈,后果严重、组织更为严密,行动能力提高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更为广泛。利益结构分化,利益冲突不断、政策保障不足,农民合法权益受侵、基层政府职能弱化,公共服务缺位、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利益诉求机制欠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农村群体性事件涉及到基层政权的稳固,关系着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要通过调整利益分配,完善农民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完善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来加以解决,确保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改革成效及问题分析——以沙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县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实验区为例,全面分析该县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投入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健全信用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沙县试验区的改革经验,最后提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民的利益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征地补偿制度不公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地流转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都会造成农民利益的流失。必须从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人手,积极构建农民利益补偿机制,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有关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农户储蓄情况、农户金融需求基本特征,并运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其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最后从进一步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机制的完善、农村金融成长机制的设计、以供应链金融带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等四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利益机制理论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我国既有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是建立在一种单元化利益观主导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忽略食品安全领域相关利益群体利益冲突和协调机制、淡化其利益产生和分配机制、缺乏利益表达和保障机制的局限,应当重构一种以多元利益观为导向的新型食品安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利益驱动视角下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法律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利益驱动理论,深入地剖析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成因和现状,指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导致我国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农村利益结构多元化,农村利益差距扩大化,导致了农村利益冲突显性化,加剧了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协调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冲突,缓和矛盾,就要在法律的机制里引入利益驱动理论,建构良性利益驱动机制,增强法治观念,落实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各农村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有效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有效畅通的各农村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