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一生四次婚姻,最终却在爱情的荒原里孤独地逝去。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其历史功业何等伟大!作为一位精神巨人,其感情的途程何等曲折!在悠悠爱河,他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坎坷经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光辉人格和一个真正革命者的高风亮节。 一、舍家报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这是毛泽东在个人和国家关系上作出的唯一选择,表现了一个真正革命者在爱情生活中毫不动摇的革命气节 毛泽东是一位精神巨人,从小勤奋好学,博古通今,长于文史,感情丰富。但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  相似文献   

2.
孔见 《中华魂》2013,(1):62-62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像他那样熟悉的不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就是在近代的革命家中,都是不多见的。”这个说法并不过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悉心研究,并不只是出于个人的爱好,  相似文献   

3.
以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为切入点,通过追寻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学习的足迹,探求毛泽东走向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读书是他成为世界伟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文中对青年毛泽东为什么选择社会科学作为主攻方向,这与他的成功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作了有价值的理性思考,给人启迪.阐述了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明确了读书目的,解决了“为什么读书“的问题;第二种境界解决了“读什么书“才能实现目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有一习惯,当他读到他认为重要的、有意义的、好的文章或著作时,或向其他同志推荐,或印发给有关同志阅读。“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也印发了一些东西给与会同志。逄先知在《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一文中说:毛泽东“亲自挑选唐、宋、明三朝诗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词,连同《华阳国志》,一并印发给与会同志。”张贻玖在《毛泽东读史》一书中说:毛泽东“还将《华阳国志》印发给与会同志,要求大家都了解这些历史。”石玉山《毛泽东怎样读书》则完全引用了张贻玖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勤学务实,巧思求新”——评李衡眉著《昭穆制度研究》王仁厚著名历史学家、前《历史研究》主编田居俭先生在为李衡眉教授的《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所作的“序”中说,李衡眉“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者”,在学术上,“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评点、圈画的历代少数民族诗词祝注先毛泽东一生勤奋劬劳,惜时如金。他最大的嗜好是读书。毛泽东在中南海故居的藏书较为丰富、完备,中外古今著名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史以至科技等门类的书籍无所不有,这中间,中国古典诗词占有相当比重。有人根据毛泽东故居所...  相似文献   

7.
斋缉 《山西老年》2012,(10):24-24
中国共产党内一直有着读书的良好风气,热爱读书乃至成为藏书家的"读书种子"大有人在。胡乔木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书迷"。据他的女儿胡木英回忆,胡乔木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把看书当做了最大的乐趣,读书对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即"父亲的生活很简单,不工作的时候就看书,各方面的书都看,历史、自然、哲学、文学,古今中外的书都看,还有政治方面的书也看。”至于读书方法,胡木英说,她父亲看书很快,挺厚的书没两天就看完了;也有看得慢的,比如思想史、哲学方面的;“有时候父亲是几本书同时看,比如在床头、桌头扣下来,折起来的,就是看到半截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我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卓越的军事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长期革命战争中,不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的道路;而且他还深入地研究和借鉴古代文化遗产,“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把它用之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毛泽东的军事著作中曾经引用过许多典籍,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孙子兵法》一书。本文拟就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略述浅见,以期求教于诸方。 一、毛泽东是我们党内、军内最早研究《孙子》的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和利用图书资料,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他对经史子集,诗词小说,报刊文章无所不读。早在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读书时,就是学堂藏书楼的常客。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关于中国古代、近代的历史书,同时涉猎了外国的历史和地理。他看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书中的英雄人物:拿破仑、俄国叶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灵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等人物,强烈地吸引着毛泽东。这时,他又成为梁启超主办  相似文献   

10.
朱东润先生是现代中国古代文史研究领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为人正直,做学问认真勤奋,著作成果丰硕。从五十年代起,我和他同在复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工作,前后近四十年,接触颇多。我感到他在做学问方面,值得学习的地加良多,这里只谈两点:一是勇于开拓的精神。朱先生研究中国古代文史,方面很广,上自《诗经》、楚辞、《史记》,下至宋话本、元杂剧、明末爱国诗人,都有著作或论文问世。他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两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早期的《读诗四论》(后增订改名为《诗三百篇探故》)、《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等即蜚…  相似文献   

11.
(一)1902年,少年毛泽东进韶山南岸私塾,启蒙老师是邹春培,在邹老师手下学了二年半。毛泽东读书很认真,肯动脑子,功课没有完,谁也拉不动他。他总是一句一句地默读,一笔一笔地写。当时私塾教的是经书,儿童是很难读懂的。书里说的是什么,老师也不讲解,讲也讲不清楚。毛泽东按照老师的规定,读完功课。他记忆力强,领悟也快。有一天,邹老师给他点书,教他一字一句地读。他却说:春培阿公,你老人家不用点书,省得费力。邹老师要他背书,他果真一字不错地背出来了。邹先生喜爱地说:“教这学生真省事。”从此,同学们尊称毛泽东为“省先生”。毛泽东从小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战略家、军事家、史学家、学者、诗人。 毛泽东不仅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时他一生与书结伴,酷爱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学习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毛泽东渊博的知识和他的博学强记,许多国际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有识之士均为之赞叹不绝。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赞“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注定了古代文史研究论文在参考文献著录方面有特殊要求,这是现行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无法包容和满足的。不仅古籍中常见的分卷、分篇形式在现行规范中没有涉及,就连版本、形态、责任者等古籍基本信息也被忽略甚至排除在外,从而给广大读者和古代文史研究人员造成了诸如理解、翻检等许多不便与困难,所以亟待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4.
批注拾珍     
正编者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但书籍要成为今人面向未来的智慧源泉,则需要读书人的悉心研读、汲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慧创造。以怎样的姿态、方法和精神读书,往往决定着读书的效果和作用。许多学术大师不仅读书态度严谨认真,而且善于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书中观点。读书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吸取知识、开阔视野,更是一个分析、思考、判断乃至创造的过程。批注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常用并延续至今的将读书过程中的感受、鉴赏、批评、质疑等记录在书中空白处的一种读书方法,体现着阅读者独特的眼光和情怀。这样一种中国传统而有效的读书方法在今天电子  相似文献   

15.
张澍 《淮海文汇》2006,(4):35-35
近日,仔细翻阅《毛泽东书信选集》一书,对毛泽东那种严以自律,不循私情,“公交以公交论,私交以私交论”的做法,感到由衷地景仰和钦佩!这里试选两例。例一:建国之初,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成立了国家文史研究馆,照顾安排德高望重、生活困难的名宿,使他们不仅有个领工资的地方,还可  相似文献   

16.
嘉庆皇帝顒琰,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五代皇帝。他在位25年间,正是中国社会政治兴废、传统变更的一个关键时期。然而,在清入关后十朝中,嘉庆朝又最为人们所忽视,因而论述极微。由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关文发先生撰著的《嘉庆帝传》一书,于史学的贡献正在于填补了对嘉庆一朝进行系统研究这一空白,揭开了尘封的史料中一个真实的嘉庆帝,是一部确实耐读的帝王评传。全书共9章,47万字。  相似文献   

17.
乐书     
宗璞 《社区》2012,(14):7-7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作者写书总是把他这个人最有价值的一面放进书里,他在写书的时候,对自己已经进行了过滤。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共和国缔造者,是他自身的独特素质,作用于中国历史的洪流和时代需要的必然结果。形成他自身独特素质的重要原因是他懂得:要成就大事业,首先要从读书开始。并能超越一般人的常见,善于利用图书馆自学。毛泽东终生以书为伴,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一书虽然打上了一些阶级分析的牵强印记 ,但仍然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古代诗人文化心态 ,生活方式的研究 ,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评论的持久生命力。书中明显可感的士大夫情怀和某些“春秋笔法”也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论特色。这一传统在现当代文学中也不乏体现 ,值得研究 ,总结。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是从长期战争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但也不能忽视,他的确从中国古代的兵书、史书以及诸子书和小说书中摄取过丰富的军事思想和经验材料,用来制定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本文引用大量实例,说明古代兵家韬略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说明毛泽东如何吸取古人军事韬略丰富发展自己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