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代“蚩尤”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06,26(4):13-18
“蚩尤”神话在汉代得以演绎充实,形成内容丰满的故事。不仅官方祭祀体系中重视“蚩尤”祭祠,民间也有广泛的“蚩尤”信仰。特别是齐鲁地方“蚩尤”崇拜尤为浓重,反映了汉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如果期求全面地说明汉代意识史,似乎不宜用“独尊儒术”做简单化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影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为国家礼乐思想的体现者,汉代国家祭祀乐舞可以反映儒学对汉统治思想影响的进程。儒学提倡的“顺阴阳助教化”的思想理念在汉代祭祀乐舞的某些具体篇章中有体现。汉初宗庙乐舞《四时》的出现完成了先汉时期“阴阳五行”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转变。五郊迎气乐舞的完善说明新的世界观的形成。而灵星祠舞的重新解说,代表着儒家思想对汉代国家祭祀的重新整合,代表着“顺阴阳”观念成为汉国家政治最高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南阳汉画中的“伏羲女娲图”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南阳汉墓中的伏羲女娲石刻画像,无论是表达什么意图或愿望的,都为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的形体。这些人兽相混的图画,实为原始图腾形象在汉画中的遗留,是汉代人意识中潜在的原始图腾观念的折射。人首蛇(龙)身的伏羲女娲被普遍地刻画在南阳汉墓之中,既表现了汉代人意识中对自己以蛇(龙)为“图腾”的祖先的崇拜与敬仰,也反映出了汉代人崇敬人类祖先的目的与愿望,是我们研究汉代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民族刻画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明的风格向世人深刻地展示了汉代人粗犷豪放、充满活力的民族精神。汉画像石何以有如此雄浑博大之风,各家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单就其思想根源而言,汉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对此风格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影响。1在两汉,人们认为:人的行为的好与坏天都会有所感应,并降下祥瑞或灾异以告知人类;而天人感应的基础是天与人是同源、同构、合一的,天与人是同类。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地渗透进当时汉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他们死后的生存空间———墓葬中也表露无遗。汉画像石作为构筑…  相似文献   

5.
<正> 南阳地处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大自然的天成之力使南阳形成了一个不大的盆地结构,这也使南阳人生来就有一种“封闭思想”和“盆地意识”(据人们都这么说),乡土观念较浓,这也算是“恋母情结”的另一种解释吧.近几年来,“走出盆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时常挂在南阳人的口头上,否定盆地人的“盆地意识”也成为衡量一个南阳人是否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思维的尺度和标准.然而,对于旧观念  相似文献   

6.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我国伦理型文化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范畴,这一概念经历了先秦孕育至汉代形成的过程,在汉代又有“下落以后而再向上升起以言天命”、“内收以后而再向外扩充以言天下国家”的过程,即“仁、义、礼、智、信”孕育时,由“天道”下落、内收到“人道”,后又经过董仲舒的神秘化、扬雄的道德化和《白虎通》的法典化,形成了以“天命”言天下国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清理“原儒”的问题,扼要评述了现代人和汉代人有关“儒”及“儒林”含义的主要观点,论证了“儒林列传”为“通经博士列传”,“通经名家或专家列传”。其次,通过分析《儒林列传序》,阐明儒林和六艺的共生体关系。第三,总结司马迁“以经系人”的独特写法,按照《五经》顺序,逐一评说《儒林列传》正文中那些有特别意义的人和事。最后,简要回顾汉代儒林传经的历史地位的评价问题,得出汉代儒林既是六艺的依附者又是六艺的保护者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有一句话:“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对此句中的“加”字,自汉代以来就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认为“加”字是“凌辱、驾凌”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施加、施与”的意思.通过考证,我们认为“加”字释义为“凌辱、驾凌”更为符合《论语》中该句的原意.  相似文献   

9.
循吏是指“奉法循理”之吏,在国家治理中扮演“亦官亦师”的角色,承担着“养民”“教化”和“理讼”三重使命。司法是循吏在国家治理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广泛体现在“养民”“教化”和“理讼”三项活动之中。循吏司法不仅是理讼的过程,也是教化甚至养民的过程。汉代是中华法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循吏的司法实践以“无讼”为价值追求,在理讼过程中多以“教化”为具体手段,注重把“国法”和“人情”结合起来,体现出“奉法循理”的风格,以此达到政平讼理的效果,实现以德化民的目的。汉代循吏司法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法律传统,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的共同治理,是“德法共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传统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五 诗与歌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就像鸟需要啼鸣、兽需要号叫一样。人谁都追求生活的幸福,而其实永远在挣扎。人遭受鞭笞就必然叫喊—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遭受鞭笞而不许叫喊或不能叫喊——生活天天都在对人进行鞭笞,如此人生就需要歌唱。“大凡物不得其平也则鸣”,“诗穷而后工”,这些格言,说穿了无非是这一残酷的现实。诗总是先来自民间,然后转入文人。我花了较大的篇幅来叙述汉代的民间乐府,汉代的文人是怎样探索他们自己的路呢?汉初人们娴习楚歌,于此楚歌在西汉之初的诗苑中支撑了一段时间。也有些人去模仿雅颂。韦孟的《讽谏诗》《在邹诗》、韦玄成的《自劾诗》《戒子孙诗》是其中的代表。《安世房  相似文献   

11.
谚文诗歌的兴起打破了汉诗一统天下的格局,但对于汉诗的继续繁荣却并无大碍.李氏朝鲜五百年的汉诗,多关注民生疾苦之作,不乏讽刺暴政之声,在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更关切国家民族的命运,较之前朝作品,现实主义色彩更为浓重.以风格论,李朝诗坛初期学宋崇尚苏黄,中期仿唐推崇李杜,后期受清人影响兼宗唐宋.现代朝鲜,谚文取代汉字,汉诗创作告终.  相似文献   

12.
韩剧在今天的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至今热度不减并有继续升温之势。韩剧之所以在中国迅速走红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韩剧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这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具有极大的亲和力;二是韩剧对真情的执著表达满足了观众对于终极价值寻找的渴望;三是韩剧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能够做到和而不同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汉大赋的创作自司马相如、扬雄后,虽赋家众多,但未有大手笔出现。至东汉班固作《两都赋》等,以其题材的开拓、手法的变化,再造汉大賦一时之盛。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班固以正统的思想指导、实践着自己的讽谏观,以新的认识解决了令扬雄烦恼不已的讽谏问题;他对汉赋创作中的模拟之风并不否定;他在前汉赋家着力甚少的地理、历史等方面开拓了新的题材,为汉大赋体制篇幅的增长打开了新的空间。但由于时代、社会、人文思想的发展变化与文学自身发展的需求等原因,自班固后.汉大赋的兴盛局面难以为继,开始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沙溪村畲族收养汉族为个案,分析了这种公开、友好、洒脱,呈"透明式"特征的收养关系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功能.该收养关系是畲汉之间长期互动以及畲族洒脱的民族性格所孕育的畲汉之间的互惠行为,它有利于族群间的良性互动和人格的健康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以司马相如、扬雄作品为代表的汉代赋体文学,因其华丽的辞藻、繁复的铺排和其"劝百讽一"的篇章结构一直备受批评家的注目.汉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显著的文本特征呢?本文从汉代文人的文学观念、汉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及其生存方式和汉人对赋体文学的接受及评价机制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只有站在汉代这个特定的时代才能理解汉赋的创作盛况,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汉赋之美,从而更进一步地认识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越塞"的"亡人"予以"逐捕搜索",曾经是汉代长城体系戍守部队的防务内容之一。有汉王朝官员明确指出,当时长城防卫系统的作用"非独为匈奴而已"。论者分析"亡出"、"亡出塞"、"亡走北出"者主要有三种身份:一是往者从军没不还者贫困子孙;二是边人奴婢愁苦者;三是盗贼群辈犯法者。战争中的"亡降"者也是特殊的"亡人"。汉代"亡人"的民族意识并不十分鲜明,在民族关系中不持极端的态度,而取宽和倾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对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其突出表现,与活动于中原的"胡巫"、"胡骑"在神学职任和军事技能方面的作用类似,即将汉地较为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匈奴地区。漠北匈奴文化遗存中可以更多地看到汉"亡人"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17.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以后,韩复榘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在他主鲁期间,其经济思想颇具特色。一方面,他欲建立山东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国民党的统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又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和近代意识。在其独特的经济思想指导下,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促进了山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汉简有关内容的梳理,分析认为,燧卒包括燧长和一般燧卒,是烽燧系统中的核心因素。文章以汉代河西走廊段长城为基础,结合所出汉简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烽燧系统中燧卒(包括燧长及一般燧卒)的日常工作作以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国分魏、蜀、吴,其中魏、吴是国号,但蜀不是国号,而是地域号。《三国志》陈寿开始正式用地域名称"蜀"代称刘备建立政权的国号"汉",以与建都长安的西汉王朝以及建都洛阳的东汉王朝区别,但在行文中仍然保留不少反映蜀汉政权国号"汉"的记载。裴松之的注、《三国演义》也保留一定数量的记载,后人对"汉"作为蜀汉政权国号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0.
刘向斌 《南都学坛》2003,23(2):64-68
死亡恐惧是西汉赋家生命焦虑的心理动因之一。西汉赋家在继承先秦时人的生命观和努力适应新时代生命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不遇”主题赋张扬了自己的生命理念。由此可以大体勾勒出西汉赋家的生命观衍变历程:汉初的自恋情怀、盛汉时期的自抑意识、西汉末期的自隐倾向。这种“个体—群体—个体”的生命观转换模式,对体认哀乐任情文学的历史渊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