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典当业发展将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尝试通过典当来解决融资难题,本文阐述了典当业发展将成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关键,重点分析了典当成为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渠道的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典当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快,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吉林省典当业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目标客户的范围不断扩大,典当业务功能不断加强。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吉林省典当业发展对策应从政策、法律、行业自律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徽商典当资本经营效益分为徽商个人典当资本效益和徽商典铺资本效益两种。年利润银千两和年利润率10%是衡量明清徽州典当资本经营效益的两项重要指标。徽商典当资本年利润多超过银千两,而其年利润率在9%~10%,并不高于其他行业。明清典当业虽非高利行业,但风险小、利润丰厚,吸引商家、官僚、地主投资典当业,促进了典当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明代典当业发展已遍及全国,表现十分活跃。其典铺量之多和经营规模之大以及参与阶层之广等方面均已达到空前程度。明代典当业内部经营组织较为特殊,采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分工和极为细密的管理方式。明代当物种类包括极广,大致可分为物品、土地和房屋两大类。土地典当形式是效仿土地买卖而进行的,明代的地主阶级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残酷剥削。随着明代典当业的高度发展,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以及传统经济观念的更新,典当业主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沉寂了几十年的典当业再度出现。时至今日,全国已有数百家当铺登记开业,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典当业尤为引人注目。典当业的恢复和发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法律问题,促使人们不得不予以正视、思考和解决。 一 典当业是中国的一项古老的行业,在南北朝时已经盛行。典当行业俗称“当铺”,又有“质库”、“质当”、“典铺”、“解铺”之称。在中国古代,“质”、“典”、“押”往往通用,而所谓的典当则是“质”中的“物质”,即债务人用物出质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统民间金融组织的浙商典当铺,早在唐代己很普及。两宋时期,浙江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典当业得到较大发展;元末明初,典当业的特征是以私人经营为主;清代以来,随着农业与手工业再度发展,浙商典业呈现空前高涨,整个金融处于"钱商调融各业,典当利赖贫民"的状况。1949年浙江解放后,典当业通过公私合营转变成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典当业变迁说明,商品经济是其兴盛的动力,社会环境是其发展的条件,授受信双方的博弈是其确立的基础,完备的金融制度是其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典当业最初发轫于南北朝,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不仅寺院开设质库进行交易,而且民间和官方也参与到这一行业中。唐代共有24位诗人在他们的40首诗歌中反映了当时的典当现象,这些诗歌提到的主要典当物品有衣物、琴、书籍等。唐人典当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文人典钱买酒,二是穷人典钱纳税。唐代典当诗为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典当业在四川既关系到普通百姓生活,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又可能成为非法之徒销赃之处,或是苛重盘剥的高利贷场所。所以,四川省政府都十分重视和支持保护正规典当业,并设有专门的机构与法规对其进行管理与监督。政府主要从开业、歇业管理、当税征收、营业中监督、筹备公营典当等方面对典当业实施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典当业的资本性质,主要经营者的籍贯,所当物品的性质,典当业的资本组织方式,典当分布地区,资本规模和受当物数额这几个方面梳理了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的类别,总结出了四川典当业的各种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当时四川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金融状况,突出了典当业与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规定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当铺,理论界也有一些欣赏典当制度的文章.典当在旧中国十分普遍,但解放以后,已一度绝迹.现在若要恢复典当,将是我国现有民事活动领域的一个重大调整,因此,对此须持慎重的态度,为了对典当有个正确认识,本文拟就典当的基本内容、性质与作用和典当制度的历史命运作一探讨。一、典当的基本内容典当由我国两汉以前的“质””发展而来.历代称之为“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典当押当”等。宋代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确立了土地典卖制度,明清户律田宅门对土地房屋典卖规定甚详。民国时期,有民国四年的清理不动产典当办法,民国17年的民法物权编的典权规定及一些典当业的管理规则,形成比较完备的典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