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史发生过三个标志性事件 ,遂使思想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目前仍处于一个转型期。考察当代学术文化的演生 ,可以发现有如下变迁 :从单一信仰转变为多元价值 ,从激进主义转变为保守主义 ,从思想转变为学问 ,从人文转变为技术 ,从拿来引进到建立本位文化。展望中国学术文化的前景 ,可以预计有如下变动 :国际化 ,规范化 ,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心灵境界的角度人手,探讨了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作者认为,理解中国先圣的思想,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生命智慧与经验知识;二、不可言说与可以言说;三、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对于中国先圣的思想而言,深刻体悟比罗列知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美学重要构成部分的江南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远古到西晋是前江南美学--远古的良渚等文化,春秋的吴越文化,战国秦汉的楚文化,三国时的东吴文化,从各个方面以多样元素为江南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东晋开始到晚清,是正式的江南美学。它以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为核心,并扩展到周围区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晚清到而今,是后江南美学。因上海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崛起,以中国与西方的互动为主轴,具有了现代性的特点,又与原来江南核心地区进行文化互动,并极大地影响这些地区的美学演进。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主要梳理江南美学正式形成前的前江南美学。文章分别从良渚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东吴文化中与江南美学最为相关的元素和观念进行言说,希望能够推进江南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美学重要构成部分的江南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远古到西晋是前江南美学--远古的良渚等文化,春秋的吴越文化,战国秦汉的楚文化,三国时的东吴文化,从各个方面以多样元素为江南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东晋开始到晚清,是正式的江南美学。它以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为核心,并扩展到周围区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晚清到而今,是后江南美学。因上海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崛起,以中国与西方的互动为主轴,具有了现代性的特点,又与原来江南核心地区进行文化互动,并极大地影响这些地区的美学演进。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主要梳理江南美学正式形成前的前江南美学。文章分别从良渚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东吴文化中与江南美学最为相关的元素和观念进行言说,希望能够推进江南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美学重要构成部分的江南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远古到西晋是前江南美学--远古的良渚等文化,春秋的吴越文化,战国秦汉的楚文化,三国时的东吴文化,从各个方面以多样元素为江南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东晋开始到晚清,是正式的江南美学。它以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为核心,并扩展到周围区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晚清到而今,是后江南美学。因上海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崛起,以中国与西方的互动为主轴,具有了现代性的特点,又与原来江南核心地区进行文化互动,并极大地影响这些地区的美学演进。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主要梳理江南美学正式形成前的前江南美学。文章分别从良渚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东吴文化中与江南美学最为相关的元素和观念进行言说,希望能够推进江南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美学重要构成部分的江南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远古到西晋是前江南美学——远古的良渚等文化,春秋的吴越文化,战国秦汉的楚文化,三国时的东吴文化,从各个方面以多样元素为江南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东晋开始到晚清,是正式的江南美学。它以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为核心,并扩展到周围区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晚清到而今,是后江南美学。因上海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崛起,以中国与西方的互动为主轴,具有了现代性的特点,又与原来江南核心地区进行文化互动,并极大地影响这些地区的美学演进。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主要梳理江南美学正式形成前的前江南美学。文章分别从良渚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东吴文化中与江南美学最为相关的元素和观念进行言说,希望能够推进江南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孔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思想理论问题。本文基于哲学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探索二者在思考的对象、途径、内容和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二者之间在“以人为本”及“人的价值的实现”方面的互补与融合,并从教育、法律与政治三方面阐明。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有的论者划分为三个时期、四个时期,有的论者则划分为七个时期、八个时期。究竟如何认识和划分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文化史研究难以回避的问题。 一“三分法”与“四分法” 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是解放前出版的一部《中国文化史》。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 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 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牴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 自明季迄民国,是为中印  相似文献   

9.
同性恋是电影表现的一个边缘题材,但是在西方电影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它已成为一种话语方式和批评方法。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总体上是较薄弱的。在华语电影发展史中,其言说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语塞与暧昧”;20世纪90年代是“走出衣柜”;21世纪初是“时尚元素”。从90年代以来的发展态势和言说深度分析,同性恋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已经在华语电影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共青团网站是高校共青团在虚拟网络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共青团履行思想引领职能的"物理中介" 和 "文化中介". 符号与术语、 意义预设与诠释、 言说方式是高校共青团网站话语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共青团网站青年话语体系的现代性构建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内容设计上积极回应青年需要; 二是运用视觉手段释放高校共青团网站的青春气息; 三是用青年语言阐释理论关切; 四是用生活化、 青年化的言说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五是把青年话语体系建设融入青年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伏羲伏羲》《雷雨》《费德尔》均隐含着乱伦弑父的文学原型。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看,三部作品的独创性在于它们借助这一原型分别在民间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和具有统治地位的权力话语里,融入了明显的时代内涵,重新演出了文学的新场面。从有机文学史的视角来看,这一文化原型形成一个丰厚的文学传统,在社会现实、文化和生命意识诸层面的探索包含深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小资产阶级"是现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并与"知识阶级"的自我理解问题有着密切关联。然而相关论述却多含混抵牾之处。考察民国辞书中的相关论述,具体厘清"小资产阶级"的概念及所指,从而探究其与知识阶级的具体关系,辨析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话语的复杂多歧性。  相似文献   

13.
有关身体的社会学研究多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揭示话语和权力对身体的生产实践。从这种认识论视角出发,智力障碍通常被视为政治和文化上失序的符号象征,它的存在源于人类社会对秩序与混乱的分类图式,由此产生的污名化的社会认知使智障者群体被主流社会排斥和边缘化。从古代社会对智障者道德堕落和妖魔化的解释,到现代科学对其进行的临床诊断、隔离和教化,智力障碍的身体形式一直经历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建构与规训,以此维持和再生产着主流社会的秩序边界。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中国学界向来重视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尤其是处于转型阶段的清代学术思想史,更是颇受青睐,著作甚丰。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Elman)就是专攻这一块的著名学者。他的《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和《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从新的视角出发,为我们展现了清代思想史不同于传统研究的另一面。他既反对只从内在理路出发看思想的变迁,又不赞同把思想史局限在政治史的框架内。为此,他倡导“语境化”研究,强调思想史的社会根源和本土背景。此外,艾尔曼反对“现代化叙事模式”,认为要从开端出发探寻历史,并要注意知识的地方性生产机制。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思想史研究中,要积极吸取美国中国学家的有益成果,把我们的清代思想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汉、宋学关系是清代学术思想史上至关紧要的问题。清末民初以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已经不少,从既有研究的情况看,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其一,汉、宋学关系不仅是精英阶层的“学术思想”的问题;其二,汉、宋学之间的区别未必是壁垒分明的;其三,研究中必须摆脱先入之见,回归清人的语境;其四,应该重新由史料出发,完善与修正既有论述框架。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现代通俗文学整合进现代文学史,长期困扰着学界。在具体的现代通俗文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分别论述易、整合入史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乃是因为立足于学习西方进行“借鉴革新”的现代知识精英的文学史构架,对侧重于面向传统进行“继承改良”的现代通俗文学的排斥。然而扎根于本土资源,面对中国问题,现代通俗作家在五四之前的创作已经展现了改良社会、提倡科学与人权等现代启蒙主题,在五四之后也展开了对现代激进思想如“非孝”等的反思。现代通俗作家已经扮演了启蒙先行者的角色,现代通俗文学已经开始“现代化”。因此有必要修正过去以“知识精英话语”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史,以开放多元的心态,进行认真的学术研究,解决现代通俗文学的入史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篇写作是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和重点,语篇写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情境语义意义解释框架对语篇写作的研究具有适用性,情境语义学视角下情境推理对语篇写作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发展人类学的视角,从缓解贫困、倡导包容式公平发展、谋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谐的发展实践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知识的内涵,传统知识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及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知识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地方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在我国传统知识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其反映为用现代科技思维方式、标准来编撰传统知识,用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框架来讨论传统知识保护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视角看,保护传统知识,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保卫人类现在和将来发展模式的一个选项,是为了保卫人类的文明成果,是为了保卫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然而处在纷繁复杂、充满矛盾、利益和权力纷争的现实世界中,这样的理想陷入了迷茫,不得不聚焦于公平发展和利益分配的讨论。文章认为,必须建立适合传统知识的价值准则、评价标准和保护和开发理论和方法,才能实现事实上处于霸权的现代科技的平等。  相似文献   

19.
积极话语分析重在说明语篇的亲和关系.从这一视角出发,文章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英语译介的宏观与微观策略和技巧.研究表明,积极话语分析对于正面塑造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时期的鲁迅脱离教授和官员的身份,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同时,上海更加繁荣的报刊业以及政治上的特殊性,使鲁迅后期的杂文更具有公共性。其杂文写作表现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面对革命话语、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话语、商业化文人话语与官方知识分子权威话语时的一种"话语突围"。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人话"的审视为起点,始终坚持"立人思想",秉持"立人话语",始终关注的是公共事务背后的知识/权力关系,其杂文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