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恩格斯早就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来,自然科学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划时代的发现”层出不穷。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先是发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科学革命,二次大战后又出现了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新型的横断科学,取得了分子生物学的巨大成就。这些科学革命直接导致了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那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些什么新的发展呢?它怎样改变着自己的形式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大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自然科学是探索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它们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自然科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指导构建学科体系 ,要让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建立一种积极能动又唯物辩证的观点。因此在自然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适时地、有意识地、系统地渗透到各知识点中。下面就自然科学教学中对这方面思想的渗透教育作一探讨。一、世界是物质的在物质这一节内容中 ,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观点 ,从生物体与非生物体 ,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的粒子 ,从有形的实体到无形的场 ,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形成的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是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20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别具一格的“否定论”模式 试图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人们中间一度盛行着一种观点,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已经过时,这就是所谓“过时论”。 与其他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样,“过时论”对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取否定态度的。不过,一般的“否定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比较粗暴,而“过时论”的否定似乎较为含蓄和客观。它从一些新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科学新发现出发,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结论的责难,在此基础上再得出“过时论”的结论,最后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它的否定模式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写下的《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辩证性质的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设的一大贡献。恩格斯列举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发出的六次挑战,揭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还揭示从原始星云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无限的宇宙无生无灭,而有限的事物有生有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图景。最后,指出理论思维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密切联系;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推动哲学(理论思维)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哲学来指导。  相似文献   

6.
认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自然科学理论思维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支配。自然观对自然科学理论研究起指导性作用。自然观;科学方法;科学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科学方法,就没有科学研究,而科学方法受自然观的支配,只有在正确的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抽象自然观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概括;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自然科学理论思维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支配.自然观对自然科学理论研究起指导性作用.自然观;科学方法;科学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科学方法,就没有科学研究,而科学方法受自然观的支配,只有在正确的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学中加强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概述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教学中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坚持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对方法论和教学目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总结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写的《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旧序》,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继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后的又一重大成就,是恩格斯留给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及广大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离开实践去理解是不能真正解决的,其感性自然观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他认为自然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历史先行地包含着自然的前提和内容;自然是"历史的自然",而自然也必须是历史中介了的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中介构成了人类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自然界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时,它内在的同时也在诉诸一种社会历史性的理解,即实践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感性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哲学的重大贡献主要有自然观、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和科学观三个层面.自然观方面,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并倡导了以自然科学为中介研究自然观的方法;科学认识论方面,强调了科学认识主体的历史主体性并注重了认识论的哲学提升与具体科学史史料的有机融合;科学观方面,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动态过程、自然科学家与哲学家联盟的意义以及科学对社会的双重效应.恩格斯的这些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对于当代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思想史上有两种基本的自然观,一为敬意论自然观,其实质强调自然是众生平等、互爱相处的家;二为机械论自然观,其实质主张自然是各种事物相互充足利用、为人所造的高效经济共同体。二者相互对立。生态学就是在它们协同影响下萌生和演进的。但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文明的兴盛,后者占据主导地位,敬意论受到排挤。这是现代生态问题一个重要的认识根源。合理、有效的生态学应把两者有机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核心是人在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如何达到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活动导致了其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急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引导科学的生产实践活动。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继承和发扬,从构建社会文化、尊重生态多样、坚持科学发展以及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能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导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方绿色思潮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反生态性的诘难,通过揭示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理论缺失,深入挖掘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意蕴。研究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了生态中心主义的反理性主义、反技术主义倾向,揭示了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在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的理论困境,认为生态中心主义将生态问题的根源归咎于个人对环境的价值观和态度,这种观点是非历史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仅从价值观层面探导生态问题而忽略了价值观依存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条件,认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坚持自然对人类而言只具有工具价值,是脱离了一定社会结构和历史条件的抽象的近代机械自然观,其追求的人类整体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只是一种幻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护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指认自然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方式,主张通过变革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来消除自然的异化、解决生态问题,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兼具自然维度和文化维度,坚持了自然的先在性和社会历史性,坚持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始终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绿色思潮自然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性质作了准确定位,主张把文化和自然因素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构建了文化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是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 ,解读出马克思“自然与人应在对立统一中和谐发展”的唯物主义辩证自然观 ;重点阐述了其主要内涵应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二者的本质统一 ,分析了其四个基本特征 :即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客观物质性、劳动中介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揭示出其丰富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观念,如自然观、系统观、保护观、科学观和宗教观等。先民们对自然的看法以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态度为主,提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产生了系统的生态观念,在此基础上,先民主张实行生态保护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生态科学观及实践是其重要的表现。此外,生态观念在文化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体现,即生态宗教观念。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的认识和促进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唯物辩证法看,科学中没有最终的理论,科学分类是无限的。根据是:客观世界的无限可分性,物质运动形式和思维形式无限发展,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科学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科学分化和综合的辩证统一。语言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丰富多彩的现代语言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工作者和语言学博士生要拓宽科学视野,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语言,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难题日益成为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以系统论思维方式全面考察人类“自然观”的生态演化历程,历经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为人立法”、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人为自然立法”,应当寻归生态文明时期有机契合的系统“生态自然观”,是谓“人为自身立法”。其中,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确立是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时代的内在要求,为缓解生态危机并破解生态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应当成为绿色文明时代的伦理共识和文明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