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自我保障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出发 ,老年自我保障在于强调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 ,调动老年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实现其自我价值 ,同时 ,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内容。它无论对社会、对家庭 ,还是对老年个体来说 ,都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 ,营造与建构良好的社会养老支持网络和环境氛围 ,将有利于老年自我保障的实现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使老年人成为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2.
老年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寻老年人社会参与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增进对社会参与重要性的认识和把握,在南京市3个社区随机抽取238位老年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社会参与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社会参与率为42.4%;有社会参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无社会参与老年人,二者在SCL总分等8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自评健康、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之间呈正相关.由此可见,社会参与对于提升老年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家庭功能的衰退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共识,但其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自立程度,还是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依赖,存在争议。 基于西方老年社会工作以及中国本土情境,从照顾管理走向参与、赋权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何通过个体、团体、组织和社区赋权,尽可能实现老年人的自我独立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 这要求对当下老年社会工作的政策实践进行持续反思,在肯定政府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自我独立”的价值目标,并将赋权作为一种基本理论方法,不断改变老年人认知和老化态度,推动老年人与环境的良好互动,以尽可能的通过自身能力、家庭网络或制度化辅助来实现“自我独立”。  相似文献   

4.
采用老年人和老年前期人群对比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群体心理学中群体态度测量方法,借鉴Fraboni等编制的FSA量表,结合IAT联想测试法,对唐山市区老年人和老年前期人群对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意向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老年人与老年前期人群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社会价值"上存在不同看法。在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上,老年前期人群总体上对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持有限积极的态度;在行为意向维度,老年前期人群受社会期望和道德教化的影响,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消极态度容易被隐藏,但会表现出对老年人社会参与不帮助、不表态、不加入的消极行为。未来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会更关注参与活动内容的价值性,不单单追求参与活动的"利己"性。老年前期人群会希望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社会价值并得到社会其他群体的尊重;更加关注活动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对社会参与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老年前期人群在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方面与老年人相比更为自信。社区和新媒体在未来的老年参与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考查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自我和谐量表在心理评估中的作用,对816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其中男392人,女424人,平均年龄19.1岁。调查方法:运用自我和谐和SCL-90量表进行调查,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对心理健康水平高与低者的自我和谐水平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SCL-90总分各因子得分与自我和谐量表中的不和谐因子显著正相关,与灵活性因子显著负相关,与刻板性因子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的自我和谐水平显著好于心理健康水平低者;不和谐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有很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老年大学教育社会心理价值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部分老年大学学员所做的社会心理调查的结果显示 :老年大学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学校 ,它不仅向老年人传授知识或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社会支持 ,促使老年社会心理向着积极的方向健康发展 ,这正是老年教育的社会心理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高中生自我接纳的特点及其对社会比较的影响,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和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对37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我接纳因子与社会比较、能力比较、社会比较呈负相关;(2)自我评价因子与社会比较和观念比较呈正相关;(3)自我接纳与能力比较呈负相关;(4)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因子对社会比较的回归方程显著,可以预测高中生社会比较14.1%的变异量。得出高中生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因子对社会比较及其两个因子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二者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对179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水平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均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在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接纳总均分及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和谐得分越高,自我和谐水平越低),并且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量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对苏北四市农村地区1 88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苏北农村地区老年人EQ-VAS平均得分为(71.3±16.7)分,老年人对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焦虑或抑郁的评价较高,满意率分别为75.2%、83.2%和78.2%;而对疼痛或不舒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满意率分别为56.2%和72.9%。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患慢性病情况、居住方式等均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结论:苏北农村地区低收入、独居的空巢老年人需要更多关怀,政府应加强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健康管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建议。分析了老年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自身需求和必要性。指出社会应关心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老年人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发挥老年群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公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公民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睿智公民的一种手段,受到当代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需要的是健全自律的公民,即具有自觉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能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公民。这种公民的培养离不开公民教育内部机制与社会制度保障系统的共生整合。  相似文献   

12.
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流传、熟知并广泛使用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展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现实。因此,青年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当下,青年网络流行语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故应通过对青年网络流行语的监测了解青年,运用青年网络流行语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青年网络流行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较早,影响较为深远.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成功经验包括:解决老龄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人口老龄化的理论基础和认识突破;老年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日益突出.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确认老年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资源,把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提高到事关老龄社会能否保持繁荣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以逻辑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综合分析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研究表明,社会参与能够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在自评健康与身体健康方面,相比于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城镇老年人自评健康和ADL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在IADL方面的影响较弱。社会参与能够更有效缓解城镇老年人的抑郁,对农村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更积极的影响。在鼓励老年人积极投入社会参与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城乡社会环境差异,努力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一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老年人开展社会参与提供政策和物质支持;另一方面改善城镇环境,以社区为依托,为城镇老年人构建良好社交环境与“半熟人”社群。  相似文献   

15.
论转型期进城务工农民的政治参与对社会稳定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城务工农民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稳定和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而对其政治参与程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这一特定阶层政治参与的愿望日渐强烈 ,但其政治参与的实际现状却不令人乐观 ,而且他们的政治参与对社会稳定产生双重效应 ,因而继续引导其积极合理的政治参与 ,同时努力化解其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older adults in our countr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older adults have aroused th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and the whole society. Maintaining a high level of mental healt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welfare levels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older adults. The scholars abroad have begu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especially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However, in China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of older adults have not yet formed a broad and effective pattern. In this context, we attempt to study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of older adults on mental health, and hope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research on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achieving the happiness of older adults. By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bout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we forwarded the theoretical model in which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ould affect mental health, and hypothesized that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an highly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and provid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for vulnerable people. If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participate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they can get more benefit. On this basis, by using the data from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in 2005, we m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First, we found that education, income, health and being a communist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participating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mong older adults. Older adults with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Then we used the treatment-effect model which could control and eliminate sample selection bias to find how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influences mental health. We found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an highly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Older adults who participated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reported higher level of mental health. Finally, we chose health, income and education to measure the vulnerability of older adults, and used a treatment-effect model with interaction term to prov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The findings show that when older adults with poorer health, lower education and lower income participated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their level of mental health could get more improvement. In other words,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could get more benefit from participating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which strongly prov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We combined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which provided a useful supplement for the current research field of older adults. And we creatively found that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ould provid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for vulnerable people. Although there are challenges to recruiting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to participat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hould gain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whole society. Ignoring them would produce the Matthew effect. Thus, we suggest the whole society may encourage older adults, especially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随着大众化休闲产品供给的增多以及休闲多样性价值的突显,青年人开始广泛参与到多样化的休闲活动之中。传统“休闲品味”视角下的阶层区隔正在逐渐消解,一种基于休闲多样性差异的社会分层现象(休闲多样性分层)正在青年群体中逐步形成。使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青年群体作为分析对象,对社会阶层和休闲多样性的关系和作用路径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第一,青年人所属的社会阶层对其参与休闲活动的多样性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工作时长和收入在社会阶层影响休闲多样性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藏城市老年人社会交往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区在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如何维持与改善城市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拉萨市与日喀则市的全部38个社区中随机抽出13个社区的197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从频度、规模、满意度三个角度对社会交往进行测评,并创建了社会交往与居住条件以及健康状况三个潜在因子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西藏城市老年人社会交往的总体水平是频度较高、规模较小、满意度较高;居住条件的便捷性越高以及周边环境越好,老年人社会交往的频度就越高、规模就越大;社会交往的频度越高以及规模越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好,社会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发现,社会交往满意度受社会交往的频度、规模影响较小,而对增强社会交往对健康状况促进作用有较强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和政治防卫权(含盖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核心,也是基本人权。公民运用这些权利,不但经由人大、政协等国家机构来表达民意,行使人民权力;而且要能以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的身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并从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对社会的渗透日益深入且全面的今天,青年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时代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治理过程中,青年借助网络工具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了从以前在官方组织引导下通过传统途径参与到主动运用互联网平台自发组织参与的创新。当前,青年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专项管理缺失、社会信任度不高、发展性供给保障不足等问题。伴随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年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激发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需要从完善专项管理、转变观念态度、增强资源供给三个方面寻求破困之道,从而助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