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传统家庭对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每当谈到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逻辑,学者们总是用一种笛卡儿式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看待中国人。笔者以中国的家庭结构为基点,从中国家庭的宗法制、礼仪和资源转移三个方面分析了家庭结构对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影响,发现中国的传统家庭结构是影响中国人社会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理论的传统议题是关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议题,社会学形成了两大研究传统:涂尔干的实证研究范式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从两大研究传统出发,各个社会学理论采取了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等不同的研究取向,这主要体现为数学中的归纳和逻辑演绎两种方法。然而这种研究取向在社会学中形成了二元对立矛盾,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成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民间法作为一种学术话语,存在法律外观和道德本质的悖论、法效力来源上的国家性与地方性的悖论、事实上的个别主义和价值上的普遍主义的悖论、历史经验实存性和理想价值追求性的悖论,话语悖论的产生源于话语情境的对立,现代化范式立足于市民社会的话语情境,而本土化范式则着眼于乡土社会的话语情境,但是中国正处于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社会转型中,只有基于转型社会的话语情境,我们才能树立对民间法不为偏颇的态度。同时,对范式对立而产生的话语悖论的解释,也引起我们对研究方法的反思,即在研究中必须反对一切范式霸权和二元思维。  相似文献   

4.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两种互补性发展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都是来自城乡二元结构转变的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改变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农村经济落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创建外生性发展与内生性发展两种模型。这两种模型似乎是相互对立的,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这已被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所检验了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和解释范式,消解了社会学方法论中的整体和个体、行动和结构、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二元对立.它强调关系的首要地位,反对整体论或个体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从而超越了整体论和个体论的二元困境;它既承认社会结构的制约性又承认个人行动的能动性,强调结构和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克服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状态.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资本区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次,强调它们之间的连续性,避免了宏观理论和微观分析的二元关注.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考研热度不减,这已成为中国的重要教育现象,更是全社会对知识追求的最佳诠释。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尔曼本着超越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二元对立为旨趣,以“理性人”作为基本假设,采用“系统行动的内部分析”的个体主义方法,建构起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为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群体“考研热”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翻译学术话语形成了由西方和中国传统译论构成的二元结构,产生了科学观和艺术观的对立。中国翻译的艺术观是中国传统翻译观的主流,是世界独特的译学模式,其中翻译绘画类比是理解中国翻译理论的关键。它构成了翻译史的框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艺术性思维取向。只有理清这一类比历史脉络才能真正理解际遇中的西方译论并与之平等对话。临摹意义的翻译观被创造性绘画的翻译观置换,原文"现实"同原文一道成为翻译的参照,缓和了作者/原文与译者/译文之间的紧张关系,但真正消弭二元对立格局,建立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平等对话关系的前提是建立共享世界的历史视阈。  相似文献   

8.
《嚎叫》一诗是二战后美国垮掉派文学的代表诗人金斯伯格本人以及整个垮掉派文学的代表作品,内涵丰富,在不同的阐释维度之下,焕发出多面的光彩,而生态美学则是众多可能的阐释维度之一。生态美学秉承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破除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取向,力图在人与广义环境之间建立平衡的和谐的关系体系。生态美学勾画了一种有序寓于无序,有形化于无形的生态主义未来范式,而这种范式在金斯伯格名篇《嚎叫》中得到了反映。  相似文献   

9.
中国翻译学术话语形成了由西方和中国传统译论构成的二元结构,产生了科学观和艺术观的对立.中国翻译的艺术观是中国传统翻译观的主流,是世界独特的译学模式,其中翻译绘画类比是理解中国翻译理论的关键.它构成了翻译史的框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艺术性思维取向.只有理清这一类比历史脉络才能真正理解际遇中的西方译论并与之平等对话.临摹意义的翻译观被创造性绘画的翻译观置换,原文"现实"同原文一道成为翻译的参照,缓和了作者/原文与译者/译文之间的紧张关系,但真正消弭二元对立格局,建立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平等对话关系的前提是建立共享世界的历史视阈.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的讨论,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自我主义”、“大我优先”与“关系取向”这三种本土研究范式。但多数中国人可能既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以“大我”为中心,同样也不是简单地以诸多的两者“关系”为取向的,而是在与众人的直接交往与间接相处的具体情境中,倾向于采取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以建立、维持、发展或改善自身在某群体或社会圈中的“人缘”状况。个体在某群体或社会圈中的良好“人缘”,是个体在该群体或社会圈中长期摄取更多资源的重要资本。这种以自身良好“人缘”为指向的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可称之为“人缘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