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传统的单位体制开始趋于消解和变异,单位制社区面临转型,"还经济于市场,还社会于社区",在"权力下移"的总体背景下,由于其自身特点,单位制社区建设逐渐为人所关  相似文献   

2.
单位制是1956~1978年间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主导体制,其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实践基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危机是单位制形成的社会背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是单位制形成的经济背景;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是单位制形成的思想背景;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单位制形成的实践背景;苏联模式是单位制形成的国际背景。  相似文献   

3.
张笃堂 《社区》2009,(25):44-4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传统的单位体制开始趋于消解和变异,单位制社区面临转型,“还经济于市场,还社会于社区”,在“权力下移”的总体背景下,由于其自身特点,单位制社区建设逐渐为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民间组织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民间组织(FBO),参与者的内生动力来自信仰,通过信仰把个人与组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联系起来,形成由个体走向整体的开放性意识;当代中国的民间组织受"单位制"影响,缺乏"FBO"之类纯粹的民间组织,在多元文化互动交融的背景下,已有的民间组织和新的社会团体的形成与发展都将会深深打上中国烙印,呈现出"类单位制"趋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单位制就其为单位成员提供的身份感和归属感而言具有前现代的性质,中国城市社会从单位制向后单位制的变迁正是现代性作用的结果.现代性作用下的后单位制社会特点表现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封闭社会到流动社会、从政治整合到社会整合的三大转变.后单位制时期社会整合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单位制惯习的消除、单位社会功能的承接、新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团结的形成、文化价值共识的实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单位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以机械团结为主要维系纽带的单位制以极大的冲击。通过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视角,可以看出单位制解体后以劳动分工所带来的社会有机团结才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郭星华 《社区》2004,(24):20-21
中国社会历来城乡有别,但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是一种“类单位制”,与城市的“单位制”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同样承担政治动员、社会控制、经济生产的功能。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生产功能的淡化,基层组织的政治动员、社会控制的功能大大弱化。因此,改革并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是意义深远的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使整个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基层组织结构与功能的转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公益事业无人过问、居民闲暇生活的单调、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民间纠纷日益增多等等。在“类单位制”条件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下,…  相似文献   

8.
冯呼和 《社区》2014,(27):12-12
社区服务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出现的,我国的社区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转型的产物,是单位制解体造成的社会管理真空和后勤服务弱化的补位。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增长,但与此不相符的是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有很多的历史欠账。  相似文献   

9.
转型社会与"单位制惯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单位制社会里,形成了"单位制场域"和与其相适应的"单位制惯习"。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自身特点,"单位制惯习"的转型滞后于"单位制场域"的转型,并由此引发了部分个体思想与行为上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单位制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重要组织形式。单位制解体后,原有社会管理中的诸多弊端不断显现出来,后单位制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困境即是例证。后单位制时代下的档案管理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化不全、科学化不足与灵活化不够。要走出档案管理的困境,需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即数字化、网络化与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理念、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将不断增强。然而,我国长期受以国家为权威来源和以单位为传统形式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社区自治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改善社区自治,加强社区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科技系统中的文化力量、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逐渐达到均衡,在科技与三种力量以及三种力量彼此之间的耦合与互动中,孕育出一场信息科技革命.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扩大使反集权的网络民主日益增强,为微观个体的科技创新迅速获得社会认同,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昭示着科研社会化的趋势.信息科技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日益深入,使科学技术更加趋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诚信是一种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能够促进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规范,保证各市场主体展开公平有序的竞争;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降低市场决策成本、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仅有一个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问题 ,而且还存在一个同现实的人的结合的问题 ,它内含着一套有关现代“人文关怀”的设计问题。因为离开了“人文关怀”则势必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生扭曲 ,建立不起来 ,甚至兴而复衰 ,这就提示我们必须根据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相似文献   

15.
公正视野下的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社会经济秩序应建立在基本的社会公正基础上,若是采用不合理、不公正甚至歧视的手段维系社会秩序,其结果将会带来许多负面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中国现行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呈现明显的二元化特征,无论是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缺陷及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看,还是从社会经济转型及发展的形势需要看,中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都迫在眉睫。而改革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要维护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系统的视角研究,可以发现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制度在功能上存在"创新与激励"、"资源配置与利益平衡"、"知识流动与产权保护"的"耦合性"。但须明确的是,只有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协调,二者功能才会形成"耦合"并促使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制度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从中国社会转型由关系与单位综合交错所构建的视角出发,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中关系的恶性泛滥与单位的隐性重构是社会转型的深层障碍,认为可依照理性化和市场化原则构建新型关系和新型单位,进而推动社会转型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制度性力量与市场经济体制性因素相互结合,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调整。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内含的自发性品格在发展中也愈发强烈地暴露出其相互间的冲突与抗衡态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所有制、多元分配方式中包含一部分资本主义私有成分。这部分资本份额达到一定比例,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到一定水平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较长时期地出现相对需求不足;“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逐渐变成了“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生产与人民群众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的信号提醒我们,剥削和分化造成市场不能出清的程度相对于我国现在的低水平生产已经不容忽视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求对剥削与分化不断作出评估与调控。为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均衡运行,建立一套调控这个体制矛盾的调控理论和手段、调控指标和目标体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产生了许多新发展,而现代社会的这些进步也同时带来许多风险与危机。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新社会风险”作为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视角逐渐兴起。新社会风险视角不仅给社会政策理论带来了新的转变,而且对各国的福利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工业国家都开始强调在知识经济和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下,应该重新审视福利保障制度原则,加强社会包容,建立一个以应对“新社会风险”为主的福利国家。基于此,研究新社会风险的概念内涵及其与传统风险的区别,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西方发达国家福利改革的新动向,而且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也将为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就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适度、规范、高效、廉洁、公正和透明的政府行为与其相适应,这对于推进社会转型进程,把握其方向,减轻其振幅与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政府行为必须进行重塑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在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手段和行为环境的创新上有大的突破,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