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村社区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西方学者重视乡村社区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并获得许多重要发现,而中国的社会语言学发展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当前我国城市化和社会流动为乡村社区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有利条件。中国乡村社区的社会语言学价值在于,它能够拓宽社会语言学理论适用范围,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乡村社区的语言规律,对于促进语言变异规律研究和促进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都市化进程很快,其研究也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是,对于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社区的乡村都市化还缺乏研究。本文将西双版纳傣族园这一乡村旅游社区置于旅游发展的场景下,以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为分析框架,进行乡村都市化的关联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福建沿海侨乡村级社区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是人口外流、村庄集体经济薄弱,很大程度上依靠海外华侨捐助,村级社区治理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华侨回乡炫耀性消费,铺张浪费严重。如何引导海外移民参与村级社区建设,促进侨乡可持续发展,福州市亭江镇长安村给沿海侨乡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村级社区治理良好,已实现乡村生活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其原因是侨民集体观念强,通过村级非政府组织推动了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区营造在于激发乡村社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促进社区价值的实现和社区福祉的提升。应用社区营造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行动主体不到位、社区参与不充分、社区增权不均衡等问题,拓展乡村旅游内容的深度和厚度,形成优选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与新机制,完善基于互益共同体的旅游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内引外聚的乡村旅游内容创新平台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旅游火热度不断攀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是乡村旅游工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概念、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阔克麦西莱甫是新疆哈密地区维吾尔族乡村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选取新疆哈密市陶家宫镇的一个维族村庄为田野调查点,把该村庄中阔克麦西莱甫的变迁与传承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从保护层面和发展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民族乡村社区文化发展思路,并在社区参与的视域中分析了政府、文化传承人、社区居民多元主体在社区文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与生态之间 ———福建乡村林权改革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福建一个乡村社区林业变革历史、尤其是近年林权改革具体操作过程的细致描述,展现出林改在一个具体地方引发的农民行为的改变,并初步探讨了这种改变对农家收入、乡村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与生态这两个问题的一致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城郊乡村旅游及其社区发展,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正,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重塑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旅游景区与社区的区域功能,并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短期旅游休闲形式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社区内经济、社区文化环境以及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对怒江州秋那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依托旅游项目设置型的社区参与模式这一新型社区参与模式,并总结其优缺点以及发展路径。结果表明:依托旅游项目设置型的社区参与模式与其他种社区参与模式不同,其主要通过大型项目组和项目管理小组共同明确细则来达到公平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两个案例资料——中国本土发生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和国际援助的社区发展项目,分析了中国乡村在后税费改革时代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的动力、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计划嵌入在现行政治体制和主流发展话语之中,能够利用模糊身份带来的社会资本,促进乡村社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结构的路径依赖性演进;而社区发展项目则站在体制之外,反思主流的发展话语,走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发生了制度间的冲突。由此认为,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性条件和方式,不存在人们善良期望的互补关系,必须处理必要的制度性撞击和互相调适。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与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一致,相互促进。在论证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新农村建设优势所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新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推动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选择,旨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契机下实现福建新农村建设和闽台农业合作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认为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能够实现价值创造的劳动力总和,其开发是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础性工程,是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了闽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比较分析闽台农村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环境等,认为要实现闽台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可持续性必须建立长效的开发合作机制,并着重立足福建提出科学选人、正确用人、平台育人和制度留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农民合作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分散的农民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形成社区农民间的合作,实现以一定区域为边界、以社区利益和共同规范的认同为基础的社区的自治.文章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前情况下新型农民合作制度难以建立的原因,探悉经济制度、政治体制、文化习俗对农村合作制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土地资源有限,需要大力依靠科技的力量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缓解土地资源有限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新农村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情况,直接决定着福建省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为求证福建省新农村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的具体情况,选择从统计和实证调研两种渠道获取数据,通过分析,梳理出福建省新农村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得出加快福建新农村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闽台经济合作紧密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了有关经济合作量化评价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并测量了闽台经济合作紧密程度指数,分析两地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实证结果表明闽台经济合作紧密程度在不断提高,未来一定时期内闽台仍将是各自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6.
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不仅在经济层面上,有力地促进了苏南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在政治层面上,也构成了苏南农村社区组织建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因素。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普遍进行的以产权制度变革为核心的改制、经济基础的转变也必然带来农村社区组织关系的重构和制度的创新。以村党政组织为主导,以功能互补、利益互动为基础,村级党政组织、企业组织、非正式组织之间和谐的组织关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省农村老年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到了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新农保的养老金金额以及来自家庭、社区、国家层面的生病照顾、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影响。其中,包含新农保在内的经济支持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将迎来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前实施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选择.福建与新加坡同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本研究开创性地就双方合作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展开研究,将有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对促进福建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认为行业协会是现今闽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的重要推手,在引导和促进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成为现有闽台人才交流平台的有益补充。界定了行业协会推动专业人才交流合作的内容和范围,分析了当前以行业协会为平台促进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现状,尤其是存在一些认识性、制度性、政策性问题,进而提出通过发挥好行业协会的独特优势、优化行业协会对接制度环境、完善行业协会治理机制等进一步设计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福建和台湾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对于闽台滨海景观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闽台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闽台滨海景观存在问题出发,对原有景观布局进行改造,针对部分滨海景观给出指导性建议,并从宏观上提出滨海景观发展策略,探讨闽台新的产业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