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ESP)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国高校的ESP教学却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在中国高校ESP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定位不清晰、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中国高校构建基于ESP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基于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二要合理规划和编写ESP教材;三要结合ESP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四要注重实践教学;五要加强适于ESP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ESP教学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本文依据传统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ESP教学模式给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以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改革入手,突出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探讨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与语言学习和外语教学息息相关。本文从模因论出发,进行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重新寻找适合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以期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融合以及跨学科知识间的迁移学习。  相似文献   

4.
ESP人才的培养顺应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目前在ESP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相关课程关系安排和处理的不恰当,特别是错误理解了特殊用途英语和普通英语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厚"特殊用途英语"薄"普通英语的课程设置,事实上造成ESP专业学生只接受了专业技能的培训的现状。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影响了ESP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步入社会后的发展潜力,无法满足社会对ESP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认为只有正确认识普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关系,相应地调整课程设置,才能真正地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发展潜力的ESP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基本上停留在一般用途英语(EGP)教学阶段,然而大学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向ESP教师转型。基于ESP语料库的词汇研究能够揭示专业文本中的词汇特征和语言模式,能够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解决ESP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从而实现向ESP教师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EGP教学改革的ESP网络教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一轮大学英语(EGP)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和全球化趋势的新需求,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成为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必要推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以需求分析为ESP课程开发基础,遵循个别交互的ESP课程设计原则,并实验多元互动的ESP教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结合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开展特殊用途英语(ESP)教学的可行性。结合需求理论的ESP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满足学习者对于英语学习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符合今后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职旅游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探讨在ESP(专门用途英语)框架下的旅游类专业英语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以期培养“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依据ESP教学理论,分析了旅游类专业英语的特点,符合ESP特征,归属ESP;论述了旅游类专业英语对ESP教学的具体要求,并针时目前高职旅游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旅游类专业英语,要以ESP理论为指导,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化考核,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教学法,它目的明确,实用性强,深受欢迎.通过总结介绍ESP的涵义、分类、发展以及教学原则等问题,指出了开展ESP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ESP在中国: 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回顾ESP的实践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在30年后的今天,在这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核心就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即大学英语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存在还是为帮助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而存在。这个问题由于涉及我国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和教育体制,ESP实践步履艰难,当ESP在全球飞速发展,成为一种世界外语教学的普遍现象,在中国却存在普遍的误解和偏见。但是经过ESP失败的昨天,改革的今天,必将迎来发展的明天,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如果用昨天的东西教今天的学生必将剥夺他们明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ESP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理论根基。阐述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ESP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指出在理论上仅仅关注各专业语体的语言层次上的特征是不够的,还应该探讨它们的修辞策略层面; 在实践上也有待完善,应该解决好ESP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教材、师资和教学方法等问题。本研究认为,社会需求是ESP发展的主要驱动力,ESP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简要地介绍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从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大学、中学英语课程设置重复两方面阐述了在大学阶段大力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目前该教学体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师资严重匮乏,教材建设严重滞后,课程设置相当混乱,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ESP/EST纵横谈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64年,Halliday,McIntosh和Strevens在他们合著的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ESP的理念。遂后,人们开始认识到,ESP是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其存在理据至少有3个方面。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历,说明ESP和EGP的差别,认为在21世纪里,前者若与一门专业或学科结合起来,将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恢复专门用途英语学科地位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门用途英语有无学科地位是关系到专门用途英语在中国高校能否立足和发展的关键。从学理上分析,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确定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有自己的学科共同体和出版刊物以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主体。但是,只有学理依据没有法律依据,往往还是被认为没有学科地位。因此,中国的专门用途英语必须为具备自己的法律依据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专业英语是我国内地高校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大致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但目前却不得不面对诸多的误会和非议。基于我国大陆范围内的各种相关研究文献,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考证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源起,尝试将其发展阶段依照时间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着重从ESP视角探讨其发展历史与现状,认定专业英语课程确有其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理应归属于ESP课程的范畴,亟待各种切实有效的革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6.
ESP翻译研究近40年(1978-201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40年来,我国ESP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分四个阶段进行综述:1978-1989年为第一阶段,以引进ESP概念为先导,研究以EST为中心;1990-1999年为第二阶段,ESP各次语域的研究全面展开;2000-2009年为第三阶段,开始对ESP翻译理论作系统研究;2010年以后为第四阶段,ESP翻译和翻译研究越来越依赖网络和信息技术,有了技术转向。  相似文献   

17.
在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本科院校中,有必要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ESP教师的发展。探讨如何实现ESP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调查和分析上海电力学院四位大学英语教师不愿继续从事电力英语课程教学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除了缺乏扶持措施以及激励机制外,原因还在于电力英语课程教学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其中最具挑战的因素不是电力专业知识的欠缺,而是由于ESP的特征而呈现出教学的不确定性。鉴于该学院出现的教师发展中的问题,从ESP教师个人发展和群体的支撑辅助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利于教师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ESP(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来源和分类,并结合经贸英语教育中的ESP课程设置的特点,探讨专门用途英语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方法,指出ESP课程设置必须与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国内ESP研究三十年综述(1980-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过去30年间(1980-2009)刊登在国内主要外语期刊上有关ESP研究的文章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1)国内ESP研究呈明显上升态势;(2)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外ESP研究的介绍与引进和国内ESP课程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3)研究方法以思辨性研究为主;(4)研究正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分析表明,国内ESP研究起步晚,发展慢,成果少;研究范围狭窄,深度不够;研究方法欠成熟,仍以思辨性为主;课程建设与教学缺乏成熟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