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阳明是心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但其礼学思想本质上是实学,具体表现为礼之践行层面。王阳明礼之践行思想主要表现为五个层面。崇礼:开口向人谈古礼;解礼:阳明认为礼根于心而一本者也;习礼:导以德而训以学;修礼:慎独先行与正心修礼;践礼:动容中礼与礼简易行。阳明礼学思想中的解礼、崇礼、习礼、修礼、践礼五个层面最终是为了礼之践行,凸显了阳明礼学思想的经世致用性与实学特质。  相似文献   

2.
在礼学的发展过程中,“礼意”受到治礼者的重视。“礼意”源自“礼义”,可看作是对“礼”的义理或意蕴的诠释。作为记载礼学内容的“礼文”经层累的构建而愈密,“礼意”经层累的构建而愈精。历代的礼学研究均注重寻求“礼意”,也关注到了“礼文”和“礼意”的关系。清儒在治礼过程中格外关注对“礼意”的寻求,主张“通礼文之穷”以寻求蕴藏在“礼文”背后的“礼意”,并呈现出清初“礼时为大”、清中期“即器明道”、晚清“会通汉宋”的阶段性特征。对“礼意”的寻求与阐发,既是一种治“礼”的方法,也是一种治“礼”的理念,更是一种治“礼”的目的,展现了清儒“通经明道”的立学旨趣及“以礼经世”的礼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礼学中,人们将世间的器物划分为祭器与养器两种类型,这是基于神圣与世俗两重世界的理论;而将礼器分为祭器与明器两类,则是依照存在人与鬼神的两个世界的理论。周人在死者的随葬品中,兼用这两种器具,正是灵魂禁忌潜在地表现出理智与情感两种矛盾的反映,礼的器具下蕴含着深刻的礼意。礼意依存于礼器的朴素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道器关系的沉思。  相似文献   

4.
《周易》中许多卦爻辞包含易礼内容。《周易》与礼具有密切关系。易道包括天地人三才之道,而礼是沟通处理人与天神地祗人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规则与规范。易道包含易礼,易礼体现易道,仁是沟通易与礼关系的桥梁。趋吉避凶都是易与礼追求的共同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荀子认为礼是人的本质。具体言之,礼是人、物分别的根据,是划分圣人、君子与小人的原则,甚至是重构社会等级的标准。但是,荀子的人之本质论与其人性论根本对立,使其礼为人之本质的证明缺乏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社会中,人与他人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以亲亲、尊尊、长长为基础的礼学关系,礼的行为可以归纳为恭敬撙节退让这六个字。在礼学中,无论是“敬”的理由,还是表现“敬”的方式,都带有浓厚的经验性特征。礼与敬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儒家的恕道是礼仪中敬让原则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经学的复兴,以礼学的兴起发其先声。清初诸大儒惩于晚明王学的流弊,倡为“以经学济理学之穷”之说,且在此学术潮流的蕴育下,致力于复兴礼学的努力。作为开风气者,陆世仪在对程朱、陆王学说加以反思的基础上,致力于六艺实学的倡导;而其所倡导的“切于世用”六艺实学,其落脚点乃在于对礼的阐发上。陆世仪不仅对礼能有所体认,而且还将其思想运之于实践,《宗祭礼》与《治乡三约》的结撰,即是其践履的反映。陆世仪为学取向的确立和对礼的体认践履,对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和礼学的兴起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聘问礼在五礼之中属宾礼,是周代贵族之间重要的邦交礼仪。聘问礼的进行是伴随着礼物互赠的,称之为"礼赠"。"礼赠"是西周贵族之间交聘往来的一种情感表达与身份标识,其在礼仪交往中体现的等级性、对等性、象征性、敬让等特征恰恰是西周礼制的本义之表达。"礼赠"对于周礼的维系与西周贵族统治秩序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周人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王闿运是近代湖湘礼学大师。他受湖湘经世学风熏染,抱持“通经致用”的学术理念,力主从古代经典中寻求拨乱致治之道,提出“礼治”本于“自治”的礼学经世论,并以“读礼、析礼、明礼、践礼”的具体措施,将其治经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议是融礼仪、礼制、礼意、礼经为一体的礼学争议问题。从思想史角度考察其意义,可以获悉北宋儒学思想发展的新动向。司马光等人从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出发,强调"礼"具有的社会规范价值,以及对于维持尊卑等级结构的现实意义。欧阳修等人则从"礼"赖以存在的基础着手,彰显"礼"的人性本质,突出"礼"的内在精神实质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相依关系。程颐从宇宙自然秩序入手,提出"天理"是"礼"的根本所在,坚守"礼"的伦常本位,对礼学融入理学的历史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荀子从礼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两个方面论证了礼的合法性依据.礼的外在形式具有缘饰人性的功能,它既可以满足人性对审美的欲求,又符合政治生活中辨异目的.通过对礼义的学习,以及礼对人恶劣情欲的抑制,在逐渐积善和化恶中,促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理想人格得以养成.  相似文献   

12.
英雄被巨鱼吞噬后脱险的主题具有普世性,它保留着成年礼的痕迹。英雄离去-历险-回归的主题群与分离-阈限-聚合的通过仪式的过程相对应。成年礼是最重要的通过仪式之一。而在《海华沙之歌》的"海华沙捕鱼"这一叙事片段中,不仅出现了离去-历险-回归的主题群,而且重点叙述了海华沙被大鲟吞噬后脱险的经历。从这两个方面可以肯定,这一叙事片段保留了成年礼的痕迹。海华沙捕鱼的故事由朗费罗创造性地重构印第安神话传说中麦尼博兹霍捕鱼的故事而来,该故事所携带的仪式因子依然留存在重构后的故事中,这说明神话传说与宗教仪式之间的联系是根深蒂固的。  相似文献   

13.
说明什么是礼文学,历代礼文学众多作品的客观存在不容否认,长期以来存在的解读历代文学作品时发生的礼类错误应该引起关注,对礼与情的关系应有恰当的理解,并指出解说礼文学必须坚持的原则:对礼文学作品创作背景、作者、作品主旨以及主要内容的解说-概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4.
由于学界对于礼学的概念存在分歧,礼学文献的分类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在总结前人的礼学文献分类法的基础上,可以将古代礼学文献按照其所在古籍类型分为十类:周礼类、仪礼类、礼记类、礼典与三礼总义及通礼杂礼类、其他经书之礼学文献、史部礼类文献、子部礼学文献、集部礼学文献、方外(佛教、道教)礼学文献、出土礼学文献与地方志族谱少数民族相关的礼类文献。相比以前的分类,此种分类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古代礼学文献,打破了以前礼学专属经学的惯性思维,体现出礼学文献资料遍布经史子集而存在的特点,同时这种分类法有助于当前礼学文献的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冠礼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冠礼具体仪节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朱熹的礼仪观与《朱子家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南宋理学家朱熹注重家庭礼仪规范的研究和立制,认为家礼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民俗风情的变化而改变.家礼是自家之事,继承传统,顺和乡俗,应简单易行,不必拘泥于古制.<朱子家礼>在元明清社会家庭广泛流行,后代许多人否定此书为朱熹所作.根据朱熹的礼仪观及其所作著述分析,两者的风格和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家礼>是朱熹未及最终写成的草稿,而非他人著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消弭因明清更迭而造成的社会动荡和满汉文化间的冲突,以及寻找适合新政权掌控的有效治理模式,清统治者经过一番艰难抉择,逐渐意识到礼之于政治和社会的重要性,遂对传统礼文化加以新的审视,进而从思想和制度等层面进行了探寻和制作。经由顺、康、雍三朝的酝酿,至乾隆朝而形成规模、系统,其影响则一直持续到清季。清廷的此一取向,既缘于其政治文化治策调适和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制礼作乐”理想之治的新尝试。其利弊得失,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反思的镜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消弭因明清更迭而造成的社会动荡和满汉文化间的冲突,以及寻找适合新政权掌控的有效治理模式,清统治者经过一番艰难抉择,逐渐意识到礼之于政治和社会的重要性,遂对传统礼文化加以新的审视,进而从思想和制度等层面进行了探寻和制作。经由顺、康、雍三朝的酝酿,至乾隆朝而形成规模、系统,其影响则一直持续到清季。清廷的此一取向,既缘于其政治文化治策调适和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制礼作乐"理想之治的新尝试。其利弊得失,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反思的镜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