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革命加恋爱”小说在 2 0世纪 2 0、30年代普遍流行 ,从自身的主题模式看 ,恋爱有着强大的粘合性 ,革命是变量 ;它大多产生在上海这个 30年代的文化消费都市 ,“文化街”的繁荣为其流行与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媒质 ;30年代的作家置身于“文化街”与“亭子间”之间进行文学实践 ,这种文学生产方式将革命与恋爱相粘合产生出大量文本形态。主题模式、文化传播、作家的文学生产方式三者的结合使得“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成为 30年代上海独有的一种文化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2.
都市文化理性与刘呐鸥的都会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刘呐鸥的都会小说置于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这一现代都会背景,置于都市文化与创作审美、作家创作与都市言说方式的研究层面,我们将会“发现”:性爱剥离,迷恋与逃逸,叙论合一,是刘呐鸥都会小说的主要特性。刘呐鸥都会小说所显现的都市文化理性,是刘呐鸥小说的新姿态,也是现代中国都市文学应该具有的表现方式与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派都市文学的代表作家,施蛰存在小说书写过程中充斥着大量以"身体"为核心的叙事情节。一方面,以审美对象方式存在的身体,通过小说的相关叙述,构成了作品美感形成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以审美主体方式存在的身体,集中表现为作家创作、读者阅读时对文本引发身体感受的偏好,由此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欣赏过程。施蛰存小说中身体书写所引发的美感,背后指涉的是身体、性别、权力等文化因素间的复杂关联,为全景式展现20世纪30年代海派都市社会的现代文化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都市的畸形繁荣,都市文学逐渐兴起。现代都市作家一方面被都市文明所代表的现代性而吸引,另一方面又常常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批判具有“异质性”的都市文明,尤其是都市文明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发展的负面效应。因此,这一时期的都市小说在主题表达上,往往呈现出一种与现代西方文学及中国传统文学都迥异的特质,一些极具都市文化特性的异化主题、漂泊主题、性爱主题等,在小说的表达上,都带有明显的现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纠缠的痕迹。正是在这种纠缠与挣扎中,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都市文学的主题表达,具有一种独特的现代性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女性小说创作及其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和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生于7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影响下,高举性别旗帜,用独特的女性话语描写女性心理与生活体验,在文本中凸显女性意识,对传统男性中心文学进行解构和颠覆。从“私语小说”到“身体书写”,90年代新生代女性小说具有不可质疑的文化反抗的积极意义,但也包含着致命的偏狭。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的城市地形学描绘、城市空间及环境研究、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观念、性别与城市再现、文学中的人群、大众与阶级形象等方面对于西方城市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研究加以评述,分析了西方城市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问题.认为结合社会历史批评和传统的城市史研究方法,从个体作家的文学城市地形学的研究、大都会文学地图的描绘到城市文学史的书写一直主导着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市文学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空间、风景、生态环境受到关注,同时,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主题也成为研究城、乡二元关系和相关的文化与伦理观念的重要资源;随着女性主义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性别、人群与大众作为现代都市的主导意象受到关注,从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和美学意义等视角研究文学与大众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都市文学与文化是近年来学界时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期学报的“都市文学研究”专栏就这一热点问题又刊发了一组学者的探索文章,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怀旧想象与青春物语———近年来上海都市题材创作之文化透视》,通过对2 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都市题材创作的分析论述与反思,提出了“怀旧想象”与“青春物语”的观点,指出“怀旧想象之创作在于构想虚拟的精致神话,构成一种现代人精神寄托与价值的判断,而“青春物语”则倾向于宣泄青春欲望狂欢,凸现自我,形成一种人类精神的断裂与价值的反判,前者在贵族气息中失落了现在,后者在小资情…  相似文献   

8.
"伪民俗"是一种民俗的虚构与发明,在民俗世界中并不罕见.在文本中,作家摹拟民俗也是民俗与文学常见的互动关系之一,其产品是"伪民俗"书写,尤其在民族文学文本中常常出现."伪民俗"形成了文本的"景观化",参与建构了文本的文学效果."伪民俗"书写出现在文本的各个层面,构成了文本的"场面""段落",形成了"情节"和"母题",形成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它还标识了作家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的文化语境,并产生了突破文本之外的动力,甚至成了生活世界的"涵化"力量.民族文学文本中的"伪民俗"书写是一种"系统的文化干预",其展示过程接近"社会戏剧"和"表演",具有"误传"和"神秘化"的文化策略,同时通过文学"前台"拉开了与"后台"的距离,提供了某种意义上民俗的"文学真实",也对民俗本身起到了唤醒和激活的作用,我们应该更为立体多元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生态文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集中书写,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对全球危机的理解与想象。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对工业化大生产与水资源危机、空气污染进行了聚焦,同时也在对全球工业化大生产的关注过程中形成了日益明确的生态意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全球危机书写,反映了当代作家的全球一体化意识与关注世界环境问题的承担精神,扩大了生态文学表现视域,传播了生态文化理念,建构了一幅中国作家笔下的世界生态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创作现象,是作家陷入个人遭遇和社会前途双重困境下而出现的极为重要的精神现象,也是作家长期思考的一个创作母题。1930年代的“京派”文学和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世纪“寻根”思潮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大重要的文学流派,二者在乡土体验和文化重构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又因创作主体的文化心态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周氏兄弟文学观的民俗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氏兄弟基于对民俗学学科理念整体把握与深刻认识 ,借助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广泛吸收西方及现代民俗学的新理念 ,将民俗与文学有机结合 ,形成了从民俗学角度观照文学的独特视角 ,他们“改造国民性”文学的民俗人性观以及创作理论与实践 ,使其成为文学的民俗文化批评的开拓者 ,是 2 0世纪初民俗学与新文学相结合运动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者多将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对故乡"民俗"的呈现视为是一种客观写实性反映,却忽略了乡土小说创作与这一时期"民俗"概念的引进、作家"民俗"视野的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究其底乃是对"民俗"这一概念的历史性缺乏敏感。因为"民俗"是一个现代概念,把故土的种种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视为"民风民俗"来进行写作和评论乃是一种现代性现象。对"民俗"视野建构过程的分析将深化对乡土小说现代性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学江南作家塑造了一系列江南乡村女性民俗形象,并将婚姻、生育、信仰等民俗巧妙渗透于女性形象刻画之中。对女性的发现与民俗的书写一方面反映出现代文学江南作家对吴越文化精神的深刻体悟与承继,另一方面也可透视现代文学江南作家深厚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4.
“唱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唱新闻”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唱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唱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唱新闻”说唱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聚焦戏剧理论家陈瘦竹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应用文学史研究和历史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对其1940年代以前的著译进行了揭示、考释和研究。在1930年代,青年陈瘦竹已有短篇、中篇小说、剧本、文学及戏剧评论、外国文学及戏剧介绍、翻译和评论等诸多著译形式的作品问世,成为民国文坛上工于多体裁的作家。抗战题材的短篇小说“三人行”与其他知名作家的作品一起,被译成英文,结集由英、美著名大学出版社出版,更赢得了国际化影响。陈瘦竹早期著译的内容取向多种多样,其中以家国情怀主导下的变革救亡取向、启蒙意识主导下的文化批判取向、以世界文化为参照的学术研究取向最为显著。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乡土文学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剧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他将个体作家在著译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性拓展到了极致,在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陕西文学民间文化特色鲜明.农裔的陕西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城籍的文化身份,使他们身处民间,培育养成平民意识和平民情怀,通过文学形象表达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卑微人群寄予的格外关注与深切同情,张扬已被社会淡漠的人的良心、良知和人文关怀.陕西作家大都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大量选择借鉴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叙述方式,经过作家审美熔炼,创作出属于陕西作家独有的民间文化视角与审美方式的文学作品.在感怀式描绘民众苦难的时候,陕西作家将审美笔触转向民族民间信仰,从中汲取救助苦难的力量(精魂),营构创造救世的偶像.作品中浸润着神性的灵光,表现出陕西作家浓重的泛神性意识和文学审美的超凡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招夫养夫”婚受偏远封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反映了民间的一种生存选择观念。作为文学审美的“招夫养夫”婚描写,不仅表现了招夫养夫婚的生活事像,而且展示了浓郁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文本中寄寓了丰富复杂的审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丽丝·莱辛与艾丽丝·门罗是当代两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们均以突出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莱辛的主要作品《暴力的孩子》五部曲以“追寻”为线索揭示出女性对自由生存空间的探寻;门罗的短篇小说以“逃离”为主要情节,刻画了女主人公逃离社会、家庭桎梏以及对自由与自我的追求。尽管两位作家的研究主题与写作手法不相同,但无论是莱辛的“追寻”还是门罗的“逃离”,都形象地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态,显示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皮影戏,在戏曲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冀皮影戏以民间艺术为文化土壤,充分吸收民间音乐、美术、戏曲、方言、雕塑等民俗文化的精华,形成冀东、冀中和冀南不同的影戏审美特色。冀东浓郁的方言结合独特的“掐嗓唱法”自成一派,冀中的剪纸、武术、杂技等民间技艺融入表演,丰富了影戏的艺术表现,冀南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为影戏提供了多样的素材。此外,各地区的民众信仰是滋养冀影戏的文化土壤,形成酬神赐福、警世劝善等影戏主题,使影戏艺术成为寓教于乐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弃妇复仇”文学形象在中西方古代文学作品中均有出现,但其在中西方作者笔下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文学形象展现出的不同行为特点正是作家不同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观念差异。中西方作者通过观察理解各自所生活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将其反映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从而创作出行为特点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地缘因素发挥出很大的影响作用:地缘决定了作者生活的文化环境,而文化环境进而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