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城镇化是推动和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化的必经环节,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城镇化建设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本文从价值论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剖析和探讨,提出以人本、公正、和谐、包容为价值指导理念,为逐步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转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应对传统规模扩张型城镇化所导致系列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这种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针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内容、结构、制度等层面的诸多挑战,从多维度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要求的公共服务职能转变路径。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和共享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核心发展理念、调整和转变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按照不同群体需求提供有效公共服务、促进多元协同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改革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结构、转变对地方政府考核的指挥棒。同时,也要注重解决转变公共服务职能与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系、实现精准公共服务供给等不同层次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实现农民工由乡到城的转变,就要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二是要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三是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中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建设目标出发,在对国内外县域城镇化研究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县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理念的耦合机理以及生态理念下实现县域城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提出目前县域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外部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多主体协同问题和非包容性增长三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其次,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生态理念"和"县域城镇化"的内涵进行概念辨析,结果发现生态理念的有机特征、系统特征和权利特征与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之间存在内在耦合性;最后,在耦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可持续发展、协同发展、统筹发展三个方面引入生态理念,探寻县域城镇化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政府管的过多、治的过深,是我国城镇化历史上的一大特点,政府的过多干预使得我国的城镇化陷入了窘境:发展不均衡、土地城镇化过快、大兴造城运动、市民化受阻,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持续。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重于速度,政府要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来建设我国的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再构的过程,政府需对自身职能进行准确的定位,由原来的"主导"向"引导"转变,重点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按照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标准重塑政府职能,从人、地、业、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完善政府职能,推进城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出现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由于城镇化强制乡村分散居住模式改造为集聚;强制封闭社会空间产生结构性分化;强制农民身份的公民化转变;使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治理有着复杂的背景。在被动的局面下,城镇化发展出现过渡失序,造成了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治理困境:治理格局的不稳定,治理主体定位模糊以及治理路径依赖的失灵。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协同治理格局的形成是城乡结合部现代化与城市化转型成功的标志,而主体性动力的不足与文化渗透性动力的缺失,意味着新型社区治理创新的重点是,通过社区主体性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和协同治理理念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社会福利;坚持农业发展与生态和环境发展相互协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平市要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透过社会质量理论的核心观点及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经研究发现:社会质量理论与新型城镇化在价值理念、目标追求以及评价标准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社会质量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它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因此,借用社会质量的分析框架,从社会质量的四大维度(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合和社会赋权)出发,深入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指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在中国存在不可持续性,必须走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市化,即实现衣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必须解决好房地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体系等相关的诸多问题,为此制定科学的产业促进政策,实现产城互动发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房地产市场策略,满足新市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素利用效率,转变域市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和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乡村按照城镇发展的方向,在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思想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要以民为本,这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实质.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有两个:(1)从城镇化区域结构体系来说,是发展和建设小城镇.这是由小城镇的性质、地位和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决定的.现在我国农村人口绝大部分都在中小城市辖区居住.发展和建设小城镇要坚持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统筹规划,持续发展;扩大内涵,实现"三个转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运行物质条件;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因地制宜,各具特色.(2)从城镇化的内涵来说,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在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就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就必须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深化体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从以物的城镇化为主导的空间资本化转变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空间人本化。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统筹协调为要求、以绿色发展为关键、以开放包容为支撑、以共建共享为保障的新型空间演化范式。空间资本化带来城镇规模扩张与快速增长,但过度资本化导致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供给,引发城镇空间异化与治理风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选择合作创新、多元协调、绿色集约、开放互信、共建共享的网络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中探讨了衡阳旅游景点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主要内容是:衡阳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特点;衡阳旅游景点语言文字规范及推广现状;衡阳旅游景点语言文字规范及推广的建议及对策。核心观点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人的城镇化,语言文字规范与否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外显标志。对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群建设方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支撑.迈向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科学把握"中国情景"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及阶段性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建设,加快实现区域发展能级再提升,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在全球城市体系的创新链、价值链中实现地位跃升,提供可行的实践路径,书写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在追求城乡一体化的快速进程中,由于人们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土生态文化的内在价值,致使乡土生态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断层。深入研究乡土生态文化传承问题,对乡村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扶贫战略思想,是快速提高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效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最佳路径选择。一方面,精准扶贫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彰显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始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要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追求的是人民至上的原则,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能够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城镇化建设的全程要融入文明生态理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积极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城镇化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率持续偏低,因此,本文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找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为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方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提供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成为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推进路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在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接着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应当走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从GDP崇拜到GNH关怀,是两种发展观的转变,其实质也是对幸福的一种崭新诠释和评价标准的转变。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GNH关怀发展理念,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理念,彰显以人为本的伦理理念、匡扶公平正义的基本道德、尊重个体发展的主体价值、凸显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伦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实质上就是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城镇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牢固确立人的城镇化建设的社会质量路径。西方社会质量理论范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实质与核心,改变传统的以“物”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思路,从而在大力促进资源的城镇化、价值观念的城镇化、社会关系网络的城镇化和制度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力提升城镇化的社会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四化同步"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提供了理念支撑,结合"四化同步"发展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以新型城镇化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突破点,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在阐述、厘清"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逻辑依据与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有限、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不紧等"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困境,进而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