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要是基于应对世界经济问题、实现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和走出中国经济新出路等实践逻辑,尤其是"一带一路"经过过去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其具有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等特点优势,通过其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然能助力这一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惠及各国。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相关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西方主导的逆全球化行径的掣肘及国内宏观经济等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构建"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精准制度体系;二是优化"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外部环境;三是筑牢"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内经济根基。  相似文献   

2.
新实体经济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日益凸显。新实体经济是"实"还是"虚"在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从马克思资本总公式G-W-G′的视角来看,新实体经济中流通的是实物商品和具体服务,属于实体经济范畴。新实体经济运行的领域和渠道,较之传统实体经济行业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色,这是新实体经济被误认为是虚拟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实体经济是"实"非"虚",同时在商品和流通方面具有自己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从贸易分工基础和国际贸易所得两个方面剖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探讨了"新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竞争的实践意义,并对"新新"贸易理论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新常态”:“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在未来能源消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等方面将表现出区别过去30多年的新特征,在此将这些能源方面的新特征称为"能源‘新常态’"。在能源"新常态"的背景下,展望了"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发展情况,从节能减排和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角度,利用情景分析法预测2030年前中国能源消费、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在基准情景和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严于预期的低碳发展情景下,碳排放峰值都有望在2030年前出现。  相似文献   

5.
张梦 《华人时刊》2008,(10):60-62
由于利益驱动、多方博弈,目前一些职业资格认证已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黑洞",乱象频出。不久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十批10个新职业名单。自2004年8月建立新职业发布制度以来,中国已发布了十批共106种新职业。新职业不仅成为引领职场潮流的风向标,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而且带动了各种新职业的培训和认证,催生了职场的考"证"热,衍生出红红火火的考"证"经济。  相似文献   

6.
随着诸多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尤其是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提出之后,作为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结合最紧密的领域,高等财经教育改革——"新财经"教育也呼之而出.与传统财经教育不同的是,"新财经"教育将新技术融入财经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跨学科教育,可以说,"新财经"教育是新文科和新工科在财经教育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建设"新财经"教育,不但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积极投身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还要遵循财经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本质规律,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中国新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争论这一主题,从两大派别的基本状况、争论的基本状况、争论的现实价值以及争论的余波与震荡四方面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这一冲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勾勒出它的大体轮廓,为大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农业也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文章主要从农业的高成本生产和农产品的消费结构全面升级两个维度概括了农业"新常态"特征。在"新常态"下,农业高成本使农业劳动力呈现兼业化、老龄化特征,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引发社会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大幅提升,未来将出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面临挑战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产品迎来机遇共存的局面。应对农业"新常态",关键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农产品加工等配套产业;加强农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推动农业走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全球看,目前的确是一个众多“新兴经济”不断崛起的时代,如“服务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纳米经济”、“生物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等。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以及新兴经济的崛起,最终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所以,众多新兴经济的内在统一性就是新工业化经济,我们必须透过众多新兴经济的不同表象看到它们所包含的新工业化经济的本质,这才能真正把握住新兴经济的真实面目及其发展趋势。没有新工业化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崛起为世界强国。新工业化是中国应对工业危机,积极参与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新常态同时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和"潜在风险",其中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是来自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人力短缺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主导性的新人口问题。如果说"生产力压迫人口"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人口压迫生产力"的问题将日渐突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人口问题",低生育率趋势不仅将长期化,而且将内卷化,卷入"低生育—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之中。提出全面鼓励二孩应该成为紧迫的国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共同构成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平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12.
论新经济时代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经济的时代特征 ,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认为国内企业没有积极应对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当局观念的落后及其对外来冲击的漠视 ,阐述了人本原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探讨了人本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劳动价值论和多元价值论的矛盾运动中看新经济的衰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何时 ,美国新经济的持续繁荣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多元价值论获得了不少学者的推崇和肯定 ,同时也使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正确论断产生疑惑 ,甚至开始怀疑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而新经济由繁荣迅速走向衰退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 ,再一次从理论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起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价值创造主体论角度针对劳动价值论与多元价值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运行 (特别是经济衰退时期 )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然后运用上述结论对当前新经济衰退的原因作出具体解释。本文的结论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多元价值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包括新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石 ,新经济的衰退正是多元价值论作用的必然结果 ,对劳动价值论的回归才是医治“美国病”的对症良药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具有与传统经济相比的新的特征,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美国新经济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新经济时代 ,只有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 ,审时度势 ,认清潮流 ,才能正确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从而抓住机遇 ,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词语”在词汇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概念。新词语实际指新义位。为新概念造词是新词,旧词产生新义位也是新词。旧义位的新用法有的能产生新词,有的不能。新词语是一个时期所特有的,是一个共时概念。一个时期的新词语系统是标志性子词语场,是与上一时期区别的标志,是划分词汇史的标准。而“基本词汇”由于它的稳固性、普遍性、能产性,它是词语最底层不易变化的成分,因而不宜于作划分词汇史时代的标准。现代汉语中反映新文化、新科学技术、新社会、新经济、新生活的词语系统产生于明末清初,所以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在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的交汇撞击,使得中国文化精神舞台呈现多元态势,有正向的、有利的因素,也有负向的不利影响。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化,应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现在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系列完整的精神、准则和原则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民族主义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少于种族和情绪的冲动,更多的是对国民性的深层思考和重新建构,通过对具有理想人格的“新民”的设计,而使中国终达至“新国”的目标,即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为最上之团体,具有优先性。“新民”与“新国”及其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构成他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新学诗"和"新派诗"都是中国诗歌呼应时代的变化,受外来文化影响在近代进行变革所产生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态度观念上对外来文化接受还是不接受,而在于接受之时能否将外在的材料化为诗歌内在的血肉.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梳理和比较,读者可以发现,中国诗歌的现代性转化在"激变"的外表下其实内含了某种更为本质的"渐变"轨迹.由"渐变"而"激变",量的积累而终至质的变化,这是既有的事实,同时也是汉语诗歌在近现代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新区的创办已有近30年历史,国家级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开发建设的城市新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条件,都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板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