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才能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应该包括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关注较多,而对文化环境的保护研究较少。时下,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对此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影响西部大开发的成效。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采取多种办法,加大力度保护文化生态,使西部民族地区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过程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施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目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原资源退化加快、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要加强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立法;规范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执法;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司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的趋势 ,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也影响到民族关系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生态的安全。本文在阐述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 ,客观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并提出遏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具有丰富而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它地处我国第一地理阶梯和第二地理阶梯的高原面上 ,地形奇伟 ,气候寒旱 ,众多民族交错聚居其间 ,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单元 ,且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大体吻合。由于处于西部生态环境的源头位置 ,它能够深刻影响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型人地关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策略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指导方针。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社会抵御环境公共风险的公共产品,其供给必然要求政府公共财政的介入。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西部乃至于全国生态屏障的主体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改善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考察政府财政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撑状况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危机与重建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处在十分脆弱甚至是恶化状态,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其原因是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人口压力过大、资源利用方式不当、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的负面影响所致。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生态重建战略即加强生态补偿立法,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和地区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为切入口,首先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在我国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祖国边疆稳定、生态可持续性及资源合理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讨论了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发展缺口”的扩大、贫困、区域开发成本高、资源的非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最后提出了以制度创新、人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等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增强全民的绿色教育意识.本文以全国生态环境最敏感和脆弱的四川民族地区为研究重点,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绿色教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民族绿色教育观念,构建民族地区双语绿色学校,开展绿色教育课程设置及活动,以真正实现民族地区山川秀美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西部地区有着更明显的体现。中国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一度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但很快就从反贫困问题转向“返贫困”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贫困使其不具备经济开发的基本条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一般性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应从生态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建立生态型反贫困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扶贫政策的中心,重建西部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西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2.
振兴农业是西部开发的重要课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场退化严重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不能扬长避短利用农业资源。入世意味着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 ,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入世还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 ,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发展农村经济 ,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国人已对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但在确定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具体位置这一问题上,尚需进一步探讨.把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目前的人口过剩、生态环境恶化、内需不足问题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在西部大开发的初期阶段应将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并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据此,我们提出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迁移至大西北进行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建议,并对该建议的理论依据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西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日益严重化以及对我国生态、经济安全的全局性影响决定了我国应更加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传统环境民事、行政责任规制的疲软,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刑事法向度供给便具有了其历史的必然与必要。扭转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道德伦理范式进而转向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中心主义是环境刑事立法的应然选择。基于社会利益格局的改变、道德共同体内涵的拓展与社会风险管理的需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纲重塑我国环境刑法是西部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困境,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原因,除了贫穷落后与气候的因素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外,更与长期以来的人口增殖过快和政府未进行有效干预有关;西部大开发要摆脱所面临着的生态环境困境,应树立新的发展观,依靠政府的有效干预,控制人口的增殖,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保教育,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的障碍。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选择的对策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西部产业结构;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要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本文研究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二者应是协调统一的。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如生态环境脆弱,环保意识差,环保投入不足,环保立法不完善。最后,提出了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合理高效的生态环境建设利益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西部环保的投入,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镇:西部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西部城镇建设要走一条不同于东部的特殊道路 ,即“生态城镇”道路。这是西部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西部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思路是 :第一、适度发展城镇的数量、规模 ;其次、改变生产方式 ,减轻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 ,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资源的依赖程度 ;第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建设生态城镇 ;第五、加强城镇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生态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当代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就现阶段中国的情况而言,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应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把生态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人生存的高度来认识,需要以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观支撑,使自然环境真正成为“人的无机身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互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国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应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作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互动的模式,走生态型经济发展的路子,进而形成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