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依据学科优势创设特色栏目,能扩大高校学报的影响;反之,学报特色栏目为高校学科系列成果的发表提供了平台,对学科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学报要想在强手如林的高校学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以学科优势为依托,创建特色栏目,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并因此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高校学报应该要加强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刊理念。《百色学院学报》通过内涵式发展与产业化效应的有机结合,对如何办好地方应用型高校学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学报在高校办学中的应有地位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已定格为高校学报的办刊目标。然而,受学术质量和办刊政策的影响,普通高校学报在高校办学中的现实地位却在嬗变,尤其是近年来整个高校学报在高校办学中的现实地位与应有地位的差异在扩大,不同的高校学报在高校办学中的现实地位的差异也在扩大。高校学报已不再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并且高校学报编辑部体制即将不再保留。处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当下,高校学报应用足政策、主动应变。凡符合政策规定可以继续办刊的高校学报,必须处理好地位与作用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术质量,发挥应有作用,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国家出版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迫使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地方高校学报应开放办刊,以质量求生存;准确定位,以个性求发展;整合资源,以服务为依托;转变观念,以队伍建设为根本。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努力探索出有效的方法,推动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多年来依附于高校办刊,其产品定位、经营方法都没有像其他期刊那样以市场为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报的发展.学习国内外著名品牌期刊的办刊经验,在学术上有特色,管理上有策略,是高校学报提档升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报整体质量是高校学报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学报质量可分为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提高高校学报整体质量需从编辑职业道德、编辑业务水平、作者队伍建设、编辑部内部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的信息化建设是学报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增强高校学报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是高校学报求生存、求发展、上档次的重要环节。要认真分析高校学报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学报论文发表时效性的因素,要以加强编辑的时效意识、加强办公现代化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优化期刊出版流程、提升刊物质量等为抓手,切实提高高校学报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的困境与其内向性的弊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向性历来被认为是高校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固守内向性,则显得不合时宜,影响了高校学报学术性原则的贯彻,削弱了高校学报对学术理论最前沿的导向控制能力,损害了高校学报的社会声誉,不利于其在竞争中求发展。内向性助长了学术研究中的“懒汉”思想,使编辑的主体性功能难以充分发挥,限制着编辑主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内向性是高校学报陷入困境的症结之一。克服内向性的弊端,要求转换脑筋,树立高校学报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性、主体性是学术性的观念,冲破反映服务的樊篱,在着眼于提高的目标中追求发展自身。办好专题学术研究专栏是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论新形势下学报编辑的办刊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高校学报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要在强手如林的刊物中求生存求发展,学报编辑必须具有五方面的办刊意识.只有这样,所编的学报才会更具生命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学报是展示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媒介,也是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不尽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导致了高校优质稿源严重流失和高校学报稿源质量下降,使得高校学报整体质量不佳,学术影响力下降。高校学报必须发挥学科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稳定校内核心作者队伍留住优质稿源,争取校外作者扩大优质稿源,积极培养研究生作者发展可持续优质稿源,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稿源,不断提高学报办刊水平稳定稿源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可持续经营高校学报稿源,不断提升高校学报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的历史和传统与学报的现状和未来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了解学报的历史和传统是制定现行改革政策的前提。学报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学桴》、《清华学报》和《北京大学月刊》为代表的早期学报铸就了最初的传统。其核心价值是以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传播学术、引领时代,综合性或专业性则是其外部形式特征。1950年代,传统发生"裂变",中国科学院传承了传统的核心价值,着手构建以开放的专业期刊为主体的学术期刊体系;高校学报则拘泥于传统的综合性学报的外在形式,并坚持稿源的内向性。对传统在不同向度上的继承造就了两类期刊的不同命运。今天的许多管理者和学报人往往错把1950年代以来逐步固化的综合性、内向性模式当成了学报的传统,学报体制更形僵化。因此,学报的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改革和如何改革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改革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路径和手段。在新闻出版总署新近颁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中,"转企"这个改革的手段已取代了目标。学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学报体系的构建,为达此目标,比笼统"转企"更为可行的手段,是将纸本学报与数字化学报分开,将学报编辑与出版发行分开对待的"两分开"办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知识创新的独特优势为建立学报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系统提供了依据。建立一个有效的学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合理开发学报信息资源,使之直接参与科学研究过程,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关注信息的转移和扩散。树立竞争观念,改变学报的內向性,以开放、创新的观念促进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和传播手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创建学习型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个崭新的管理模式,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和范围所认同。创建学习型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组织,有利于学报改革,有利于提高学报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学报质量,有利于增强学报编辑部的凝聚力。创建学习型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组织结构、共同愿景、学习理念和互动机制四个方面,对创建学习型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组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时效性是影响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学报论文发表时效性的因素,并根据高校学报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学报论文发表的时效性和保证学报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管理平台中的高校学报,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核心在于编辑团队的整体素质,以及编辑团队知识的协调效应.在此过程中,利用有效的途径,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是实现团队知识共享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升所在学报办刊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从形象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合理借鉴企业CIS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学报品牌形象的塑造和设计问题,提出了CJIS的全新概念,并首次就CJIS的真切内涵进行了阐释,同时在揭示高校学报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内在层次结构中,通过特定的分析抽绎出具有一定启迪意义的本质性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应用数学和力学》上发表论文的时滞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指出《应用数学和力学》的论文发表时滞过大,对刊物质量已造成影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刊物容量不足和现代管理手段滞后,应创造条件引入现代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扩为半月刊。  相似文献   

18.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原名无锡国学专修馆,始创于1920年底,发起并出资建馆者为施肇曾,馆长为唐文治。在该校的创办及最初数年间,得到了无锡当地商绅的大力支持,度过了初创时期的难关。该校以国学为专科,以"正人心,救民命"为办学宗旨,历时30载,培养一批宝贵的国学专门人才。1927年,无锡国专改制,并更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院,不久易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此后国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迎来她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以公办为主、具有福利性质的教育,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基本上不交费或只交一部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都比较漠视学生的权利,学生习惯循规蹈矩.久而久之,学生自身应有的权利被渐渐地忽视了,这种权利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了学生走向复杂的社会后生存与竞争能力的不足.但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在缴费上大学的前提下,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权利救济意识也得到了普遍增强.因此,高校学生如何进行权利救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不在时政类期刊之列,面临着如何改革和发展的课题。学报作为高校创办的学术期刊,办刊的方式方法无论怎样改进和革新,其学术性期刊的定性应该坚持,这是高校学报区别于一般经营性期刊的类标志。高校要通过加强编辑人才配备,提高编辑人员素养,完善和改进办刊的运行机制,提高学报的传播水平,坚守和不断提升学报的学术性,高校文科学报才能在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