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上,隐私政策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网站信息实践的通知,基于该通知,用户可以根据其个人隐私偏好,选择是否使用网站或在线服务,在极大赋予个人信息自主决策权的同时,有效地维护个人信息。然而在我国实践中,隐私政策作为一种公平的信息实践,并没有被认真对待。其本身因为存在诸多桎梏,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并没有得到预期的保护,例如隐私政策语言描述含糊不清、可执行性存在争议以及因为版本前后的不一致而导致的效力问题等等。隐私政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当以满足用户的合理隐私期待为目标,并结合我国相关规定构建起本土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从而推动和加强我国互联网的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共享的虚拟仪式互动空间;人们被自我表露与交流的便捷性所驱动而参与到个人信息分享的传播行为当中,对风险的误判与感知钝化使得个人信息管理面临隐私悖论。传播隐私管理理论指出,信息传播形式的分散与人际交往圈层的模糊让个人信息分享的边际处于隐匿而变动的失调状态,对传播契约规则的商讨与对隐私保护体系及意识的强化有利于协调这种边际困境。  相似文献   

3.
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是在欧美隐私自主与言论自由的博弈中产生和发展的。基于文化传统、历史缘由、现实考量等原因,一些欧美国家虽然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遗忘权对于人权保护的重要作用,但各国对个人信息被遗忘权的法理逻辑取向并不相同,欧盟针对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策略明确赋予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被遗忘权,而崇尚言论自由的美国并未将个人信息被遗忘权认同为普遍法律权利。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逻辑的再定位,应当立足于在隐私自主与言论自由博弈的衡平中探寻价值理念上的交集,协调"公益"与"私益"的冲突,坚持"目的和约定优先"原则,规范相关权利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以新媒体平台用户的信息隐私为中心,考察平台用户隐私披露与让渡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对“智能传播时代的监控社会何以形成”这一重要议题的积极回应。分析发现,智能监控社会由个体、组织、平台与社会共同形塑,各层级均含有能够形成建构性力量与解构性力量的因素,智能监控社会的强度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对抗。个体因素是影响隐私披露与让渡的内在动能,用户心理层面的社交需要、情感支持、隐私计算与社会信任影响主动隐私披露;从众心理、便利需要、工作需要与生存需要影响被动隐私让渡。用户心理通过平台机制的作用后,可能导致广告骚扰、生活焦虑、媒体倦怠、安全风险等后果。互联网平台是监控社会维持的中枢层面,平台通过搭建“注册/登录”“社交/互动”“搜索/浏览”“交易/服务”4种主要场景来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并通过制定有利于自身的隐私政策、设计隐私政策呈现方式等策略使用户尽可能多地披露与让渡个人信息,最终将造成正当监控、强制监控、精准监控、动态监控、横向监控与麻醉监控等社会影响。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组织构成了连接个体用户与互联网平台的中介,其作用机制是将分散的个体进行整合,进而将个人决策上升为集体决策,将组织成员的个人...  相似文献   

5.
充分释放个人信息的价值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何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界限、建立个人信息的等价交换、维护消费者的信息隐私,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201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消费者信息隐私权法案》,并将该法案作为互联网时代保护公众隐私的蓝皮书.在保护消费者信息隐私权领域,该法案目前最为完备,对世界各国的立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位置服务是移动商业中具有前景的应用,用户对位置服务的使用意向将会影响位置服务领域的发展,在TA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隐私顾虑"与"服务体验"两个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隐私顾虑对使用态度具有负向影响,但对使用意图的直接影响不显著;服务体验对位置服务的使用意向具有正向影响。为吸引用户,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加强用户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增强用户的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不仅受到企业的青睐,而且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但这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挑战,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告知与许可、信息模糊化、信息匿名化)似乎都变得不可行。在大数据时代,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着力点应聚焦于:改变个人信息收集的"个人许可模式",让数据使用者承担责任;推行新技术"差别隐私",用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加强互联网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商业活动场景对个人信息提供意愿的影响,通过对商业活动场景以及用户信息提供意愿行为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结合感知价值理论和隐私计算模型建立了商业活动场景对个人信息提供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针对社交场景与金融场景用户发放440份问卷进行假设检验与相关数据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商业场景对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意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用户对于敏感位置信息的认知状况是隐私及个人信息立法优化的基础。基于隐私估算理论的"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并结合"感知控制"可测变量,问卷选择移动位置服务涉及的类型场所,结果显示高档休闲消费场所、大众消费娱乐场所基本不具备敏感性,社会服务场所个别具备敏感性,身体或性暗示消费场所敏感度高。感知隐私收益方面,个性化享受、社交促进的收益感知较明显,自我夸示、群体归属的收益感知水平较低;感知隐私控制收益方面,对网络隐私声明的信任以及商业道德的信任均呈现负向评价;感知隐私风险方面,对收集过多不必要信息、定位开关具有欺骗性和网络危险不可预期的感知强烈。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作为隐私感知的控制变量,它们虽对用户的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及感知控制产生认知差异,但总体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移动医疗APP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患者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引入政府规制和患者初始使用意愿,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演化。研究发现:患者初始使用意愿、政府惩罚力度及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大小,对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演化具有显著影响。患者初始使用意愿处于中低强度时,政府惩罚力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概率;而患者初始使用意愿处于高强度时,政府惩罚力度的增加,将增加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概率。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获得的不正当收益的大小影响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的稳定均衡的实现,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可以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增加,抑制三方行为策略的稳定均衡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