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状况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概述青海循化撒拉族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即循化撒拉族人口概况和人口受教育概况,并分析循化撒拉族人力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提出发展循化撒拉族经济的政策对策,以期对促进循化撒拉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扶贫先扶智,面向贫困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需要相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行动。当前我国贫困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存在规模大、数量多,科技与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较落后,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差距较大等多方面问题。适应精准扶贫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包括面向贫困农村人口的智能开发、技能训练、现代职业精神与劳动态度培养、身心健康教育、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引导等。精准扶贫应注重形成全面布局与总体规划机制、内容与实施统筹推进机制以及组织与投入机制。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包括强化基础教育发展、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健全开发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如何走出人力资源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水平落后,人力资源匮乏,人才大量流失是当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和人力资源匮乏、人才流失的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因此,使西部地区摆脱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困境,从而使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成功的最关键措施在于改革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允许国内公民自由迁居,人口自由流动。这一措施的重大意义在于:1、能有效的解决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劳动价值不公平和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两极分化的问题。2、有利于国内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的平衡发展,教育公平和人力资源的更有效开发。3、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分布两极分化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基于江西省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人力资源素质、教育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力度。劳动力资源对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影响重大,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对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地方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该模型当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居于第四位;而教育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的影响居后,但是仍然与地区生产总值有正相关关系。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的层面上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以及人力资源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江西省的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性"资源,如何更好地开发人力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找出其不合理之处,进而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指出投资和发展教育事业能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是从根本上解决延边地区人力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乏力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应从观念和行动上把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看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由此出发,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培训必须加强普及性,注重针对性、坚持实践性、确保经常性;以创业教育,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精神示范等方式,重点培养青年的创业精神;同时,着力于全方位建设包括学习培育、选拔、服务、奖励、约束,宣传机制在内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深刻阐述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人口素质、人力资本形成、人力资源流动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用事实说明了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育培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重在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这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得以证明.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主要有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师带徒"培训和脱产培训等.但我国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在指导思想、培训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是我国人力资源最丰富、剩余劳动力输出最多的直辖市,人力资源开发和剩余劳动力输出在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与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揭示人力资源开发可促进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又可以加速人力资源开发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明显特征,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本文从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保证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探讨了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才匮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高等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各类人才的专门平台.激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无疑是优化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推动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是一项正外性很强的投资活动,通过高等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等途径,提高私人人力资本、改善人口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个人发展和经济增长,对宁波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当前宁波高等教育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宁波有关部门、在甬高校和有关企业要携起手来,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共同促进宁波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促进个人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农业劳动力的流向与转移,要以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和指导作为基础与前提。文章提出,创造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民教育新机制,是破解重庆市二元经济难题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是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人力资本积累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因此,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教育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加大基础教育投入;转变思想和加强对教育行政主体的监督方面提出了教育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是我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水平、人力资源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人力资源状况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程度、水平与活力。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首先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实现人力资源积累先于经济追赶;其次是开放人力资源的资本市场;再次是开放人力资源的劳动力市场。只有进行思想改革创新、模式改革创新、制度改革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人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以教育与人力资源强国富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推进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把握好其中机遇.整体来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表现为:从发展观念看,人才开发思想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机遇;从发展动力看,科教兴国战略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从发展趋势看,知识经济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机遇;从发展方位看,入世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机遇;从发展方式看,科学发展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机遇;从当前任务看,构建和谐社会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8.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之一。江苏的本科专业结构显示,江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分布与经济结构并不一致,尤其是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总体不足与局部过剩并存。应该区别对待,合理分工,将教育资源在本科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之间合理配置,扶持人才培养不足行业的专业,压缩培养过剩行业的专业。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秦巴山区人力资本的投入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问题,在前人对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以指标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为原则,通过加入人力资本的扩展Solow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秦巴山区人力资本投入效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人力资本投入是有效的,健康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不足,且过于偏重物质资本投入,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优化教育配套资源,增加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该山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增加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构建平等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还应从引入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举办人才与科技交流会议,引进各类人才团队,探索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社会的需求和高新技术水平已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成分进行分析,提出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创建特色,在特色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将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高新技术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