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晓唐诗人韩Wo的词,多为后人从其《香奁集》中辑出,且历来辑录不一,未有定本,此为诗词分化派生之际的特殊现象。韩Wo《香奁集》的意旨,千载以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笔者考察诸说,认为《香奁集》中既有爽丽率真的少年艳体,亦有今意微讽的入仕宫词,更有幽眇低回、托香草美人以寄故国故君之思者,其余则以暮年编集时追忆不清以至意旨曲晦难明之作。韩Wo词十三章,实有与《香奁集》诸篇意脉相通之处,多系绮艳言情或难以指实者,惟《谪仙怨》三者将表层意义的男女恋情与去国怀君的深沉苦痛交织在一起,可另作别解。  相似文献   

2.
韩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歌诗集《香奁集》多以都市女性生活为题材,内容上呈现出绮艳、“淫靡”的特点,并且采用“男子作闺音”的表现手法,具有典型的词体特色。韩的《香奁集》不仅体现了晚唐的审美风尚,而且成为后代词人借鉴的重要对象,在词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玉台新咏》编者问题的研究,否定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梁代的萧统与萧纲的文学思想相对立的观点,并认为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陈代的文学思想较其前代具有重大变化,而这一变化乃是由女性文学观的出现而形成的。同时,本文以韩《香奁集序》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确非徐陵所编纂。  相似文献   

4.
韩偓词与《香奁集》管窥@白爱平$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相似文献   

5.
~~《香奁集》归属问题考述@刘鹏$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韩偃的“香奁诗”曾被曲解成别有寄托的政治抒情诗,但究其实际,确是题旨明晰的艳情诗。“香奁诗”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享乐主义,注重表现官能的刺激,注重传达情色的享受。这种以表达官能愉悦为宗旨的诗作在诗歌史上承先启后,构成了引人注目的“香奁诗”现象。韩倔的“香奁诗”创作具有文化标本的价值,揭示出士大夫文人双重人格的正常性与合理性,对于我们认识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多元化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危机加深,战乱频仍,社会急剧动荡,对于唐季的文学发展与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今人谭优学先生将晚唐诗分为三派:“一是以艳丽著称的温李派,以韩偓为代表;一是以寒瘦苦吟为主的贾岛派,以李洞为代表;一是著重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继承元白新乐府精神的这一派,以皮日休为代表。”(《唐诗人行年考·薛能》)基本上把握住了晚唐诗坛的三大走向。但把韩偓归入艳丽派,显然是就其《香奁集》立论的,虽然不无道理,却不很准确。韩偓的诗歌创作决不是《香奁集》所能范围的。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北宋嘉祐本问题 冯延巳《阳春集》在宋初即已散佚,迨嘉祜戊戌陈世修始为搜集成书。宋张侃《张氏拙轩集》卷五云:“《香奁集》,唐韩倔用些名所编诗;南唐冯延巳亦用此名所制词,又名《阳春》。”是冯延巳词原名《香奁集》,又名《阳春集》。陈世修所编名《阳春集》,殆即仍其旧称。或渭“集名《阳春》,亦必非冯延巳自题,冯氏必不自诩其所作为《阳春白雪》之音也。”按“阳春”,喻清明盛世也,李白《梁甫吟》诗有“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句,非自诩为《阳春白雪》之音也。陈世修《阳春集》序云:“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此即所以名“阳春”也。  相似文献   

9.
韩偓《香奁集》中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女性和表现男女恋情的艳诗。这些作品与传统诗歌有很大区别,而与另一种新兴诗体词有着趋同的特质。其艳诗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表现男女之间的情爱及相思等情绪。其情感表现的轻灵缥缈、诗境的狭窄和人物内心的深微细腻、意境的朦胧深隐,都与词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
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艺术表现手法和方式、意象和境界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历来人们关注韩亻屋 ,总是把目光集中到他的《香奁集》上 ,殊不知《香奁集》外的三卷诗歌与韩亻屋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三卷诗歌中的感时述怀诗有 80多首 ,绝大多数创作于诗人被贬之后。透过这些诗歌 ,可以感受被贬后韩亻屋的种种心态 :他愁苦伤怀 ,甚至以酒麻木自我 ;他痛恨邪恶的藩镇势力 ,心中还存有对李唐王朝的一片忠心 ;同时 ,政局的险恶使韩亻屋不得不努力使自己归于平静。韩亻屋的这种种心态与他对李唐王朝的忠诚及他自身耿介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宋玉的赋具有三个特征 :阴柔、微辞和艳情。宋玉是中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感伤主义始于宋玉的《九辩》 ,并发展为一种感伤主义文学传统。宋玉的女性意识使其赋在描写女性题材方面成了文人艳情文学的百代祖。宋玉柔弱的个性使其赋具有表意言辞委婉的特点 ,其人其文在古代中下层文人中具有类型性  相似文献   

13.
沈仕是明代中期颇富才情和个性的一位散曲家。其散曲最大的特点是绮艳、清丽的香奁之风,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咏写闺情、艳情、美人、闺什的内容上,也表现在绮艳、清丽的语词和香艳的造境上。形成这一风格的成因主要有三:一是自娱与娱人的需要;二是对传统的继承;三是时代审美与受众的接纳。  相似文献   

14.
仙道艳情词指受道教影响的艳情词作。在唐五代文人曲词和敦煌曲词中,有许多曲牌、词牌暗含仙道艳情本事,许多艳情词作通篇或有意象与道教相关,本文就此种文学现象的成因、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作了探讨,以期充分发掘其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和教化双重价值,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难舍难分。《文选序》和《陶渊明集序》前者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首次提出"能文为本";后者在肯定审美价值的基础上突出文学的教化功用。结合齐梁时代尚"丽"的文学主流,《文选序》和《陶渊明序》共同体现了萧统既重视文学的审美又重视其社会功用的成熟全面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6.
在《林兰香》的文本世界中,凝结和传导悲剧精神的载体就是大量出现于文本世界的死亡叙事。通过对消解了"死"的恐怖和无奈的死亡场景和死亡意象的建构,《林兰香》不仅具有了以"死亡"作为救赎途径的悲剧意蕴,也使《林兰香》获得了优于"艳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美学品性。可以说,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林兰香》的作者第一次深刻地揭示出生命"有死"的本相。  相似文献   

17.
《清代文学论著集目》是台湾"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文学论著集目》中的一种,著录民国以来中外学者研究清代文学的有关论著。它既是一部有关信息检索的重要工具书,同时又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以清代诗歌有关的内容而论,其不足之处即显而易见,当然其成绩也是必须予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解开韩偓的人品和诗风“矛盾”的结──论《香奁集》的性质刘怡韩见知于世,先以其人。他早年曾蹬科场,48岁(唐昭宗龙纪元年,889)时方登进士第;后召拜左拾遗,迁翰林学士承旨,得昭宗亲信。时强藩虎视,阉宦专权,唐室发发将亡,在这种情势下致尧置生死于度外,...  相似文献   

19.
丽词艳情有文绩风流亦不失儒雅──也说宋玉文学贡献和历史地位张廷银宋玉有没有文学成就,文学史该不该给他一席之位的问题,现在已越来越明朗,越来越肯定,在此一点上已无需有人置晓。然而,也许是由于宋玉过去被否定的时间过长,影响的范围太广,现在的肯定还大多只能...  相似文献   

20.
王士祯删定评点了吴雯《莲洋集》,从王士祯对吴雯《莲洋集》的评点中可见其除了神韵之外的对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肯定,亦可见其晚年消弭唐宋之界、纯以艺术论诗的主张,同时体现了其既不否定古意又提倡创新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