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放自育鱼种七月份水稻栽完,在稻田中套养夏花鱼种。培育三个月,10预分起捕,消毒处理后投放到池塘中,每亩放养鱼种270公斤,其中草鱼占4096,白鲢35%,鲤鱼15%,鲫鱼花鲢5%。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稻田养鱼规模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许多地方鱼病防治工作没有相应跟上,鱼病的发生与蔓延日益严重,造成稻田养鱼重大经济损失,也挫伤了部分养鱼户的积极性。为遏制鱼病发生,确保稻田稻、鱼双丰收,应加强鱼病防治措施。(一)、严格消毒。第一,稻田消毒。多年养鱼且鱼产量较高的稻田,鱼病病原体种类复杂,数量较多,更要严格消毒,在养鱼前7—10天,亩用50—70公斤生石灰,  相似文献   

3.
在秧苗返青后,每亩可放养规格10厘米的大口鲶鱼种30尾,其它鱼150尾左右,按常规格的稻田养鱼方法管理,每亩可获大口鲶成鱼40公斤以上,其它成鱼50-100公斤。其技术指导是:(一)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大口鲶的饲料有冰鲜鱼、螺蚌肉、  相似文献   

4.
王志谦 《小康生活》2002,(11):23-23
(一)供鱼种越冬的稻田要求蓄水深,避风向阳;最好是东西长而南北窄,呈东西走向,且要光照好,水源充足,保水保肥力强。(二)要在稻田四周开好鱼沟,中间挖“十”字沟,做到沟沟相通。在田块西北面挖一个比田底深50~80厘米,面积为5~10平方米的水凼,上面用稻草盖棚,用以遮挡寒风霜冻。用从沟内挖出的泥土加高、加固、加宽田埂,一般沟水深60厘米。(三)以草鲤鱼种为主要的田内需投喂精饲料和少量青草或菜叶。寒冬还可用煮熟的山  相似文献   

5.
池塘80:20养殖模式,源于美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是以吃食性鱼如鲫鱼、草鱼、鳊鱼、青鱼等为主养品种,以滤食性鱼(花白链)为搭养品种,最终产出占总产量80%的主养鱼和20%的搭养鱼的一种养殖模式。1、养殖条件:(1)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水深1.5—2.0米;池底平坦,少淤泥;四周洁净,无杂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 值7.5—8.5;池埂坚实,不渗不漏。(2)设施。增氧机、水泵等,进排水口设拦鱼栅,进水口用20—40目的筛绢过滤,阻止  相似文献   

6.
一、南方大口鲶的养殖在秧苗返青后,每亩可放规格10厘米的大口鲶鱼种50尾,搭配其它家鱼200尾,每亩可获大口鲶成鱼30公斤以上,其它成鱼100—150公斤。1.饲料投喂:饲料有蚯蚓、动物内脏等。一般日投饵2次,即清晨6:00左右一次,下午5:00再投一次。2.鱼病防治:发现病情后,将全部鱼种集中,用20ppm 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将鱼散开后换新水,第2—4天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稻田养鱼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对传统稻作农耕的合理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唐代的挫折,至迟在明代,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复合农业生产方式,放养鱼种逐渐多样化。民国时期,江苏出现了专门机构指导稻田养鱼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4个阶段的发展,江苏稻田养鱼走向了成熟。稻田养鱼作为一种农业多种经营,是生物多样性在宏观系统层面上的有效利用,在江苏稻田养鱼系统中,水稻是主体,鱼类是绝对优势种群。结合江苏稻田养鱼的历史和生物多样性的思想,提出了江苏稻田养鱼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遏制水体污染,保护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养殖对象,加强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稻田养鱼的技术水平;健全服务体系,规范稻田产鱼的市场管理行为;改善生产条件,完善稻田养鱼工程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8.
新挖鱼塘放养鱼苗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投放大规格鱼种。鲤、鲫鱼种应在8厘米以上;草、鲢、鳙鱼种应在17厘米以上。投放前几天,将池塘水深加至20厘米,每667平方米水面施生石灰75千克,清塘消毒,预防病害。(二)要重施基肥。鱼种放养前,每667平方米水面应施经过发酵的人、畜、禽混  相似文献   

9.
我站经多年反复实验证明,稻田养鱼若提早放养季节,分两段时间放养,能使一亩田年鱼产量增加一倍,具体方法如下:(一)、将常规的一季放养时间改为两段放养,即以惊蛰至芒种为第一段,夏至至处暑为第二段。选用越冬后50克重以上的鲤鱼苗在第一段放养,50克以下的留着第二段放养。(二)、第一段放养方法:惊蛰过后,将种有绿肥的越冬田块翻犁,亩施  相似文献   

10.
草鱼网箱快速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养鱼新技术,它周期短,效益高,好管理,易推广。一般0.2—0.3公斤的鱼种、经过4—5个月的网箱精养,每尾可达到1.5—2.5公斤。一个网箱(30平方米)可产鲜鱼750公斤左右,产值8200—8500元、利润达4500—5200元、确是当前的一条生财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