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总统布什将在2002年秋向国会提交其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公布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的"先发制人"战略,这一新战略标志美国战略思维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探讨"先发制人"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其概念初步界定,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察了影响"先发制人"战略形成因素.文章认为,"先发制人"战略一旦实施,将对美国安全战略和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严峻现实,从食品供应链的视角出发,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涉及到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及实际调研分析结果,在对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概念阐释与辨析的基础上,探讨食品质量安全的定义与内涵,提出并深入分析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的安全"概念的使用,在安全理论研究中引发了一种"还原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误导,忽视了其他安全议程的道义主张和安全化的具体实践,并加剧了把安全看做是某种可期望的终极目标的危险.因而,"人的安全" 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在国际安全研究中缺乏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虽然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经济术语,但国内外对其概念、内涵的认识及内部结构层次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关于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限定问题应以狭义的"技术"为主;关于对技术创新概念广义和狭义界定的认识问题应以广义的理解为主;关于技术创新的"创新"强度的限定问题应对创新程度不应加以限定为宜;关于技术创新在市场上成功实现的"成功"标准问题应适当宽泛一些,获得利润、改善市场、提高创新主体素质都属于成功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两个内涵不同、侧重点不同的概念,技术进步是与宏观相对应的,其包括多种要素,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创新建立在发现、发明的基础上,但发现、发明不一定都导致创新,只有发现、发明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才是创新.  相似文献   

5.
巴瑞·布赞首创的"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是对传统安全研究的重大挑战.该理论通过澄清安全概念的诸多模糊之处,提出了安全的主体间性范畴,拓宽了安全研究议程,为在国际关系领域确立国际安全研究的独立地位作出了卓越贡献.不过,以布赞为代表的学者们仍然对"人的安全"概念持否定态度,这是其理论局限所在.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社会中,"人的安全"概念以及其内含的"以人为本"的安全伦理观已经对安全复合体理论的规范性局限构成了尖锐的挑战.只有应对这一挑战,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全部研究议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院文物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书院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尚未有书院文物定义的界定.本文就书院文物的定义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和文物学背景、书院文物的内涵与功能及价值,在理论上作出了尝试性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然语言表达的定义(以下简称定义)就是在特定的论域中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其基本特征和作用是明确特定论域中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界定概念以界定事物。这就是普通逻辑讲的定义。其规则问题较大,已有同志发表了一些好见解。我认为普通逻辑只从形式结构上研究定义方法,而定义规划却并非只是定义的形式结构的规划,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我们不能只从形式结构上,还应从非形式结构上研究各种不同类型定义的特征,以便总结出不同类型定义的特殊规则和一般规则,这样不仅使定义理论圆满而且更有适用价值。从不同方面分析,定义有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严格定义和非严格定义等。定义的类型不同,目的、要求也不同,因而有相应的不同的特殊定义规则。  相似文献   

8.
为了凸显儒家伦理的对话意蕴与当代价值,通过文献疏解与比较诠释相结合的方法,从"对话范式"的视角对儒家伦理作了探幽发微与阐述诠解.认为儒家伦理并不以孤芳自赏、默默独语的"独白范式"为其主要诉求,而是以主体间的平等协商、真诚沟通、悬置中心、宽容互让的"对话范式"为其基本归依.我们不惟在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仁"那里明辨其对话意蕴与共在诉求,亦可在其重要范畴"忠"、"恕"、"诚"那里体味其对话精神与交往理性之维.儒家伦理不仅较早批判了独白主义的伦理范式,而且能为走出当代伦理困境,重建当代伦理对话精神,构建生态和谐的光明大道与诚心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以及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处提供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认为,主体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它强调的是人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自觉性,体现为人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主体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理论研究认为,用静态抽象分析的方法,可把主体意识的内涵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公民意识、人格意识、受动意识。文章分析了主体意识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认为完整界定主体意识结构应从逻辑和事实两个层面考虑,进而认为在实践中培养主体意识主要就是培养能力意识和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文化"概念界说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文化"概念的界说,在文化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这种界说历来又都歧见迭出、莫衷一是.从基本类型的视角来看,有描述性定义、社会性定义、主体性定义、功能性定义及历史性定义等.有机融合其可取之处淬成一家之言,把"文化"理解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史上的"人化"与"化人"的整个互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将有利于人们达成对"文化"概念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