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庆邦通过农家女进城的生存叙事,在人与城的文学构想中,揭示了城乡二元结构下农家女的生存地位、文化身份、家园意识与婚恋诉求等问题。基于为底层代言的现实主义创作,再现了农家女们的生存苦难史与身份卑微史。在进城史亦为心灵史、身份史的同构中,作者刻画了农家女们对于城市爱恨交加的悖反心理。在城市批判中,城市呈现出灰色的文化面影,其历史进步性却因叙事预设而被遮蔽。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以降,文学在性别取向的农民工进城叙事中,出现了显著的农家女进城的身体叙事现象.基于城乡分治与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文学经由衣家女身体意象所荷载的文化症候的书写,其生存地位与文化身份、农耕文化与工商业文化、性别差异与男权话语的矛盾冲突,表征的是城乡有别的文化身份、生存地位、文化根植、家园意识等主题.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以降,在文学的农民工进城叙事中,出现了性别向度上农家女进城的生存转向叙事。在空间对峙与文化并置中,她们作为游移的文化活体,在性别化的人与城的隐喻化、模式化、空间化、边缘化的文学构想中,农家女意象荷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基于城乡发展失衡与二元户籍制度的划分,文学的城市呈现出否定意象的文化症候,其历史进步性、文化熔炉的聚合性、生存家园的建构性成为被遮蔽的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学史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叙事中,除了乡下人进城的书写,尚有乡下动物进城的书写。从乡村中国转向城市中国,在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二律背反中,文学的动物进城不过是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虚化、陌生化书写。文学对其空间迁徙的生存症候的构想,喻示的是现代人的文化心理冲突、文化身份、生存地位、家园意识等主题。  相似文献   

5.
自城乡的分野诞生以来,城与乡的文化冲突便一直存在。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叙事主题中,城乡冲突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城乡对立的叙事主题,阐释了城乡冲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指出农村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失衡是农民向城求生的主因,而大多数农民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进城农民的自我奋斗大多以悲剧的方式黯淡收场。农民向城求生的叙事,在直面进城农民严峻的生存现实方面勇气可嘉,但在对待城乡文化的态度上却存在一些偏颇之处,普遍缺少一种文化建构意识。创作有利于城乡文化互动和建构的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剧的社会功能,将是未来此类作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民进城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农民进城的文学叙事不仅体现了农民工的身份焦虑,同时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认同的困惑与危机。笔者从文化身份入手,审视文学文本中滞留在文化边缘地带的农民工的认同危机,并找寻解决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乡土小说根据书写场域的变换可以分为"在乡"、"进城"和"返乡"三种典型的叙事模式."在乡"叙事对乡村的封建意识和权力政治进行批判,表现出对城市现代文明的热切向往;"进城"叙事关注农民离乡进城的生存状态,城市又成为罪恶的渊薮,透露出对乡村的浪漫怀想与回归传统的强烈意识;而再次由城到乡的"返乡"叙事则揭示了市场观念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与道德的没落,在城市中殷殷展望的可爱家园又温情不再.当文学对象在"乡村-城市-乡村"之间发生转换后,三类叙事对城乡的想象所出现的悖论性书写,以及作家对城乡的情感向度所发生的钟摆式摇晃,反映出社会和文化心理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文学的城乡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文化空间的隔离。一是出现了农作物、动植物进城的文学性叙事;二是出现了田园城市的城乡文化、生态、自然的优化与整合叙事;三是陌生化文学性叙事策略的应用,凸显了文本阅读的趣味性、思想性与时代性;四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彰显了乡土文化经验的优先性与文化身份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文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农民进城"成为新世纪小说最为汹涌的叙事潮流。不过,和现实图景的自然演进一样,每一个进城者都面临着生活和精神上的"还乡"问题,很多作家开始聚焦"还乡"现象。由于"小姐"在城市特殊的生存经历和身份印记,使得"小姐还乡"的故事兼具青楼元素和还乡母题两大特征,在城乡关系视域中蕴藉着更为丰富和深远的意义可能,因此频繁地成为新世纪小说创作的类型架构,并分化为隐匿/排斥、改造/认同、拯救/超越等叙事模式,传递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作家更为复杂的城乡话语指向。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洪流中,以农民进城为叙事架构的贾平凹的《高兴》也被视作底层叙事的重要收获。不过,从小说对主人公刘高兴进城原因的超然选择到拾荒者和乡村知识分子的身份设定;从以拯救为目的的故事原动力到对城乡关系裂隙的缝合,都显示出贾平凹超越性的价值寻索和审美诉求。尽管故事最终以五富的死亡为终结,但毫无疑问《高兴》已经与底层叙事纯粹的苦难展示、悲情控诉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11.
范小青的短篇小说叙事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委婉多讽的笔调写尽人生百态,平淡冷峻的语调中透露出对世俗人生的关怀。范小青短篇小说叙事的反讽手法突出,通过言语反讽来表现乡下人进城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身份迷失的生存困境;通过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来分析范小青的短篇小说现代人存在感低下,人被异化的精神困境,从而体现范小青对底层人民生活关怀和悲悯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2.
手艺承载文化,文化以人为本,双文化认同整合类型的传统工艺纪录片,是一个以普通手艺人文化适应为中心的疏导、开释的过程。对手艺人双文化身份类型——"守成"身份、"重构"身份、"疏离"身份、"解构"身份的呈现,传统工艺纪录片采用的路径是传承型的传统叙事、新手艺人的重构、边缘化的平叙、后现代式的解构;运用的叙事维度是遭遇矛盾、分类分析、分化矛盾、认同整合,也即应对准备、寻找异同、尝试消解矛盾、矛盾化解几个阶段。相对于这种具有预期性和导向性的双文化叙事维度,真实、平凡、随机、随性的《寻找手艺》走红,既是双文化叙事维度在当今文化生态下的适应与拓展,也是跨学科的方法论创新。其启示是将认知判断交给社会,既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温度和共情,又建构适宜手艺人开放性生存的精神文化场域,让手艺人真实的生存矛盾与转化变为可感的历史转型记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农民对城市的强烈向往,进城务工农民群体迅速扩大,出现一群"城市异乡者".他们努力地追寻城市精神身份认同,但在城乡文明的冲突中,他们处于悲苦和尴尬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底层作家们描写底层人群的生存境遇,反映底层民众的苦难与艰辛,对底层民众内心的困惑、焦虑,精神上的漂泊,文化上的边际性,身份认同的危机表现出知识分子特有的悲悯情怀与"为民担当"的责任意识,并最终上升为对底层的终极人文关怀,但同时精英分子们自身亦需要进行自省与反思.从历史范畴与文学继承性来看,"找工文学"与"底层叙事"二者之间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进城乡下女性作为叙述对象的小说构成了当代“乡下人进城”文学叙述的一大看点。这些小说集中展现了乡下女性进城后在城乡文化冲突中,陷入身份危机、身体失陷、灵魂漂泊的生存因境和心路历程,其背后承载着作者对进城乡下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怀,隐含着作家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和探寻。  相似文献   

16.
甘肃的城市叙事起步较晚,突出特点是城市叙事与知识分子叙事交错呈现,校园成为很多作家城市叙事的切入点,普通市民形象处于基本缺席的状态。21世纪以来,史生荣、徐兆寿、尔雅、王家达、李江等作家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城市化进程中艰难而尴尬的生存境遇、痛苦的精神体验及自我救赎的徒劳,其城市想象为西部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鲁迅小说的意象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小说创作始于对民族生存危机的清醒认知,而这种危机感最深刻集中地沉淀在他关于死亡的叙事之中,并由此展现了死亡施、受双方的复杂形态与关系,反思了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非人性,更反思了启蒙者置身其中的宿命式痛苦及其身份与作用,从而彰显出死亡叙事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18.
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厄德里克的小说《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追寻,揭示固守本族传统身份和盲目"模拟"白人身份都不能使美国印第安人克服文化冲突导致的身份危机,只有接受文化杂糅,建立"杂糅身份"才能使美国印第安人在文化冲突中得以生存。叙述杂糅、文化杂糅是作者在文本中建构杂糅身份的策略,这种彼此混杂的文化现象暗合了巴巴所述的"第三空间"构想,为多元文化大潮中处于边缘化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沈阳等东北城市的转型。不同于学界其他作者聚焦产业工人厚描东北的传统叙事视角,《张医生和王医生》从两位医生沉浮人生的微观视角切入,力图描绘出沈阳城市空间和文化景观变迁的宏大图景。两位医生在沈阳新旧文化语境的撕扯中遭遇了身份困境,但同时也努力地寻求新的文化认同、建构新的文化身份。个人将空间嵌入其社会化进程中,借此来区分自我与他者,以期实现自我目标,完成社会认同到心理认同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基于空间语境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煤矿空间独特的叙事和表征意义,使煤矿题材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叙事类型得以成立。煤矿空间是煤矿叙事的关键环节,形成了煤矿小说特定的叙事主题和审美意义,它具有独立的文化指涉功能,象征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困境。同时,煤矿空间是一种文化政治场域,它集中体现了不同身份的矿工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