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德里达的主要工作是对"哲学"进行"解构",他将哲学看作一种特定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话语,其语言观上的突出表征是贬低和排斥文字的语音中心主义立场,而德里达认为正是被哲学贬低和排斥的文字是哲学话语的基础,作为一种话语,哲学也摆不脱文字的"分延"运动,其结果不是哲学排斥了文字,而是文字解构了哲学。  相似文献   

2.
德里达和利科围绕隐喻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进行过一场争论.德里达从解构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形而上学语言是由抹去了来源的隐喻构成的,形而上学必定随着隐喻的自我毁灭而毁灭.利科则从解释学的立场出发,维护哲学话语相对于诗歌话语的独立性,并根据他关于隐喻中的语义更新的理论批评德里达的观点.这场关于隐喻的争论不仅反映了德里达和利科对哲学和语言关系问题的共同兴趣,也显示出两人哲学思想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3.
斯皮瓦克通过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翻译阐释,把解构主义理论创建性地引入美国学界。在批评实践中,她不但精到地汲取《论文字学》中的解构主义精髓,并且进一步发扬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念。其贡献在于,借力后殖民批评的多元话语态势,立身于现实文化视阈,存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中,关注属下女性等弱势群体的生存样态,在事实上突破了德里达“文本外别无他物”的文字窠臼,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策略,将德里达的文字文本自身也进行了解构,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文本政治批评。  相似文献   

4.
赛义德后殖民理论对福柯和德里达理论的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主要包括对东方学的剖析、对话语革命策略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理想文化蓝图的建构。在这几个方面,赛义德分别借鉴了福柯和德里达的有关理论。他用福柯的知识与权力关系理论来剖析东方学,揭示东方学的实质是东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或霸权话语;用福柯的权力与反抗关系理论来探索话语革命的策略,指出消解话语霸权的方式是争夺话语权;用德里达的延异理论来建构未来理想的文化蓝图,提出作为自由游戏的杂交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1966年,雅克·德里达在美国发表演讲《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标志着结构主义开始进入了解构的时代.本文通过对德里达这篇文章的解读,梳理德里达与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观点、方法以及目的上的联系和差异,进一步证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延伸,并再现了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解构理论"自由游戏"论辨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达是当今世界文坛上最引人注目的哲学家和批评家。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批评界普遍认为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 ,只消解不建构 ,是一种虚无主义思想。本文以德里达的《结构 ,符号和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差异运动》等重要论著为根据集中质疑和反驳了上述评论 ,提出了与之相反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尼采、海德格尔和德里达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后现代思想的前提,建构富有活力的后现代话语依然有必要回到解构主义,因而需要梳理他们在一些共同论题上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关系,这是深入把握解构主义必须进入的领域.把德里达的"起源缺乏"与海德格尔对在场的论说相联系,可以看出德里达的这一思想是在与海德格尔持续展开批判性对话中来阐发的.海德格尔一方面解构了西方形而上学历史中的"在场"谬误,另一方面他要寻求早期希腊思想中的"在场"所具有的真理性.而在德里达看来,一切起源都是不可靠的,都是补充和替换的结果.西方形而上学的理性历史,就是通过对起源之空缺的填补,而后展开其历史性.德里达将这样的起源与历史性放置到补充与延异构成的场域中,对于他来说,起源与历史性只能在"延异"中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幽灵性是德里达早期以异延为中轴的解构理路的继承与发展;它与"无X的X"、弥赛亚性、宗教性等话语筑起解构的马克思主义逻辑场域。幽灵性抛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范式和基础——主导辩证法,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解放政治学,成为对德里达解构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后马克思思潮认知测绘的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承认解构主义的虚无主义式的偏执的前提下 ,主要描述了哲学的“丧钟”(Glas ,德里达书名 )敲响后 ,作为美的哲学与艺术哲学的美学在价值取向、学理依据、思维方式、话语系统等方面所面对着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0.
德里达对黑格尔哲学官方色彩的关注,一方面显示了当时法国哲学教育遇到的阻力,就像黑格尔时代的德国那样,本也是哲学一直以来的命运使然;另一方面也最终显示了德里达本人哲学立场同黑格尔的差异,因为黑格尔所处的政治体制里是国家控制一切.但从20世纪70年代德里达引述的黑格尔一段回忆的历史语境来看,的确又显示了当时法国哲学的状况与黑格尔的时代如出一辙.由此看来,黑格尔的书信对于解构经典和"次要"哲学话语的分野,以及显示哲学和国家之间的恩怨是非,都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修辞问题是耶鲁学派关注的首要问题,他们一方面对文学进行盛况空前的修辞批评,另一方面又对修辞自身进行质疑和批判,实现修辞秩序的重建,从而实现对文学中形而上学话语的全面清理。这样一种现代性的文学修辞观念不是空穴来风,而是20世纪西方哲学、文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新批评、德里达和尼采。  相似文献   

12.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历史。海德格尔以其基础存在论,对西方形而上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但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同样被德里达指责为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当然,在德里达那里。仍然存在着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误读。虽然。在反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德里达比海德格尔更为彻底,但德里达也难以摆脱被解构的命运。在这里,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表明了一条永无止境的解构之途。  相似文献   

13.
德里达的思想道路是由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跟进开始的 ,本文试图从德里达早期的《〈几何学起源〉导论》一书来看他如何从胡塞尔现象学本身返问出胡塞尔思想隐藏的矛盾 ,由此激发出德里达的“延异”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justiee”(当慈悲调剂着公道)等的翻译,德里达旨在以隐喻的方式阐述翻译中对原文的“忠实”是个陷阱,提出一切可译又不可译的悖论以及翻译即改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列维纳斯与德里达是当代法国两个影响广泛的哲学家。列维纳斯是最早将现象学引入法国的学者之一,但他在部分保留现象学遗产的同时渐渐远离了现象学并提出了以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基本构想。德里达在论题、方法和策略方面受到列维纳斯的持久影响。他也通过对列维纳斯的温和批评促进了列维纳斯思想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德里达还运用了自己精心提出的解构策略。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同一"、"他者"、"暴力"和"存在"等概念揭示列维纳斯与德里达是如何相互批评、相互影响和相互激励的。  相似文献   

16.
德里达对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有他自己的特殊理解,他研究了观念的历史,以及根据所形成的心理习惯构成的观念,当然,这也是观念对象构成的历史过程。发生是一个陌生的过程:在即将来临的历史中包含着一种中断。德里达描述了从某种确定的目的论返回到胡塞尔所新近确立的起源问题的运动结构。德里达研究稳定的结构与发生现象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德里达提出了关于解构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言由两方面三要素构成它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相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母系统而言,语音是物质外壳,词汇是建筑材料,语法是结构规律。语义内容包括词汇义和语法义两类,语法义是骨架,词汇义是血肉,且分别有显与潜两层面。语言三要素的变异,形成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语法修辞以语法单位、语法关系和语法层次的变异为核心,实质是语法潜义的显义化。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德里达式的解构充斥着整个学术空间的时代里,文章试图用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主义,即海德格尔对“存在”的阐释方法来重构“解构”,意在吸收德里达解构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解构体系。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后期的政治著作沿袭了其早期提出的解构哲学思想,在批判逻辑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驳斥政治在场本体论。以《马克思的幽灵》为例,德里达在此文本中展现了独特的政治哲学思想:用文本差异来反抗政治中的语音中心主义,用幽灵学来对抗政治的在场本体论,用无限的他者来拯救未来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