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美国因素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而且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在逐渐上升。美国既是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霸主,又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对中国的石油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充分利用中美石油关系积极的一面,防范美国对中国石油安全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对外经济、政治等关系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石油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石油价格呈现出越来越频繁、复杂的波动,不仅严重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明显控制着世界石油科技的发展.石油科技发展水平具有脉动递进规律,这种脉动递进与油价波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良性的油价波动会刺激石油科技向纵深发展,并造成石油科技发展的同向波动;但一旦油价波动超出了一定范围,就会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就演变为恶性油价波动,不仅会阻滞石油科技的正常发展,而且会严重破坏石油科技发展的同向波动规律,甚至引发替代能源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3.
世界石油消费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关系到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的石油政策,而且对国际油价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对世界石油消费水平进行预测一直是世界石油经济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也相当重视,曾对世界石油消费水平进行过较多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几乎都是结论性的,对预测方法本身的研究却很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在分析世界石油消费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历史数据为依据,探讨建立数学模型对世界石油消费进行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湾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战略资源。石油经济利益是引发危机的首要动因之一。争夺石油资源控制权、维护石油经济利益是西方世界共同利益所在。因此,海湾战争实质上也是为石油而战。战争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本地区的冲突,反而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因而对西方石油经济利益的威胁将继续存在下去。由于各种势力将进一步加强对海湾的争夺,特别是美国等为了推行其冷战后的世界“新秩序”战略,海湾将会继续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石油消费与其它国家存在多方面经济关系,分析表明,我国石油消费使石油输出国取得了巨额收益,使世界领先的石油公司取得了丰厚利润,使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得以实现高增值。充足的石油供给是汽车大国将我国作为其市场的必要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石油消费是石油资源国、世界领先石油公司所属国、制造业发达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我国汽车销售量是汽车生产大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证实了以上分析。因此,除非发生重大军事冲突,世界强国不会轻易阻断我国的运油航线。当然,考虑到世界政治、军事形势的莫测变化,建立多渠道的石油资源供应保障体系和保持适量的石油贮备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由于能源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得世界各国特别是石油消费大国在地缘政治中的角逐核心逐渐转移到对能源资源的争夺,特别是对石油这种具有特殊战略价值的能源的争夺上。石油的生产、运输、贮存的安全保障以及石油供需、油市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都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世界石油市场已经拉开了结构调整的序幕,呈现利益和矛盾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对此,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石油消费量大、对外依赖程度日趋上升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能源安全战略中应有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对策,以确保中国的能源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石油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的提高 ,中国石油问题受制于人的危险性日益加大 ,因而 ,面对当前世界石油市场呈现出的新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及其对我国经济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体系的构想 ,就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油欧佩克组织(OPEC)成立50多年来,除了设法保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稳定以外,也保证各成员国长期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基于石油欧佩克取得的成功和世界粮食危机的冲击,2007年俄罗斯首次提出了粮食欧佩克设想,随后泰国提出成立大米欧佩克的倡议,但这些想法均未能实现。石油欧佩克和粮食欧佩克不同的命运表明,石油和粮食不同的属性决定了在石油领域可以建立起垄断组织,但在粮食方面则无法实现。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不平等已造成国家间的不满,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创造良好的人类发展环境,亟待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接轨于世界发展潮流,石油加工技术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然而石油性质的变化对石油加工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论述了石油中含硫化合物(对热稳定含硫化合物和酸性含硫化合物)对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纵观历史,横视天下,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还没有一种物资资源能像石油那样渗透着、影响着、参予着以至左右着世界的经济、政治、战争、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石油经济发展的态势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工业是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产业,因此,对世界石油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探索将是有意义的,本文试述己见。  相似文献   

11.
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PEC主导的限产协定效果的显现,下半年国际原油市场持续攀升。2018年的油价将延续2017年的走势。从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因素、美元汇率和地缘政治风险等方面,对2018年油价走势进行了发展态势展望和预测分析。综合考虑影响油价涨跌正负效应,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原油供给和油价影响因素态势发展下,2018年油价将会相对稳定,全年或将出现阶段性大幅度涨跌,但是整体还将保持上升态势,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会达到54~64美元/桶和52~62美元/桶。  相似文献   

12.
尽管当前油价持续上涨,但我们从油价历史数据和供需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需求并非是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消耗的大量石油资源更大程度上是为国际市场服务。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减缓了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内油气需求的迅速增长,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逐年扩大和石油价格的持续高走,国内关于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日益受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关系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构建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次将过程神经元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建立了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对中国2001-2005年油气资源的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实现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石油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际上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也愈演愈烈,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如何构建多元化的石油供应体系,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生存意义缺失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关注的重心就是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去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生存意义世界的关注。尤其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个体意义感的失落已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危机之一,如何重新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理应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北冰洋油气资源潜力与中东地区相匹敌,已经成为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全球大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挪威、加拿大、丹麦(格陵兰)其未来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柱。北冰洋沿岸国家和相关国家围绕北冰洋油气资源,呈现出"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的战略目标之争。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北极油气活动的影响是短期的,油气活动趋于活跃的长期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量的限制及技术的制约,与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相比,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如油气资源量的限制、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技术的制约、天然气的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替代能源的出现和后石油时代的来临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原油进口规模不断增大,原油进口效率变得日益重要。中国是原油生产大国,为提高原油进口效率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近几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进口价格和国际油价波动的月际数据量化分析的结果看,中国原油进口效率总体上是比较低的。如果将由中国原油需求快速增长所产生的内在刚性压力考虑在内,中国原油进口效率表现得不是太低,但是中国原油进口效率没有随着原油进口历史延伸而得到改善。中国原油进口效率过低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提高原油进口效率,中国需要在提高国际油价走势预测能力、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爆炸并引发了核泄漏,核泄漏对日本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害。这次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核电的安全性。在核电行业没有解决安全性之前,大部分国家不再审批新的核电站建设项目,这些国家由此引发的能源需求缺口将由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填补。但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石油的清洁性优于煤炭,因此,石油的需求将增加,石油的价格将上涨。另一方面,日本工业在地震中遭受重创,日本对石油的进口将减少。二者共同左右国际油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期的世界和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复苏过程很可能是缓慢和不稳定的,引发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次全球性危机在经济上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在政治上,会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美元地位的削弱,使货币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金融危机使完全自由放任的美国模式,特别是金融体系和运行模式受到质疑,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扩大。研究后危机时期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对谋划当前经济发展和长远规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