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控过程中本土化资源的发掘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较高感染率,已成为一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隐患。由于医疗资源贫乏,再因各种原因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致使少数民族地区防控艾滋病面临困难局面。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在预防宣传教育、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患者及其家属的救助关怀等工作中,应该发掘利用本族语言文字、民间自组织、宗教信仰、民间仪式等本土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调查和研究显示,青少年流动人口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生殖保健和自控意识淡薄,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对该群体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和服务实属重要和必要。做好此项工作,应明确青少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需求,精选健康教育内容,抓好健康普及教育,寓教育于社区生育文化活动之中,将生殖保健服务与计划生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贫困系学界关注较少的一个问题.基于收入与住房两个层面得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物质生活层面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从结构与文化视角立足于城市体制性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因素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贫困文化等层面剖析了致贫原因,提出从发展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强化城市社会救助支持、加强文化建设等方面消减贫困.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聚集.在社会排斥和社会内卷双重动力的推进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小群体的形式占领特定城市空间,与主流城市文化之间形成了各种空间障碍和心理障碍,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和谐城市的建设必须逐步消除阻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促进民族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5.
将获得感作为衡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标尺,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四个维度研判少数民族城市融入的情况,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依然处在初级融合的水平,离完全融入城市的目标尚有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塑造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获得感的积极型城市,打造激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政治融入的开放型城市,营造适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融入的包容型城市和创建悦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生融入的友好型城市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作者就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调查报告。文章概述了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指出其主要问题是盲流及其导致的犯罪 ,并总结了成都市有关部门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各种措施和经验。强调指出 ,西部散杂居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应当妥善地处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问题 ,以兴其利、弃其弊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城市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开发实际上是民族地区的开发,不仅是经济的开发,还包括文化的开发。而少数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学在西部文化建设中,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在保留西部传统文化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可能形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潮,这一时期,大众媒介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从大众媒介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经济建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三方面对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可能形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潮,这一时期,大众媒介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从大众媒介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经济建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三方面对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提要]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既是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积分落户、社会融入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也是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和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任务。基于2017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影响机制而言,心理资本能直接显著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而经济资本既能直接显著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也能通过心理资本中介间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然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资本和心理资本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  相似文献   

11.
湖南高校学生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湖南高校学生的性观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 ,为制定相应对策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参考KABP调查设计问卷 ,对湖南高校理、工、医、文各专业 1 999级和 2 0 0 0级大学本、专科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82 5名调查对象中部分人性观念相当开放 ,认可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婚外情、同性爱、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性行为。多数人对艾滋病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 ,但对某些问题仍存在误解。在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存在明显分歧。结论 :湖南高校部分学生的性观念中存在传播艾滋病的高危因素 ;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虽有一定了解 ,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和普及 ;继续加强对湖南高校学生的性教育和艾滋病知识教育、特别是端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方面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2.
随着艾滋病慢性病化的发展,免疫力逐渐成为艾滋患者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积极的免疫观不但有利于艾滋患者个体机能的增强,有效预防机会性感染,更有利于降低艾滋病传播,节约社会医疗成本。在对艾滋患者免疫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社会工作强调专业的素质要求和严格的伦理道德原则,着重从个案照顾、小组辅导、社区宣传教育以及社会政策倡导等多层面提升艾滋患者的免疫观,促进艾滋患者的身心康复和社会防治。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与艾滋病的社会文化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感染与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看 ,艾滋病并非仅仅是HIV的感染及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损害 ,在HIV的传播和艾滋病的患病过程中 ,社会、文化和行为因素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社会、文化和行为因素与HIV的起源和传播的关系 ,社会文化压力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压力进行了分析 ,并就有关艾滋病防治政策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及AIDS综合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为防控AID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居民对AIDS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研究AIDS综合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 291个家庭户,4 372人,调查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33~44岁;34.13%的调查对象知晓AIDS窗口期;57.72%的调查对象知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不同;对性传播和血液传播途径有较高的知晓率,分别为93.12%和89.84%,对其他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以上差别在不同地区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AIDS综合认知的因素为:不同省份、是否为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否经常看电视.结论:调查对象AIDS的基本知识欠缺,对AIDS防范意识较弱、预防措施认识不足,不同地区居民之间对AIDS认知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探究小姐群体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最新发展趋势,为地方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目前小姐群体呈现一些年龄、族群、类型、婚恋生活等显著特征和趋势,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新挑战。首先,文化程度、族群成分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内在关联研究证明,一些特定人群没有或基本上缺失艾滋病防治知识。其次,就从业根源、从业时间、金钱渴求、职业化程度、退出机制以及上升期待而言,一些小姐难有实质性的高危行为改变。再次,小姐的休闲方式和职业特征限制着行为干预的频率和效果。不过,通过考察婚姻状态、居住方式、返乡时间、休闲方式、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仿婚实践,能够确定优先和重点干预的目标人群,建议推广定点定时干预模式与采用文化敏感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性传播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的情况下,客观上要求把危险性性行为干预作为我国艾滋病防控的重点。目前我国艾滋病危险性性行为干预仍然面临一系列伦理难题,如性道德教育与性健康教育存在明显冲突,商业性性行为干预面临伦理、法律或政策困境,同性恋者面临“道德多数”的社会环境且基本处于“地下状态”,多性伴行为动机复杂,安全套推广仍然面临伦理、法律争议和实际困难,相当数量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等。面对这些难题,国家应在调整艾滋病防治工作格局、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明确把危险性性行为干预作为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同时对艾滋病各类危险性性行为干预面临的具体难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肃省参与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的梳理,讨论参与艾滋病国际合作项目对甘肃省防艾实务工作带来的作用影响。甘肃省通过参与艾滋病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和提升了全省整体防艾的水平.特别是在防艾理念、社会支持环境构建、防艾技术、工作经费支持、业务人员培训、社会组织建设、对外学习交流等方面作用显著。同时部分项目在执行周期、资金数额和项目设计思路等的限制,对更深入地推进甘肃省防艾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建议在甘肃省新一轮五年(2011-2015)防艾行动计划中,应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注重对艾滋病国际卫生合作项目引进的针对性,以提升项目运作的本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在日本神户召开了第7届亚太地区艾滋病大会。大会侧重讨论了当前在为全球300万艾滋病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流动人口中预防艾滋病的工作策略,并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广泛合作方面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9.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结婚权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结婚权的问题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其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学术问题。且目前法律条例亦有失简单笼统,操作层面上问题诸多,最主要的是伦理问题、医学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艾滋病防控问题。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结婚权不仅能得到伦理学、医学的辩护,而且还有助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