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正反馈模型,对我国台湾市场TAIEX指数期权推出后TAIEX指数和TAIEX指数期货的投资者结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货市场中,股指期权的引入增加了市场中正反馈交易者比重,增加了市场摩擦和非同步交易;对于股指期货市场,股指期权的推出对正反馈交易行为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期权市场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权市场是当今世界高级市场形式之一 ,构建中国期权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为深化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和富有创意的探索。要想建立中国期权市场 ,必须以全新视角对期权市场和期权交易的原理与运作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做深层次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期权市场的整体战略策划方案 ,为争取早日建立中国期权市场 ,充分发挥期权市场的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 ,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期权交易及其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有效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工具,期权交易在国外金融界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国银行界正逐步开展对这种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并借鉴国际金融市场期权产品的模式,推出了一系列结合国内市场外汇业务特点的期权产品。  相似文献   

4.
期权定价问题引入了一种新的思想,即采用保险精算的方法,以此来解决非均衡、有套利、不完备市场条件下的期权定价。将期权定价问题转化为等价的公平保费问题。并给出了标的物价格服从指数levy过程的定价模型。经证明对农产品等价格有跳跃的标的物能够很好地给出定价。  相似文献   

5.
项目投资的期权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企业项目投资的传统分析方法在不确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但是这些方法忽略了项目投资的机会价值 ,主要体现在管理柔性和战略适应性两个方面。按照 Myers教授提出的“增长期权 growth option”的概念 ,扩展的 NPV由两部分组成 ,即静态 NPV和期权溢酬。期权定价理论以及金融期权定价模型的成功实践 ,为项目投资机会的期权价值估价提供了理论和模型分析基础。但是 ,由于这种基于实体资产的实物期权本身的不可交易性和基础资产不可交易性的存在 ,其定价问题的处理难度很大。只有逐步完善市场条件 ,适时引入博弈理论等工具 ,企业项目投资的实物期权分析方法才会更加准确、科学和实用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股票期权契约的执行过程是企业与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之间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交易,交易双方买卖的是人力资本服务.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的本质是:企业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契约的权利是服务索取;企业的义务就是向经理人提供股票期权,即从授予日到给予日,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本质是负债;从给予日到执行日,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本质是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正式打开了ETF期权交易市场。ETF期权的推出是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为我国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手段和风险管理手段。以上证50ETF期权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发展状况具体分析上证50ETF期权面临的交易风险,结合国外ETF期权交易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交易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为我国ETF期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有效市场为前提条件,分析发生在不完全信息传递中对市场的有效性进行评判,试图以证券市场上证50ETF期权品种为例,通过对其价格以及套利空间图形分析,来探讨对冲套利交易的策略.并对证券市场的期权衍生品套利路径等进行探究,同时对相应的风险对策理论解释.并以此逻辑线索进行分析,指出期权定价的路径依赖使得人们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可以完成通过寻找期权定价差价来增加收益,从而在避免利率波动的同时提高债券期权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本文最后对如何正确对待期权定价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8日,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交易开始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即将正式推出股指期权交易项目。基于Fischer Black、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于1973年建立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可以对沪深300股指期权定价进行模拟实证研究,计算出期限为1个月的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的看涨期权价格和看跌期权价格,通过比较模拟交易数据,可以看出使用该定价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沪深300股指期权价格,从而显示出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权定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实物期权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期权在避险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何规避现实生活中大量不可交易的资产的风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实物期权就是规避风险的一种创新。本文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物期权,推导出项目估价的理论公式,最后对实物期权的应用做了简单评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引入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以来,激励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实施该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技术难题未得到合理解决、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等障碍。为了使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从确定股票期权收益人及行权价格等方面入手对股票期权计划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应健全股票市场和经理人职业市场。  相似文献   

12.
构建投资者同时利用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套期保值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从投资者需求角度解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市场并行发展格局形成的必然。研究发现:当假设股指期货价格和股指期权价格无偏时,投资者完全利用股指期货套保是最优的,此时股指期权是多余的;当假设股指期货价格有偏,股指期权价格无偏时,投资者需要利用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两种套期保值工具的组合达到最优套期保值效果,此时,股指期权是必要的。认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平稳运行之后,中国应该适时推出同一标的指数的股指期权产品,形成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市场并行发展的股指衍生品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3.
激励问题是现代企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股票期权是能够满足此需求的一种激励机制,其最大作用是按企业发展成果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其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中国实施股票期权受到法律、证券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应从制度、资本市场的规范、激励与约束相平衡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是企业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我国自引入这种制度后,实践中并未发挥出预想的作用。究其根源,固然不乏法律制度的障碍,操作层面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等方面的原因。但在现行体制下,要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亟需建立期权市场,花大力气培育证卷市场。  相似文献   

15.
股票期权激励的若干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已被我国许多企业所接受.本文在明确了控制权激励是期股激励的基础后,进一步分析了市场结构、风险态度、治理结构及行业差别等影响期股激励强度的因素.指出在寡头垄断性市场中,激励强度较弱的原因,提出在新兴高科技企业中使用期股激励,增强激励强度的建议.最后说明在我国,对经理的期股激励决策应该由除董事会以外与经理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是一种手段.目前我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面临市场环境不完善,经理人市场没有真正建立,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会计制度、股票期权操作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培育推行股票期权的大环境,界定激励对象,强化约束机制,明确税收政策和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争取让股票期权在激励企业高级管理者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在西方国家已经有 2 0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文章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先天优势 ,探讨创业板股票期权制度的设计规则 ,并在目前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 ,就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具体设计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制度的出现 ,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有着深刻的经济理论与实践背景。代理理论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前提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是股票期权制度的核心。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度 ,必须设计一个完整可行的股票期权计划 ,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着一些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障碍 ,本文就实施股票期权的主要障碍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自身的缺陷问题、企业不实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利益兑现机制问题及持股政策导向问题等,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障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因素、产权的流动性因素、资本市场的效率因素、外部监督机制因素、经理人市场因素及股权结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西方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目前我国也正在尝试对它的借鉴和应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现实困难,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存在不少问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研究了在我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键在于培育资本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全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